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松
雞毛松 |
中文名稱:雞毛松 外文名稱:Podocarpus imbricatus Bl. 別稱:爪哇羅漢松 門綱:裸子植物門、紅豆杉綱 目科:羅漢松目、羅漢松科 屬:雞毛松屬 |
雞毛松,[1](學名:Podocarpus imbricatus)是羅漢松科羅漢松屬的植物,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2米;樹幹通直,樹皮灰褐色;枝條開展或下垂;小枝密生,纖細,下垂或向上伸展。花期4月,種子10月成熟。心材黃色,邊材淡黃帶灰,紋理直而均勻,結構細密,有光澤,比重0.64,耐腐力強,易加工。可供建築、橋樑、造船、家具及器具等用材。可作中國廣東海南、廣西西南部及雲南南部山地的森林更新和荒山造林樹種。
目錄
簡介
雞毛松屬常綠喬木,高達35米,胸徑達2米,樹幹通直;樹皮鱗片狀剝落。葉具有二型,枝條細部是短小鱗狀葉緊密着生於枝條而形成;較長的線形葉排成二列羽狀。花單性,雌雄異株。雄球花穗狀生枝頂;雌球花成對生枝頂,僅一個發育。種子核果狀,具肉質假種皮,成熟時紅色。
雞毛松是典型的熱帶森林樹種,多生於海拔400-1100米地帶的山谷溪澗潮濕密林中,與常綠闊葉樹組成混交林,純林現已難見蹤影。主要分布於南熱帶,向北至北熱帶,偶可契入中亞勢帶南緣。分布區較廣,熱量差異較大,但屬於冬無嚴寒、夏不酷熱的山地氣候。年平均溫18-23℃, 極端最低溫為0℃以上,在北緣可下達-3℃或更低,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相對濕度常在80%以上。土壤為山地黃壤,pH值5.5-6.0。
雞毛松樹幹通直,枝葉密生,伸展自然,可作為南方庭院觀賞和荒山造林的樹種。木材黃色,紋理結構細密,有光澤,耐腐力強,是建築、家具的好材料。
形態
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2米;樹幹通直,樹皮灰褐色;枝條開展或下垂;小枝密生,纖細,下垂或向上伸展。葉異型,螺旋狀排列,下延生長,兩種類型之葉往往生於同一樹上;老枝及果枝上之葉呈鱗形或鑽形,覆瓦狀排列,形小,長2-3毫米,先端向上彎曲,有急尖的長尖頭;生於幼樹、萌生枝或小枝頂端之葉呈鑽狀條形,質軟,排列成兩列,近扁平,長6-12毫米,寬約1.2毫米,兩面有氣孔線,上部微漸窄,先端向上微彎,有微急尖的長尖頭。雄球花穗狀,生於小枝頂端,長約1厘米;雌球花單生或成對生於小枝頂端,通常僅1個發育。種子無梗,卵圓形,長5-6毫米,有光澤,成熟時肉質假種皮紅色,着生於肉質種托上。花期4月,種子10月成熟。
分布地域
產於中國廣東海南島(五指山、尖峰嶺等地)海拔400-1000米山地,多生于山谷、溪澗旁,常與常綠闊葉樹姐成混交林,或成單純林,為海南主要樹種之一。在廣西金秀、雲南東南部及南部亦有分布,廣東信宜有栽培。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印度尼西亞。
生長環境
保護價值
該種是羅漢松屬雞毛松組Sect.Dacrycarpus Endl.分布至我國的唯一代表,是海南中部山地雨林的標誌種,對研究植物區系及羅漢松屬分類、分布有科學意義。木材材質 ,為海南的主要用材種和造林樹種之一。
雞毛松繁殖: 常用播種和扦插繁殖。播種,8月採種後即播,約10天後發芽。扦插,春秋兩季進行,春季選休眠枝,秋季選半木質化嫩枝,12~15厘米,插入沙、土各半的苗床,約50~60天生根。
栽培: 原產中國。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耐寒性略差,怕水澇和強光直射,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移植以春季3~4月最好,小苗需帶土,大苗帶土球,也可盆栽。栽後應澆透水。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盛夏高溫季節需放半陰處養護。每2月施肥1次。冬季盆栽注意防寒,盆缽可埋入土內,並減少澆水。
病蟲害防治: 主要有葉斑病和炭疽病危害,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紅蜘蛛和大蓑蛾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
用途
應用: 羅漢松樹姿秀麗蔥鬱,夏、秋季果實纍纍,惹人喜愛。地栽適用於小庭院門前對植和牆垣、山石旁配置,也可盆栽或製作樹樁盆景供室內陳設。
藥性:
雞毛松【性味歸經】甘,微溫。
【功能主治】
果:益氣補中。用於心胃氣痛,血虛面色萎黃。
根皮:活血止痛,殺蟲。用於跌打損傷,癬。
【用法用量】果1~3錢;根皮外用適量,加黃酒搗爛敷患處。
【備註】(1)變種 短葉羅漢松(小葉羅漢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 var. maki (Sieb.) Endl.其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均與羅漢松相類似。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