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马鞍岭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作品名称:马鞍岭

创作年代:清初

文学体裁:诗词

作者:王士祯

马鞍岭,是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王士祯所作的一首诗词。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1]

目录

正文

南下画眉关,远色㬪诸岭。

夤缘百里间,龂腭蔽光景。

蹇岖疲登降,纤路亦修整。

或厂如连轩,或植如负屏。

或如歧阳鼓,或如宛朐鼎。

如鸟或跂翼,如鱼或骨鲠。

殊状纷角逐,诡类争一逞。

峭岸势欲坼,捷足不遑骋。

二分垂在外,趾压后人顶。

飞瀑时界道,赴壑力逾猛。

人与水斗争,心目各相警。

天意限雍梁,设险有斯境。

君子履忠信,小人怀侥倖。

永念垂堂言,乘危更三省。[2]

作者简介

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3]

一生著述达500余种,作诗4000余首,主要有《渔洋山人精华录》、《蚕尾集》、杂俎类笔记《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居易录》、《渔洋文略》、《渔洋诗集》、《带经堂集》、《感旧集》、《五代诗话》。康熙四年(1665年),王士祯升任户部郎中,到京城为官。当时的京城才人墨客云集,为王士祯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他在诗歌创作中提出“神韵”说,开一代诗风。王士祯多才多艺,有大量名篇传世,他写景的诗文尤其为人称道,所作小令中的“绿杨城郭是扬州”一句,被当时许多名画家作为画题入画。王士祯的才华很快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康熙皇帝称其“诗文兼优”,“博学善诗文”。康熙十七年(1678年)王士祯受到皇帝的召见,“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仕南书房”,成为清代汉臣由部曹充词臣的第一人。康熙皇帝还下诏要王士祯进呈诗稿,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殊荣。王士祯遂选录自己300篇诗作进奉,定名《御览集》。从此,王士祯平步青云,常常得到御赐字画,还多次参加重要宴饮。

王士祯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去逝。享年78岁。王家曾四代官至尚书,桓台境内至今还存有歌颂王家功德的全国罕见的砖牌坊,上刻清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题写的“四世宫保”四个大字。[4]

参考资料

  1. 王士祯简介,国学荟网
  2. 王士祯的诗词全集 马鞍岭国学荟网
  3. 王士祯简介,诗词名句网
  4. 王士祯,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