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骨質
圖片來自閃電新聞

骨質骨組織構成、分密質和松質。[1]由骨組織構成,分密質和松質。[2]骨密質comPactbone,質地緻密,耐壓性較大,配布於骨的表面。骨松質spongybone,呈海綿狀,由相互交織的骨小梁(trabeculae)排列而成,配布於骨的內部,骨小梁的排列與骨所承受的壓力和張力的方向一致,因而能承受較大的重量。

目錄

概念

顱蓋骨表層為密質,分別稱外板和內板,外板厚而堅韌,富有彈性,內板薄而鬆脆,故顱骨骨折多見於內板。二板之間的松質,稱板障(diploe),有板障靜脈經過。骨幹外周部的骨組織緻密,稱為骨密質;骨幹內側和後端組織呈蜂窩狀。稱為骨松質。骨密質和骨松質統稱為骨質。

測量內容

①截面上升支後份前後向皮質骨厚度即升支後緣至松質骨後緣的距離(D1);②松質骨後緣前方6mm處松質骨厚度(D2);③升支內松質骨後緣前方6mm處頰舌側皮質骨厚度(D3,D4)。以上內容皆應用遊標卡尺在3個截面上依次測量。

結果

在3個不同高度的測量截面,下頜升支後份頰側皮質骨皆較舌側皮質骨厚(P<0.05)。

升支後份頰、舌側皮質骨本身厚度在3個不同的層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亦即沒有哪一個層面的皮質骨較另外一個層面更厚。升支後份前後向皮質骨厚度在下頜孔下方10mm處最小,而下頜孔水平及下頜孔上方10mm水平處相比上述厚度無顯著性差異(P>0.05)。

下頜升支下頜孔水平的松質骨厚度較其上方及下方10mm水平處的松質骨厚度皆大(P<0.05)。

15具標本中有1具標本左右雙側於3個不同的測量截面上皆無松質骨結構,另有2具標本4側於下頜孔水平有松質骨結構,而於下頜孔上方10mm水平無松質骨結構,3側於下頜孔下10mm水平無松質骨結構,且無松質骨結構的下頜升支一般較短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