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鰓斑盔魚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鰓斑盔魚體延長而側扁;成魚頭部眼上方具一肉峰。上下頜突出,各具2個犬齒;下頜往後側而漸小。背鰭連續,成魚第I-II棘延長;成魚腹鰭延長成絲狀;成魚尾鰭截形而軟條延長而成梳狀,幼魚為圓形。側線在背鰭後部下方陡向下;頰部、鰓蓋與下頜無鱗。體色隨成長而異,成魚體呈墨綠色具紅紋,頭、體背與鰭皆具紅點;鰓蓋膜具一黑斑;幼魚白色,頭與體前側散布黑點;背鰭、臀鰭及尾鰭亦為白色,且散布黑點;背鰭前後另具2個大眼斑,而體背就在背鰭眼斑的下方各另具一大紅斑。最大體長可達120厘米。

目錄

簡介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紅海及東非到萊恩、杜夕群島,北至日本琉球與台灣海域,南至羅得豪及拉帕等。台灣除西部外,各地海域皆有分布。一般棲息在水深0-40米的水域。一般生活在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評價

廖角山多鰓魚是盔甲魚類中迄今所知分布最廣、標本發現最多的一個物種。自其得名以來,迄今還在滇東地區的宜良縣萬壽山與嵩明縣小練燈的下泥盆統西山村組、麒麟區寥廓山周邊的下泥盆統西屯組以及越南北部安明(Yen Minh)Ban Muong的下泥盆統Sika組、河江(Ha Giang)Tong Vai的下泥盆統Khao Loc組中也有發現報道。雲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的曹仁關先生在《雲南曲靖地區中志留世—早泥盆世地層及古生物》(1985)一書中記述了在曲靖周邊地區發現的一些多鰓魚類,包括中華多鰓魚(Polybranchiaspis sinensis)、雲南多鰓魚(P. yunnanensis)、菱形多鰓魚(P. rhombicus)、秀麗多鰓魚(P. gracilis)等,朱敏等(2015)將它們均作為廖角山多鰓魚(P. liaojiaoshanensis)的同物異名予以廢棄。目前,廖角山多鰓魚的頭甲標本應在60件以上,頭甲長平均約58mm,即使包括個體差異、標本保存狀況、測量誤差等因素,也未見55mm至60mm範圍之外者,這說明多鰓魚類的頭甲是在魚達到成體後迅速獲得的,其個體亦停止生長。廖角山多鰓魚是泥盆紀「披盔戴甲」古魚的典型代表,它的兩隻眼睛、鼻孔和松果孔均長在頭甲的背面,而嘴則是長在頭甲腹面的前端,王俊卿等(2012)認為這種古魚不善於游泳,長年趴在水底過着底棲生活(圖3)。廖角山多鰓魚應該是天下第一魚——鳳姣昆明魚眾多子孫後代的一支,經過多少代的演化發展,其祖先的模樣在它們的身上早已所剩無幾,但卻有了堅硬的外骨骼保護它們的頭部不受捕食者的掠食及外界的破壞,獨有的身體結構特徵使其成為西屯脊椎動物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之一。[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