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1号培养基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高氏1号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 2g
琼脂; 2g
自来水; 100mL
pH; 7.2~7.4
制备
基本原理
此合成培养基的主要特点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已知的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可能相互作用而产生沉淀。因此,混合培养基成分时,一般是按配方的顺序依次溶解各成分,甚至有时还需要将两种或多种成分分别灭菌,使用时再按比例混合。
配方; KNO3 0.1g
K2HPO4 0.05g
MgSO4· 7H2O 0.05g
NaCl 0.05g
FeSO4· 7H2O 0.001g (母液)
灭菌 1.05kg/cm2,20min
配制时,先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倒入少于所需水量的沸水中,在火上加热,边搅拌边依次逐一溶化其他成分,溶化后,补足水分到100ml,调pH,121℃灭菌20min。
高温灭菌后,倒平皿前加入10%酚2滴至100ml培养基中混匀,将培养基倒入平皿内约15ml/皿。
高氏1号: 可溶性淀粉(20g),KNO3(1g),K2HPO4(0.5g),MgSO4· 7H2O(0.5g),NaCl(0.5g),FeSO4· 7H2O(0.01g),琼脂 20g,pH=7.4-7.6
操作器材
1、溶液与试剂 可溶性淀粉, NaCI , KNO3 , K2 HPO4 .3H2 O MgSO4 .7 H2 O , FeSO4 .7 H2 O, 琼脂,1mol/LNaOH, 1mol/LHCI。 2、仪器与其他用具 试管,锥形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培养基分装器,天平,高压蒸汽灭菌器,PH试纸,棉花,牛皮纸,麻绳,纱布等。
操作步骤
1、称量和溶化 按配方先称取可溶性淀粉,放入小烧杯中,并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再加入少于所需水量的沸水中,继续加热,使可溶性淀粉完全溶化。然后再称取其他各成分,并依次溶化,对微量成分FeSO4 .7 H2 O可先配成高浓度的贮备 液,按比例换算后再加入。待所有试剂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 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的试剂中,在加热融化,最后补充所损失的水分。
2、调pH 用试纸测培养基的原始PH,如果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加入1mol/LNaOH,边滴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其pH,直至pH达7.6。反之,用1mol/LHCI进行调节。
3、分装和加塞 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在试管口或锥形瓶口上塞上棉塞。
4、包扎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捆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其外再用一根麻绳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配制日期。
5、 灭菌 将上述培养基以1210C,20min,0.103MPa高压蒸汽灭菌。
6、搁置斜面 将灭菌的试管培养基冷却至500C左右,将试管口端搁在玻璃棒上。斜面的斜度要适当,使斜面的长度约为管长 1/3。
7、无菌检查 将灭菌培养基放入370C的培养箱中培养24~28h,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
和改良的差别就在于有没有FeSO4· 7H2O 高氏常常配完后变成褐色也是由于Fe2+氧化为Fe3+的关系,所以常常有人用螯合的FeSO4,防止氧化。
作用
1 筛选
2 培养放线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