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記憶(心隨花開)
作品欣賞
鳥的記憶
我的心中有鳥的記憶是在童年時期。
那時,我好像在讀小學四年級。夏季的一天,哥哥從田地里捉回一隻鳥,小小的身子,略黑而帶麻的羽毛,尖尖的小嘴,不時發出悅耳的「嘰嘰 」聲,一雙滴溜圓的小眼睛,好奇地瞪着我們看。我們都不知道是什麼鳥,我也不記得當時它受沒受傷。總之,我喜歡它精靈乖巧的樣子,不像貓狗那樣滿屋子亂竄,碰翻東西,還咬人。我央求哥哥把它放在家裡餵養,於是哥哥用竹條做了一個簡易的鳥籠,把鳥放在裡面養了起來。
之後養鳥的細節再怎麼努力回想也想不起來了。只記得在一個細雨霏霏的傍晚,當我放學回家去看那隻鳥時,它躺在鳥籠里,僵硬的小小的身子一動不動,它死了!那一瞬,我只覺心裡無比難過,那種說不出來的悲戚和憐惜讓我不知所措。我幼小的心,開始明白,大自然的生靈有生命,也有死亡,而死亡竟然是那麼可悲可嘆痛徹心腑!
在我的堅持下,哥哥答應讓我一個人去埋葬那隻鳥。我用一張乾淨的白紙,把鳥兒小小的身體包起來,然後帶着它,獨自一人來到田裡,默默的,戚然的,我挖了一個小坑,把鳥埋了起來。暮色里,細雨紛飛,田地里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人看到一個小女孩在葬一隻小鳥。那一個夏天之後,我再沒有鳥的相關記憶。
上了初中,有两大流派的小说流行起来,一派是言情小说,以琼瑶岑凯伦为代表;另一派则是武侠小说,以金庸梁羽生古龙等为代表。班上很多同学开始互相借阅、传阅他们的小说。处于青春萌动期的我们,对爱情充满憧憬,对侠义豪情满怀崇拜,所以我们对两大流派的小说都喜欢得不得了,上课时偷偷地看,吃饭的时候悄悄地看,晚上没电时用煤油灯、手电筒照着看。我们看得天昏地暗,不亦乐乎。
就這樣,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自然而然地走進了我的生活,可愛的鳥類又進入了我的記憶。我讀到了金庸先生對白雕的描述。生活在大漠的郭靖,親眼目睹白雕與黑雕的搏鬥,白雕因痛失愛侶而殉情。郭靖和華箏在馬鈺的幫助下,收養了死去的白雕的孩子,後來這對長大的白雕忠心耿耿地追隨郭靖和黃蓉。在書中第五回《彎弓射鵰》中有這樣的描述:「……忽然遠處鳴聲慘急,那頭大白雕疾飛而至。它追逐黑雕到這時方才回來……早見到愛侶已喪生在懸崖之上,……只見那頭白雕盤來旋去,不住悲鳴……那白雕突然如一枝箭般從雲中猛衝下來,噗的一聲,一頭撞在岩石之上,登時斃命。」讀到這一段時,我感到惻然、震動。 我相信,那對充滿靈性的白雕一定打動了很多讀者的心,它們是書里不可或缺的角色。我讚嘆白雕的機警,感嘆它們對主人的忠心,感動於它們的那一份痴情。由此,我深信,鳥類是自然界裡充滿靈性的堅貞的飛禽。
前不久,我真切地目睹了鳥類之間的深情。那天中午,走在校園的一條林間小路,那條路在操場旁邊,是前往教學樓的必經之路。彼時,有很多學生匆匆地走在這條路上往教室趕去,就在紛沓而去的腳步下,在一棵香樟樹旁,我看到兩隻鳥,它們的個頭比麻雀燕子還大,羽毛不是全黑,而是麻中帶白的,我猜測它們應該是比較罕見的鳥種。一隻倒在地上,不動彈也不鳴叫,好像受傷或者已經死去;另一隻鳥五步一徘徊,在它身邊繞來繞去,很無助又很無奈的樣子。我敢肯定,它的眼裡一定是噙着淚水的。雖然周圍喧鬧聲不絕於耳,人影不停晃動,但這隻鳥並不懼怕,就這樣默默地憂傷地在躺着的鳥旁邊陪伴着它,看護着它。
這兩隻鳥是伴侶嗎?徘徊的鳥為什麼不飛走?它不怕人來捉它嗎?它們是怎樣來到這兒的?帶着很多疑問,我往教室的方向走去,頻頻回顧,發現那隻鳥依然在徘徊。令人又敬又憐的鳥,從此渺萬裡層雲,隻影向誰去?忠貞的鳥,有時讓人感到汗顏。
小小的鳥兒,讓我學會敬畏生命,感恩生命;讓我懂得情感的珍貴與堅貞。每當看到鳥影,聽到鳥鳴,我就會發怔,就會想:在這樣一個有着鳥兒的世界裡,生活是多麼明媚,靈動,清新,充滿了美妙的音符旋律!
作者簡介
心隨花開,中學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