黃頭狨
簡介
狨是南美洲出產的小型長尾猴。它像松鼠一樣,是樹棲動物,行動相當敏捷。喜歡白天成小群活動。除了大腳趾以外,其餘的趾上都有爪,利於在樹上跳躍。不像其餘的美洲靈長類動物,它們缺少第三對磨牙。從17世紀初開始,狨就被當作寵物來飼養。主要的食物是昆蟲,也吃一些水果。狨的犬牙較短,身長一般15~25厘米,不包括25~40厘米長的尾巴。它的皮毛較密,像絲一樣細和光滑。
黃頭狨的頭和耳朵上的穗毛呈淡黃色,口吻為白色。眼睛附近的皮膚則為黑色。主要產於巴西東南部比較狹小的區域內。由於棲息地遭到破壞,只存幾百隻。
產於中南美洲的許多種屬於狨科(Callithricidae)的軟毛猴子,除大趾外,其他諸趾皆具尖爪而不是指甲[marmoset]。如:猿猴亞目闊鼻猴組的1科,有併入捲尾猴科通稱狨,又名絹毛猴、或檉柳猴。體型似松鼠或略大,體長13~37厘米,尾長15~42厘米,體重70~1000克;頭、臉的模樣似哈巴狗或獅子頭,有的具白色長須;頭圓,耳大而裸露或僅有稀疏的毛;體被毛,絲絨狀,色澤多樣;尾長,末端多具長毛;僅大腳趾具扁甲,其餘各指、趾均為爪狀的尖爪;胸部有1對乳頭;後肢比前肢長;牙齒32枚。共有4屬約21種,均為南美洲特有種。
以家族形式3~12隻結群生活。好動,性機警。休息時肚皮貼在樹幹上,有時以手的 尖爪刺進樹皮以支撐身體。雙親共同哺育幼仔,交換着背或抱。妊娠期130~160天,通常每胎產2仔。哺育期42~84天。
狨科動物的分類較複雜,狨屬有黑尾狨或稱銀狨、白肩狨和狨,體毛有銀白、紅、黑褐、黑灰、黑等。分布在巴西和亞馬孫河流域。倭狨分布在巴西西部、厄瓜多爾和秘魯北部亞馬遜河上游。金獅狨屬(Leontideus)頭部形態似雄獅,第3、4指的基部被皮膚相聯,分布在巴西東部。長牙狨屬分布在南美洲北部。狨主要用作觀賞動物。
評價
哺乳綱的一目,動物界最高等的類群。大腦發達;眼眶朝向前方,眶間距窄;手和腳的趾(指)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能與其他趾(指)對握。包括原猴亞目和猿猴亞目。原猴亞目顏面似狐;無頰囊和臀胼胝;前肢短於後肢,拇指與大趾發達,能與其他指(趾)相對;尾不能捲曲或缺如。猿猴亞目顏面似人;大都具頰囊和臀胼胝;前肢大都長於後肢,大趾有的退化;尾長、有的能捲曲,有的無尾。按區域分布或鼻孔構造,猿猴亞目又分為闊鼻猴(新大陸猴)類和狹鼻猴(舊大陸猴)類。該目包括11科約51屬180種,主要分布於亞洲、非洲和美洲溫暖地帶。大多棲息林區。靈長類中體型最大的是大猩猩,體重可達275千克,最小的是倭狨,體重只有70克。
靈長目的多數種類鼻子短,其嗅覺次於視覺、觸覺和聽覺,金絲猴屬和豚尾葉猴屬的鼻骨退化,形成上仰的鼻孔。長鼻猴屬的鼻子大又長。多數種類的指和趾端均具扁甲,跖行性。長臂猿科和猩猩科的前肢比後肢長得多。猿類和人無尾,在有尾的種類中,其尾長差異很大,捲尾猴科大部分種類的尾巴具抓握功能。一些舊大陸猴(如狒狒)的臉部、臀部或胸部皮膚具鮮艷色彩,在繁殖期尤其顯著。臀部有粗硬皮膚組成的硬塊,稱為臀胼胝。
多數種類在胸部或腋下有1對乳頭,雄性的陰莖呈懸垂形,多數具陰莖骨,雌體具雙角子宮或單子宮。大多為雜食性,選擇食物和取食方法各異。
繁殖:每年繁殖1~2次,每胎1仔,少數可多到3仔。幼體生長比較緩慢。性成熟的雌性有月經,雄性能在任何時間交配(低等猴類除外)。
在靈長目中最早出現的是一些發現於歐洲和北美的近猴類化石。它們具爪而不具指甲。牙齒為三楔式低冠齒,比較一般化,但門齒增大,似平放的鑿子。近猴類多發現於古新世地層。
自始新世開始狐猴類出現,早期的都歸入已絕滅的兔猴科,它們的分布範圍廣,亞洲、北美、歐洲均曾發現。狐猴只分布於馬達加斯加島和科摩羅群島,尚未發現可靠的化石。獺猴(又譯瘦猴)現代只生存於東南亞和南亞、非洲撒哈拉以南的熱帶地區,化石發現於東非的中新世地層。眼鏡猴類化石發現稍多。從始新世起發現於歐、亞、北美等地。近猴、狐猴、眼鏡猴類常通稱為原猴類或低等靈長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