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草原土
名词解释
高山草原土又称“莎嘎土”,是高山亚寒带半干旱草原植被下形成的土壤。在中国,分布于羌塘高原东南部、冈底斯山和定日以西喜马拉雅山北侧的前山带及长江河源准平原化高原面上。
高山草原土所在地形为宽谷、湖盆周围的丘陵山地、古冰碛平台、湖成阶地。成土过程表现为,腐殖质积累和冻融作用减弱,钙化作用出现。整个剖面分化较差,通体富含砾石。土表有附着黑色壳状地衣的薄结皮和粗砂石砾,表层草根较少;腐殖质层厚约5—20厘米,暗棕色或浅淙色,粒状—团块状结构;钙积层不太明显;在砾石背面常具石灰薄膜。有机质含量1.5—3.0%,C/N为7—10,胡敏酸与富里酸之比值0.5左右。土壤pH值8.0左右。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其次为高岭石、蒙脱石和蛭石。多作纯牧业用地。水草分布不平衡、淡水缺乏、风沙危害是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布
在中国,高山草原土广泛分布于帕米尔高原、羌塘高原、青海西部高原以及天山、昆仑山和祁连山等亚洲中部海拔在2400~5300米的高山区。在天山等各大山地常呈垂直带出现,而在高原面上具有水平地带性分布特征。高山草原土所在地形部位多为山坡、高原面上缓丘,湖盆、宽谷的洪积扇和阶地;母质多为残积──坡积物、冰碛物、洪积物、冲积物、湖积物和部分风积物;气候寒冷而较干旱,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年平均气温约为-4~ 2.7℃、年降水量约为100~400毫米。植被属于高寒草原,以低温耐旱的多年生丛生禾草、根茎苔草和小灌木为主,并混生一些垫状植物,覆盖度15~50%。
形成
高山草原土的形成过程,以腐殖质积累作用和钙化(碳酸钙积累)作用为主,但不及草原土壤明显,融冻作用则较强。腐殖质层厚度仅 3~15厘米,颜色稍淡,常带黄色或灰色;弱粒状结构;有机质含量0.8~3.0%,以富啡酸占优势,胡敏酸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均较低,胡敏酸/富啡酸(H/F)比值为0.4左右;土壤复合胶体属低复合度型,以稳结态腐殖质为主。自表层起即有强石灰反应。在中喜马拉雅山北侧,碳酸钙移动较明显,钙积层出现在剖面30厘米以下,碳酸钙呈假菌丝状;在羌塘高原内流区碳酸钙移动不明显,新生体不发育,钙积层出现在剖面20~30厘米处;在北羌塘和昆仑山南麓,碳酸钙有表聚现象。底土未见石膏,也不显盐化和碱化特征。呈碱性反应。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有绿泥石、蒙脱石和夹层水云母伴存。一般底土有季节冻层或多年冻土。
用途
高山草原土所在地区除海拔4400米(局部4650米,最高4750米)以下有零星农田外,大部分为纯牧区;但因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难以满足放牧需要。为了克服和防止出现因放牧过度而引起的草场退化和风蚀加剧现象,宜开发水源,有计划地建立饲草、饲料基地。
参考文献
- ↑ 汉字与中华文化,搜狐,2017-06-14
- ↑ 探究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古老文字系统:汉文字,搜狐,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