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鮑西婭

來自 圖蟲創意網 的圖片

鮑西婭威尼斯商人》中主要人物, 是作者莎士比亞極力歌頌的人文主義者的形象,是一個富豪貴族的孤女,在與夏洛克的法場辯解中凸顯出她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女性,是莎士比亞筆下一個新時代的女性形象。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鮑西婭 [1]

外文名稱 Portia

其他名稱 鮑爾薩澤 [2]

飾演 富豪貴族的孤女

登場作品 《威尼斯商人》

性別 女

侍女名 尼麗莎

丈夫 巴薩尼奧

人物設定

她是個有學問,有修養的新時代的女性,她的談吐文雅,又機智勇敢,她為了援助丈夫巴薩尼奧的朋友安東尼奧,女扮男裝,作為出庭的法律顧問,判決夏洛克的案件,有膽有識,既維護了法律的尊嚴,又置惡人於死地,大快人心。可以說,鮑西亞是一個新時代女性形象,是活潑、開朗、大方、幽默的人,她在選偶的時候為了自己心愛的人,不惜做手腳,而當她面對咄咄逼人的夏洛克的時候,卻是從容不迫,一步步讓對手落入自己的圈套中。在許多人看來是一件奇案一籌莫展時,卻讓這位妙齡少女快刀斬亂麻地解決了,在她的身上閃耀着女性覺醒時代的曙光。

形象透析

《威尼斯商人》是世界戲劇大師莎士比亞惟一的一部諷刺喜劇,也是一部世界著名諷刺喜劇。它至今仍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就在於它不但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重大問題,表現了人文主義和封建主義尖銳的矛盾衝突,而且塑造了兩個不朽的藝術典型:一個是近代歐洲文學史上突出的吝嗇鬼形象夏洛克,一個是莎士比亞筆下別具風采的女性形象鮑西亞。

生活在人文時代的鮑西亞美麗、善良、機智,富有才華和膽識。如果說《威尼斯商人》第四幕"法庭鬥爭"是全劇的高潮,那麼,鮑西亞形象也在這一高潮中得到了完美的塑造。 每讀"法庭鬥爭",不由拍案叫絕。嘆莎士比亞妙筆生花,在那個標以人文幌子的爾虞我詐的年代,在莫測的險惡人生中,竟勾繪出這樣一個美輪美奐的女性形象。

其實,圍繞"一磅肉案",無所謂正義戰勝邪惡,只在於"智"的較量。而且,鮑西亞和夏洛克的交鋒,跟此前公爵紳士們和夏洛克的交鋒沒有什麼兩樣,都是以"規勸"為基本出發點,只不過公爵、紳士們顯得無可奈何,而鮑西亞則成竹在胸。她戰勝夏洛克的全過程包含着這樣的遊戲:按照契約,肯定他割人肉的合法性→漫不經心,曲意奉勸他放棄割人肉→製造錯覺,欲擒故縱→檢驗契約,引"狼"入籠→套住"狼"頸,死命拽繩→反敗為勝,大功告成。

在這六步遊戲規則中,她不動聲色,卻有板有眼,果然,狡猾的夏洛克在不知不覺中上了當,走向了死亡,成為蓄謀致人死命的罪犯,安東尼奧從死亡的泥淖中脫身出來。鮑西亞圓滿地完成了進入法庭角逐的使命。法庭鬥爭的勝利,充分展示了鮑西亞超人的才華。在她進入法庭前,夏洛克氣焰遮天,藐視一切,那些平時養尊處優的公爵、紳士們面對夏洛克悖於情理合乎法律的質對,一籌莫展。鮑西亞奉命於危難之時,略施小計,就擊敗了老謀深算的夏洛克。

古希臘傑出悲劇大師索福克勒斯說得好:"婦女一同男人平等就比男人強。"其實,鮑西亞法庭取勝僅僅借了一下男人的外包裝,還遠沒有達到與男人平等的地步。透過《威尼斯商人》,我們不難看出歐洲人文時代的文明面紗,無論"善"勝,還是"惡"敗,都表現出對法律"玩"的絕招,夏洛克殘忍地要割人肉,居然符合法律條文;鮑西亞要達到她的目的,竟採取和現代刑法格格不入的方式──誘騙,將原告不知不覺推向被告席,推向斷頭台,也是合法的。當然,"你"可以用法律做幌子,把人當牲畜宰割,"我"為什麼不可以用法律做掩護,把"你""文明"地送上黃泉路呢。在莎士比亞那支奇譎多變的筆下,若用"智"的光環去觀照,鮑西亞形象鮮明、沉穩、典型,她翻手為雲,巧與周旋,才和德的唱和,外顯美和內在美的統一,註定她要進入世界文學畫廊而不朽了。

然而,在她不朽的背後,我仿佛又看到了女性人生的沉重,鮑西亞,作為優秀的社會人(這裡姑且把"女性"二字隱去),不能堂而皇之地進入法庭辦案,而要靠女扮男裝,這又是多麼可悲。 原來,人文主義時代所謂的以人為本,平等、博愛,也只是體現資產階級圈子中以男人為中心的企望和要求。解放了的僅僅是男性,女性則與解放無緣。

由此可以想到,由性別差異引起的性別歧視,即使在開放的時代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女性長期以來作為男性的附庸,是沒多少選擇權可以走出其主觀人格的低谷的。由此,我很懷疑達·芬奇《蒙娜麗莎》中的人物微笑是發自真心。至多,她可以作為上流社會的某太太,也無法擺脫男人的需要,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從男權世界看,她也只是另樣的擺設。既然如此,其微笑又何以發自肺腑呢?倒是當時的波提切利來得實在,他的名畫《維納斯的誕生》中的維納斯,儘管站在貝殼中從海浪上升起,左面的春風之神把春風吹給她,右面的春之神為她獻上新衣,可是她的表情不是表現對未來的樂觀和自信,相反,卻露出讓人無法猜透的惆悵和迷惑。其內心恐怕在祈求一個願望──女性的解放吧。

人物經歷

結婚的故事

鮑西婭按照父親的遺囑,用抽籤的方式來決定自己的婚姻。誰能夠在金、銀、鉛三匣中選出有她肖像的一隻,就可以與她匹配成親,摩洛哥親王選擇了金盒,而阿拉貢親王選擇了銀盒,巴薩尼奧選擇了鉛盒,巴薩羅奧選擇對了,成了鮑西婭的丈夫。

也許戀愛中的女人是盲目的,鮑西婭愛上巴薩尼奧沒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巴薩尼奧向鮑西婭求婚的理由卻實實在在為了金錢。巴薩尼奧是一個沒落貴族,浪蕩公子,除了高貴的出身一無所有,還欠下大筆債款。他希望得到鮑西婭的財富來還債和維持他奢侈的生活。他不守信用,對愛情不忠,將鮑西婭送給他的愛情信物隨意送人。他對朋友不忠誠,濫用安東尼奧對他的友情,讓安東尼奧為了他簽下危險的契約。當安東尼奧陷入危境,他不積極想辦法搭救,只是以空洞的言詞安慰自己的良心。鮑西婭富有、機智、果斷而有俠義心腸,卻對巴薩尼奧謙遜地表白自己,說:"我這一生卻是一無所有,我只是一個不學無術、沒有教養、缺少見識的女子。"是什麼使鮑西婭對巴薩尼奧如此謙遜而傾心呢?鮑西婭相信巴薩尼奧純粹是為了愛情才向她求婚,因為巴薩尼奧選中的鉛盒上刻的話似乎表明了他的心跡:"誰選擇了我,必須準備把他所有的一切作為犧牲。"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巴薩尼奧的求婚是為了索取,相反是鮑西婭準備把她所有的一切作為犧牲。巴薩尼奧假惺惺地表示為了愛情而犧牲的決心,實際上讓女性不計得失地為男性犧牲一切,這反映了男權社會下男性在婚姻中對女性的期待。鮑西婭犧牲自我時所感受的甘心和幸福,是男性的一廂情願。在《威尼斯商人》中真正說話的其實分別是擁有話語權而力圖抑制女性話語的男權社會和竭力顛覆男權話語的不屈女性。儘管莎士比亞着力塑造一位能力超凡的女性,他仍然沒能擺脫男權主義的局限,將鮑西婭的美德限制在符合男性利益的範圍之內。鮑西婭的形象反過來又強化了男權社會對女性的道德要求。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