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头树莺
鳞头树莺 |
中文学名: 鳞头树莺 |
鳞头树莺[1](学名:Cettia squameiceps)为鹟科树莺属的鸟类。体型小(体长11cm左右)。上体棕褐色或橄榄褐色,头顶具黑褐色鳞状斑纹;尾羽短小,约仅超长之半。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东北、河北、山东、四川、江苏、湖南、福建、云南、广东、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东。
目录
外形特征
鳞头树莺雌雄两性羽色相似。上体棕褐色或橄榄褐色,额和头顶羽毛圆短,深棕褐色或橄榄褐色,缀以暗褐色狭窄的鳞状斑纹;眉纹细长较明显,呈白色或淡皮黄色,从额基延眼上向后一直到颈侧;自鼻孔、眼先向后延伸至枕部的贯眼纹,呈黑褐色;飞羽黑褐色,外翈棕黄色,与背同色;颊和颈侧污白和暗褐相混杂;尾短,中央一对尾羽与背同呈棕褐色,外侧尾羽暗褐色,但羽缘仍为棕褐色,使尾外表仍保持同一色彩。两支覆羽和飞羽暗褐色,外缘棕褐色。颊和颈侧白色沾棕,耳羽棕褐色具纤细的黄褐色羽干纹。颏、喉和腹等下体污白色,胸缀皮黄色或棕色,两胁棕色或棕褐色;肛周和尾下覆羽皮黄色或黄褐色。
虹膜黑褐色,上嘴褐色,下嘴肉色或黄褐色,脚粉红白色或黄白色[2]。
生活习性
习性:常单个或成对地活动于林下灌丛、草丛、地面和倒木下,也见于在腐木堆、树根和堆集在地面的枯枝间活动,亦见于溪岸岩石间跳来跳去,但很少见其到高大的树冠层活动。繁殖期间几乎整天鸣唱不停,声音尖细清脆。觅食时,多出入于倒木、树枝、树根和溪岸岩石中,不停地进进出出、跳来跳去,行动极为轻快灵活。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鳞翅目、双翅目、蚂蚁、小蜂和叩头虫等。整个繁殖季节全以动物性食物为食。
叫声:高音似虫鸣声"see-see-see-see…”收尾声更响亮,也有"chip-chip-chip”的低叫声[3]。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混交林及其林地带,尤以林中河谷溪流沿岸的僻静的密林深处较常见。偶尔出现于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在长白山主要见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混交林;在中国北京分布在海拔1000-1500米的山谷混交林;在云南见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森林中。
越冬于中国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台湾等地,迁徙经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繁殖于俄罗斯远东南部、朝鲜北部、萨哈林岛南部、国后岛、日本北海道和九州等地。越冬于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4]。
生长繁殖
繁殖期5-8月。营巢于山区森林的地面上,如原始混交林地面凹陷处,尤其喜欢在树根、倒木下地面凹陷处,以及倒木树洞中营巢。巢主要由苔藓,也掺杂有少量的树叶构成,内垫以细草根、兽毛。巢呈碗状。巢的外径12-14厘米×12-12厘米,内径6.0-7.5厘米×6.0-6.5厘米,高6.0厘米,深2.5-3.0厘米。
巢筑过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5-6枚卵,卵呈椭圆形。卵为灰色,缀以赤褐色斑纹。卵重1.78克;大小为16.9毫米×13.0毫米。雏鸟晚成性,刚孵化出的雏鸟体重仅1克,体长平均为26.5毫米,翅长5毫米,跗蹠6毫米,全身除额、头顶、枕、肩和背中线各有一撮黑色绒羽外,其他均裸露无羽。颜色为肉红色,嘴角淡黄色,卵齿明显。雌雄亲鸟轮流育雏[5]。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越冬于东南亚。
分布状况:甚常见。繁殖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的东南部),经华中、华东至东南、华南及台湾越冬[6]。
亚种分化
本种为单型种,迄今为止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7]。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视频
鳞头树莺的叫声就像吱吱叫的虫子,非常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