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麻紡織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麻紡織指以苧麻亞麻大麻黃麻等為主要原料進行的紡、織生產活動。

目錄

麻紡織簡介

麻紡織

指以苧麻、亞麻、大麻和黃麻等為主要原料進行的紡、織生產活動。

包括:

—紡前麻纖維加工活動;

—苧麻紗、苧麻紗線、苧麻布(包括土紡夏布、苧麻帆布、苧麻色織布等)、苧麻混紡交織布;

—亞麻紗、亞麻紗線、亞麻布(含亞麻帆布、亞麻色織布等)、亞麻混紡交織布;

—大麻及其他麻紗、線、麻布;

—黃麻及其黃麻紗、黃麻線、黃麻布、黃麻袋;麻布 gunny (cloth); linen; grass cloth   是以亞麻、苧麻、黃麻、劍麻、蕉麻等各種麻類植物纖維製成的一種布料。一般被用來製作休閒裝、工作裝,目前百民坊麻布的用途,也一般被用來製作環保包裝,時尚手袋,工藝禮品,食品精美小麻袋,寵物用品,水泥製品保養,工藝書畫,建築裝修,店鋪裝飾,五金製品包裝袋,路面保養,環保製品,新型板材,狩獵用品,園林用品,工藝鞋帽,精美吊牌,外輪船舶用品等等。它的優點是強度極高、吸濕、導熱、透氣性甚佳。它的缺點則是穿著不甚舒適,外觀較為粗糙,生硬。

—在同一企業內進行的與上述產品生產活動相聯繫的麻紡織染整或印染有關工序的整理加工。

不包括:

—苧麻涼蓆、苧麻桌布等麻製品生產,列入(麻製品製造);

—麻繩生產,列入(繩、索、纜的製造)。

麻紡織歷史

我國最早採用的紡織原料是麻、葛纖維,這一歷史可追溯到遠古時代。在古文獻中稱做「布」的並不是指現在的棉織品,而主要是指麻、苧、葛等植物纖維織品。《小爾雅》記:「麻紵葛曰布。」1972 年江蘇吳縣草鞋山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出土了三塊珍貴的葛布殘片,浙江吳興錢山漾出土了幾塊苧麻布殘片。經分析可看到四五千年前我國葛麻紡織技術已有了相當水平。戰國時期精細的苧麻布已和絲綢比美,貴族常用它作為互相饋贈的貴重禮品。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精細麻布,已接近今天的白府綢。由於葛對氣候和土質的要求較高,種植範圍又只限於一些山區。苧麻的加工比較麻煩,細麻與絲綢價格昂貴,只有貴族享用,平民穿不起,因此在很長時期內,大麻粗衣一直成為我國廣大人民,特別是勞動大眾的主要衣着。宋元以來,隨着棉花的廣泛種植和利用,逐步取代了麻纖維作為大宗衣料的地位。但清光緒年間(1875 年)美國還專門從我國浙江移植大麻到肯塔基州,成為麻紡織工業原料之一。而苧麻作為紡織原料,至今仍舊馳名中外,用它織成的夏布也遠銷世界各地。

智研諮詢《2013-2018年中國麻紡織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戰略諮詢報告》中統計:2012年麻紡織行業各項經濟指標較同期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在行業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經濟效益、產品產量、進出口貿易等方面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保持了較高的增速。在穩定出口的同時,進一步擴大了內需市場,行業活力進一步加強。

2012年,麻紡織行業生產實現了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1~12月份全國282家規模以上麻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430.74億元,較2011年同期相比增長了 11.93% 。麻纖維紡紗加工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99.35億元,同比增長14.06%;麻織造加工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13.00億元,同比增長10.97%。這兩類企業均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行業活力明顯增強。

在麻紡織行業主要大類產品生產方面,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產品產量大幅度提高。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2年1~11月份全國亞麻布(含亞麻≥55%)累計生產3.99億米,累計同比增加20.09%,其中江蘇與湖北地區累計生產分別為1.55億萬米與1.08億萬米,同比分別增長34.66%和28.67%;苧麻布(含苧麻≥55%)累計生產4.74億米增長18.74%,其中江西與湖南地區累計生產分別為2.99億米與1.36億米,特別是江西,增長勢頭強勁,同比增長29.67%。

受勞動力成本提升與宏觀貨幣政策等因素影響,企業主營業務成本不斷攀升,但隨着內需市場份額提升的拉動,我國麻紡織企業整體效益仍保持較快增長趨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1~11月份,全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7.31億元,同比上升14.28%;毛利率14.83%,較去年增長2.01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4.54%,全行業產銷率97.74%,較去年上升0.73個百分點。

「十二五」期間麻紡織行業將迎來較大的發展空間。在「十二五」期間麻紡織纖維使用量年均增長將達8%,2015年預期達到125萬噸(含其他麻類纖維),2020年預期達到200萬噸。麻紡織及麻製品製造業(規模以上,不含服裝)銷售產值2015年預期達到450億元,2020年預期達到570億元;出口(不含服裝)金額2015年預期達到15億美元,2020年達到20億美元。麻制服裝及服飾(含麻30%以上)出口金額2015年預期達到135億美元,2020年達到200億美元。[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