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縣
高要縣於嶺南,中國大陸的最南部。東鄰福建,西連廣西,北與江西、湖南交界,東南和南部隔海與台灣、海南兩島相望。陸域東起饒平縣大埕鎮的閩粵省界,西至廉江縣營子的粵桂省界,南自雷州半島徐聞縣的最南端,北達樂昌縣上旗頭村的最北省界;介於北緯20°12ˊ-25°31ˊ、東經109°45ˊ-117°20ˊ之間;東西相距約800公里,南北距離約655公里,接鄰省區有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澳門、香港。地處中國南部,北依南嶺山脈、東北為武夷山脈,南臨南海,海岸線3368公里(不含島嶼海岸線)。[1]
目錄
簡介
高要縣
高要古為百越之地,其古文明歷史可溯及新石器時代。在金利鎮石角村,至今仍保留着新石器時代水上柵棚木結構建築遺址。
歷史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設縣置政, 因羚羊峽(古稱高要峽)居高扼要故名高要縣,至1993年撤縣設市,歷時二千餘年,一直未更縣名,乃廣東少見。高要以其特有的交通地理位置及較為豐足的糧食,成為歷代統治者控制西江流域的首選之地。西漢時期,高要縣隸屬蒼梧郡;三國時期,地屬吳國;黃武五年(226年)又隸廣州蒼梧郡; 南朝宋元嘉中(424~453年)改隸南海郡。梁天監六年(507年)置高要郡。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高要郡置端州,後改信安郡,仍治高要縣。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高要縣或屬高要郡,或隸端州及肇慶府等,幾經更替,然一直以端州(即今肇慶)為治所。辛亥革命後,高要縣初屬粵海道,後隸西區善後公署、西區綏靖委員公署、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10月18日,高要獲得解放。解放後,高要縣先後隸屬西江專區、粵中行署、高要專區、江門專區及肇慶地區。其縣城肇慶,史多為郡、州、府、道、公署駐地,今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
1984年,高要始建新縣城,它與肇慶市區隔江相望,一橋相連。1988年1月,肇慶地區改設肇慶市,把高要縣所屬廣利、永安、沙浦三鎮劃歸新設的鼎湖區管轄。
1993年9月28日,撤銷高要縣,改設高要市(縣級), 由廣東省直轄,委託肇慶市代管。[2]
歷程
餓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系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粵劇流行於廣東、廣西、台灣和港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廣東華僑聚居的地區,都有粵劇的演出。粵劇是溶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劇稱西皮)、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現狀:看粵劇的人群多數是上了年紀的,而年輕人對粵劇的興趣不太濃。 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潮調、白字戲,主要流行於潮州方言區,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個已有四百三十多年歷史的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它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由宋元時期的南戲逐漸演化,吸收了弋陽、崑曲、皮黃、梆子戲的特長,結合本地民間藝術,如潮州音樂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潮劇的語言並非一開始就使用潮州方言。從明刻本《摘錦潮調金花女大全》可以看到,這時的潮劇主要用潮州方言演唱,但其中一些場次的唱腔和道白,標明用"正音"(即"官腔")演唱,這說明潮劇從南戲演化的過程中,開始可能全用"官腔",其後才逐漸減少"官腔"的分量,而最終完全地方化。潮劇有自己的體系和獨特的風格。音樂唱腔是曲牌聯綴為主的聯曲體和板腔體綜合體制,至今保留一唱眾和,二、三人以上同唱一曲和合唱曲尾的幫腔形式。唱腔以輕婉抒情見長,多曼聲折轉,清麗悠揚。潮劇行當由南戲的生、旦、丑、淨、外、貼、末發展到現在為十類丑、七類旦、五類生、三類淨、其中以丑、旦兩行表演較有特色。
發展
2007年,廣東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創新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改善人民生活,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要進展。 初步核算,2007年全省生產總值30673.71億元,比上年增長14.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46.23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15938.20億元,增長16.9%;第三產業增加值12989.28億元,增長13.0%。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9.7%,批發和零售業增長10.3%,住宿和餐飲業增長9.7%,金融保險業增長26.9%,房地產業增長13.7%,其他服務業增長12.9%。人均生產總值達32713元,增長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