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高速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高速高級速度,是比較於中速低速。低速占主流的環境裡,低速是普速常速,而中速占主流的環境裡,中速是普速或常速。

高速與快速的關係:二分法(快慢比較)里的廣義快速相對於慢速而包括高速,但快字並不意味着高端,多對象比較里則是快速高於低速而低於高速和准高速。三分法里冠名快速的是中速,高於普速而低於高速。三分法裡,快速公路規格上低於高速公路、快速鐵路規格上低於高速鐵路、快速列車規格上低於高速列車。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高速 [1]

拼音 gāo sù

注音 ㄍㄠ ㄙㄨˋ

反義詞 低速

比較對象 高比較與低和中

基本資料

詞目:高速

拼音: gāo sù

注音: ㄍㄠ ㄙㄨˋ

反義詞: 低速

比較對象:中速和低速。例如東南亞國家區分高速鐵路與中速鐵路。

基本解釋

[At great high speed;At a great rate] 速度高,快速

高速進位

高速膠片

高速公路

異於快速

高速與快速的關係:二分法(快慢比較)里的廣義快速相對於慢速而包括高速,但快字並不意味着高端,多對象比較里則是快速高於低速而低於高速和准高速。三分法里冠名快速的是中速,高於普速而低於高速。三分法裡,快速道低於高速路、快速公路規格上低於高速公路、快速鐵路規格上低於高速鐵路、快速列車規格上低於高速列車。

快比較於慢、常速(普通速度在技術體系里是慢的),向下比較,是二個對象在比,快並不意味着高端;高是定位高端,比較於低和中,是三個對象在比;如果比較中和低(常速)這兩個對象,在速度領域,中是快、低是慢,比低速(常速)快的中速是快速, 所以,在三分法裡,中速稱為快速,所以,規格上,快速低於高速。

另外,國際學術界鐵路八檔法裡,相比較的對象更多了,則是快速低於准高速和高速。

比較對象不同而地位變化的類似例子:一個嗓音動聽的歌手在小國是好歌手、是高手,但移民到大國則可能是普通歌手的水平,在全球比較則可能是較差水平了。

引證解釋

指高速度。

《文匯報》1992.8.15:"該飛機具有優良的高速飛行性能和低速操縱特性。"《文匯報》1992.9.26:"力爭到2000年能達到每戶人家一部電話機的水平,這樣就能適應經濟高速發展對通信的需求了。"

其它相關

歷史痕跡

世界上最早的"高速路":

在秦修築的9條主要"國道"中,出今淳化通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全長900公里的秦直道被譽為古代的"高速路"--為快速集結調動軍隊和運輸糧食等物資用的車馬超級專用道路,是可與長城相媲美的邊防軍事設施。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令大將蒙恬主持修建直道。當時動用人力40萬,花費4年時間築成。逢山開山,遇谷填谷,工程量相當浩大。此道在長城之內的路面寬60米至80米,長城外的路面寬164米。最寬處可供100駕馬車並排行進,其寬度是今天世界上任何高速公路都望塵莫及的。直道要求路面儘量取直,以便車馬急速馳駛。它是世界上最早、最長、最寬的超級車馬路。

經過二千多年的風風雨雨,秦直道絕大部分路面都被沖毀,或湮沒於林莽和草原沙丘之中,但經考古工作者勘察,在淳化和淳化以北的山嶺森林中,發現了數段直道遺蹟。有些為草木所覆蓋,有些至今還在利用。沿途還可見到許多秦漢時代的陶片磚瓦、鐵箭頭與驛館、烽火台的遺蹟。

高速更名

對於熱愛自駕的朋友來說,要是最近在高速公路上看見類似G2、G60之類的路牌,可千萬別犯迷糊。

2011年6月交通運輸部宣布,我國將在2011年7月底前統一規範國家高速公路網的命名和編號,並全部換成新路牌。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像極了當年秦始皇實施的"車同軌",有着深遠的社會意義。按照全國高速公路網的總體規劃,我國未來的國家高速公路總里程將超過10萬公里。面對如此龐大的路網體系,及早進行統一規劃和科學管理,避免混亂與無序,無疑是極其必要的。

不過,就在這一消息發布後,很快引發了社會各方面的爭議與質疑。那麼,這一舉措對我們的生活將造成怎樣的影響,又會引發哪些更深刻的改變呢?

路名為何變臉

1988年10月,中國內地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嘉高速"通車,揭開了高速公路大發展的序幕。

當年,這條全長僅20.5公里的高速路耗費了整整4年才竣工通車,誰也不會料到中國的高速路網能發展成今天的規模,更不會想到對高速公路將實施統一規劃。

以京珠高速為例,整條高速路連接的是北京和珠海,但每一段的名稱卻各不相同。像北京-石家莊段叫"京石高速",長沙-湘潭段叫"長潭高速"。

像這樣以大中城市起止點命名,倒還可以理解,但有些路名根本讓人摸不着頭腦。上海至瑞麗的國道主幹線在江西境內叫"溫梨高速",分別指代進賢縣的溫家圳和玉山縣的梨園。

道路的命名本身折射出高速路發展的歷程,而混亂也由此逐步產生。

高速路出口通常是在建設期規劃確定,並按照順序依次命名,未曾考慮與未來新建高速路的出口銜接。比如,某高速的5號出口和6號出口之間需要新增出口的話,無疑將牽一髮而動全身,此後的出口名稱都要就此順延。這在將來很容易造成出口命名的混亂,甚至很多老司機都會迷惑不解。

新路名,新規則

¤數字化高速

與雜亂無章的老路名相比,此次新規定的路名標識特點非常顯著。簡單說,就是國家高速公路和省級高速分別以"G+數字"、"S+數字"加以命名。雖然看上去比較簡單,但其中卻包含着一套內在邏輯。

比如,國道高速當中,首都放射線都採用一位數,如京哈高速的編號為G1,縱線或橫線則採用兩位數,如瀋海高速調整為G15,而繞城高速和聯絡線則採用四位數編號。這樣,各個層級的高速公路名稱編排就顯得井井有條。

正是在高速路編號的基礎之上,新的高速路樁號才能實行統一編號,從而解決了新增出口編號的銜接問題。按照設計思路,各出口編號採用里程樁的後三位數值表示。這樣,新編排的出口編號便不存在調整的問題。同時,司機僅根據出入口的樁號,就能估算出行車距離等里程信息。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