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芛(麻薏)
麻芛(台語發音:muâ-ínn),又稱蔴薏,麻穎,為黃麻的嫩葉,臺灣中部夏天六月開始盛產,是中部地區在地特有美食。在沒有手搖飲的時代,它是消暑解熱的湯品,搭配地瓜,甜甜微苦,冷熱皆宜。
中部地區農家在日據時代廣泛種植黃麻,在彰化以南、豐原以北較少有栽種。
日本以殖民政策的方式,在台灣發展現代化農業,採取「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策略,發展農業,大量出口稻米和蔗糖,以生產日本所需的糧食,來支持日本對世界的侵略戰爭,因應運銷的需求,需要大量的麻袋,故對麻布袋的需求大增。
台灣光復後,農業因在戰時遭到破壞,因此農業生產嚴重退步。台灣光復以後,在民國四十二年為配合米糖增產,黃麻生產列入第一期經濟建設四年計劃內,以自給自足為目標。不過到50年代,因為人造纖維的使用普遍,取代了黃麻的地位,黃麻的產量隨之銳減。[1]
目錄
美食由來
楓樹腳文化協會創會會長江鳳英指出,"豐原過去盛產黃麻,由「布袋會社」製成麻繩、布袋,勤儉農家則摘取嫩葉煮成麻芛湯,因此豐原也是麻芛文化的發源地。"[2]
"南屯地區舊稱犁頭店,早期農民栽種黃麻,取纖維製麻繩,當地農民珍惜食物黃麻的嫩葉(麻芛)作為食材,加入地瓜、魩仔魚等煮成湯食用,成為台灣中部地區百年來的特有清涼消暑湯點。"[3]
麻芛
第1屆豐原麻芛文化祭2019年6月16日在歷史建築「舊頂街派出所」舉行,吸引許多民眾到場吃麻芛,體驗麻芛製作流程。
中市端午節期間舉辦「麻芛文化節」及「穿木屐躦鯪鯉、呷肉粽配麻芛」等活動。
麻芛湯作法
1.在麻薏田中用鐮刀割下黃麻,因為葉脈食用起來的口感不好、苦味較重,所以割下來的黃麻需用手工把葉子跟葉脈分離,分離過後的嫩葉,再透過大量的水擠壓搓揉把裡面的苦汁擠出來。
(保存方法:南屯區寶山里廖振源里長傳授保存方式,盛產時摘取嫩葉,先去葉脈,搓揉去苦汁後,再裝袋壓擠成塊狀,放進冰箱冷凍室可保存年餘以上,隨時可拿出烹調,方便又保鮮。
2.加入地瓜,水,鹽及小魚乾煮熟。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turnnewsapp |
參考文獻
- ↑ 麻薏歷程,librarywork.taiwanschoolnet.org
- ↑ 沒吃過這碗 別說自己是台中人,turnnewsapp.com
- ↑ 南屯麻芛種最多老里長:只送不賣- 生活- 中時,china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