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生命哲學
魯迅的生命哲學 |
《魯迅的生命哲學(增訂版)》內容簡介:對於魯迅的研究,已成為中國學術界的一門顯學。研究魯迅的學者大都是文學研究者,《魯迅的生命哲學(增訂版)》的作者則是一位哲學研究者。其對魯迅的閱讀和闡釋自有與眾不同的眼光和會心之處。書中對魯迅「生命哲學」的探究,顯示出作者獨異的思路與生命感悟,對魯迅這位思想文化巨人的生命哲學所獨有的文化內涵、精神意蘊和價值取向,進行了具有獨創性和啟發性的體認與闡發。
基本介紹
書名:魯迅的生命哲學
作者:王乾坤
ISBN:9787020029440
頁數:344
定價:18.6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裝幀:平裝
出版時間:1999-7-1
作品簡介
對於「民族魂」魯迅的研究,已成為中國學術界的一門顯學。歷來的魯研究者基本為文學研究者,而本書則是一部哲學研究者撰寫的魯迅研究專著。作者多角度、多層次地切入對魯迅的「生命哲學」的探究,透闢而深刻地體認、闡釋了魯迅這位思想文化巨人的生命哲學所獨有的文化內涵,精神意蘊和價值取向。
作者簡介
王乾坤,祖籍山東曲阜,1952年生於湖北天門,從小在鄉下長大。1982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在省直機關,一年後,即調至武漢市社會積學院從事研究工作。現任該院哲學所研究員、所長。能標誌十多年來研究路跡的著述有:《論詭辯論與辯證法的同一性》(1982)、《論人道主義之爭的方法論分歧》(1983)、《人在工業化過程中理性與情感的分裂》(1987)、《離開了個性自由無以界定「五四」傳統》(1989)、《思想家的魯迅》(1992與人合著)、《由中間尋找無限》(1996)等。
推薦
《魯迅的生命哲學(增訂版)》:在希臘神話中,貓頭鷹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原型;在黑格爾的詞典里,它是哲思的別名;而在魯迅的生命世界中,它更是人格意志的象徵。魯迅一生都在尋找中國的貓頭鷹。他雖不擅丹青,卻描畫過貓頭鷹的圖案。我們選取其中的一幅,作為叢書的標誌。 我們渴慕智慧,我們祈求新聲,這便是「貓頭鷹學術文叢」的由來。
目錄
=文摘
作這樣一種結論在先的「倒金字塔」的敘述雖然是唐突的,我想還是開宗明義擺出來為好。不過在對這個代碼作分析之前,不妨暫時擱置一下對這個概念的論證,先做些回顧性的工作。這樣雖嫌拖泥帶水,然而這種自我交代也許有便於讀者進入論域。
與一些先行者稍有不同,筆者不是由文學而是由對思想史的爬梳,順序地走進魯迅的。當我走進這一驛站的時候,魯迅研究已經蔚為大觀。這是八十年代最後幾年的事。
中國近二十年的人文研究是與中國社會的變革緊緊地纏在一起的,尤其是與「文革」後的思潮相互激動而構成歷史的。在「文革」長大,而後又有機會進入學術生活的一批知識者,其「研究」一開始就不是「價值中立」的。作者更不能免俗,在很長一段時間,我的有關魯迅的文字多帶有「洗刷恥辱」、「吶喊」、「參與」的特點。嚴格地說,這不能算研究。
不過,過來人以缺乏學術性嘲諷那段歷史,是自以為深卻失之於淺,自以為雅卻落於俗的。用自己生命的真情走過的足跡,無論多麼幼稚,自有其獨特的價值,因為那是一種本義上的生命創造,是那個時代中國青年學人用生命的真情和稚氣書寫的歷史。精神史上可奚落的對象也許很多,但無論如何不應該包括幼稚。
後記
本書的思想當然醞釀已久,然而它的寫作來於一個很偶然的推動。
1996年在上海開會,朋友孫郁和我聊天,說他一直注意着我的魯迅研究,但覺得不好捉摸,至今沒有從中理出一個思路。這個說法使我很有些慚愧不安。
人都有天性,我的天性是很多事能不干就不干或能拖則拖。文章有沒有讀者、銷路怎樣之類的事我一向不怎麼掛心。一個作者沒有權利也不應該要讀者注意你。你說你以為然的話,別人聽他以為然的道理;倘若互不搭界,於己於人,都沒有必要認真。但是,倘若真心關愛着你的讀者朋友為你失望,卻心安理得,無動於衷,這恐怕多少也有點問題,說不過去的。正好此後沒事,於是下決心寫一組論文,儘可能通暢地把自己的思路檢討、梳理一下。幾個月下來,竟一氣寫了六萬餘字的《魯迅世界的哲學讀解》,連載於北京的《魯迅研究月刊》。發表到「之五」的時候,人民文學出版社王培元先生來電話,希望在此基礎上,充實一下結集出版,尤其囑我最好對《野草》作一些解說。[1]
參考文獻
- ↑ 向死而生論魯迅的生命哲學道客巴巴網,201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