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馬邊彝族自治縣隸屬於四川省樂山市。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從屏山分設馬邊廳,1912年馬邊廳更名為馬邊縣,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馬邊彝族自治縣。

馬邊彝族自治縣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小涼山區,地處樂山市南面,境內地理位置北緯28°25′30″至29°04′14″,東經103°14′40″至103°49′40″,南北最長60.5公里,東西最寬58公里。幅員面積2383.38平方公里。馬邊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帶,由於地形複雜,受季風影響和山地地形的制約,立體氣候明顯,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日照、氣溫、積溫、降雨、霜雪狀況均有明顯的差別。

馬邊彝族自治縣2002、2010、2011、2017年分別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大小涼山綜合扶貧開發縣、烏蒙山片區區域扶貧開發縣和省級深度貧困縣,是中央紀委、省紀委定點幫扶縣,浙江省越城區東西扶貧協作縣,峨眉山市對口援彝幫扶縣。[1]

目錄

歷史沿革

馬邊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於蜀國。

秦朝,分屬南安、僰道兩縣。

漢代,屬犍為、越西兩郡,處於南安、僰道、卑水三縣的結合部。

蜀漢時期,馬邊屬於新道縣。

魏晉南北朝,馬邊名為犍為郡僰道、南安二縣地,實為僚人、叟人部落所據。

隋唐宋王朝對少數民族實行羈縻州統治,「即其部落列置州縣,其大者為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刺史,皆得世襲,雖貢賦版籍不上戶,然聲教所暨,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新唐書地理志》)。

唐朝在小涼山區建立馬湖部,轄殷、馴、騁、浪四個羈縻州,馬邊屬於其中的馴、騁兩州地。

宋代,馬邊分屬馬湖部、虛恨部。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建賴因寨於賴因垴(今誤為岩鷹老)下面平壩處及榮丁寨,馬邊分屬嘉州(今樂山市)犍為縣、敘州府、大理國虛恨部。

至元二十五年(1298年),元朝把賴因、榮丁、利店、沐川、籠篷五寨劃歸馬湖路,馬邊隸屬於敘南等處宣撫司馬湖路沐川長官司。

明朝,馬邊屬於四川布政使司馬湖府沐川長官司。萬曆十七年(1589年),明朝廷「增設馬湖府安邊廳,建城大河壩(今縣城),御名新鄉鎮」(《馬邊廳志略卷五.建新鄉城碑記》),派四品官汪京擔任安邊廳同知,馬湖安邊廳與沐川長官司脫離隸屬關係,為馬湖府所轄。隨着新鄉鎮和煙峰兩地建城,又建軍事組織,以「馬湖府安邊廳」的簡稱命名,謂之「馬邊營」,列兵二千,設守備。「馬邊」之名由此得。

清初,留馬邊營裁安邊廳同知。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將馬湖府併入敘州府,馬邊遂屬敘州府屏山縣。屏山縣在馬邊建立荍壩、川秧、上溪、下溪四個鄉。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外地漢族移民日增,墾殖事業發展。四川總督阿爾泰奏請朝廷從屏山分設馬邊廳,直屬敘州府,並從富順調「督捕理民通判」移住馬邊,頒發關防。嘉慶十三年(1808年),改派同知主政。全廳設九鄉十七場,以漢族官員主持。在彝族聚居區設九個土百戶,由四川省提督衙門發給號紙(委任狀),由彝族頭人擔任土目,皆世襲。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建道,以省統道,以道統縣。馬邊廳屬下川南道(道治今瀘州市)。民國3年(1914年),下川南道更名為永寧道,領25縣,馬邊廳更名為馬邊縣。

1950年8月,馬邊解放,成立馬邊縣人民政府,屬川南行署樂山專區管轄。1956年元月,馬邊縣劃歸涼山彝族自治州,由樂山專區代管。1984年4月9日,國務院決定,撤銷馬邊縣,建立馬邊彝族自治縣,並劃歸樂山地區管轄。1984年10月1日,馬邊彝族自治縣成立。1985年6月,國務院決定,撤銷樂山地區,建立樂山市,實行市管縣體制,馬邊彝族自治縣隨之屬樂山市管轄。

行政區劃

人民政權建立後,馬邊行政區劃有幾次重要調整:1955年按照政務院於1952年2月通過的《關於地方民族民主聯合政府實施辦法的決定》,全縣共建立8個區和52個鄉、1個鎮。

1955年底,榮丁(當時為三鄉一鎮,即三合、光榮、群眾三鄉和榮丁鎮),石樑鄉、平等鄉由沐川縣劃歸馬邊。

1958年,最西部的挖黑區及下屬五個鄉,劃歸涼山彝族自治州白洪溪縣。

1962年,挖黑區併入美姑縣。

1970年4月,馬邊北端的平等鄉劃給峨邊縣。

2005年7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23號)批准:馬邊彝族自治縣行政區劃建制由原來的2個鎮、27個鄉調整為2個鎮、18個鄉。

2006年合鄉並鎮,全縣轄2鎮18鄉(民建鎮、榮丁鎮下溪鄉蘇壩鄉煙峰鄉、勞動鄉、建設鄉、石樑鄉、雪口山鄉、大竹堡鄉、鎮江廟鄉、荍壩鄉、民主鄉、老河壩鄉、沙腔鄉、袁家溪鄉、高卓營鄉、永紅鄉、三河口鄉、梅子壩鄉等20個鄉鎮),5個社區、203個行政村,1233個村民小組。

2014年經省政府批准,撤銷煙峰鄉、蘇壩鄉和下溪鄉,設立煙峰鎮、蘇壩鎮和下溪鎮。

2018年末,馬邊彝族自治縣轄5個鎮、15個鄉:民建鎮、榮丁鎮、蘇壩鎮、煙烽鎮、下溪鎮、勞動鄉、建設鄉、石樑鄉、荍壩鄉、民主鄉、老河壩鄉雪口山鄉鎮江廟鄉、大竹堡鄉、袁家溪鄉、沙腔鄉、三河口鄉、梅子壩鄉、高卓營鄉、永紅鄉。縣政府駐民建鎮。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馬邊彝族自治縣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小涼山區,地處樂山市南面,境內地理位置北緯28°25′30″至29°04′14″,東經103°14′40″至103°49′40″,南北最長60.5公里,東西最寬58公里。東北鄰沐川,西北交峨邊彝族自治縣,東部與宜賓市屏山縣接攘,南部和西部分別與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雷波和美姑毗連,幅員面積2383.3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全境地處橫斷山脈東部、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屬山地地貌,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山脈多半近於南北走向。境內峰巒重疊,嶺谷相間,有大小山峰1985個。東部有黃連山、五指山,南面有麻捏姑、茶條山,西部有黃茅埂、雞公山,北部有藥子山、大花埂,群山雄踞四壁,為縣境的天然界山。黃茅埂是大小涼山的分界線,其主峰大風頂為全縣最高點,海拔4042米,最低處為石樑鄉雷打石的馬邊河河面,海拔448米,縣境相對高差3594米。馬邊河蜿蜒其間,形成陡峭的梯形剖面。全縣可分為三個自然地貌區,即低山河谷區,中山區、亞高山區。低山河谷區海拔1000米以下,主要分布在建設、勞動和榮丁等鄉鎮,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2.7%。中山區海拔1000-3500米,全縣各鄉鎮都有,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86%。亞高山區海拔3500-4042米,主要分布在縣境西緣,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3%。

氣候環境

馬邊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帶。由於地形複雜,受季風影響和山地地形的制約,立體氣候明顯,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日照、氣溫、積溫、降雨、霜雪狀況均有明顯的差別。

馬邊城區年平均氣溫17.1℃,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7.6℃,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5.4℃,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8.5℃,極端最低氣溫-3.0℃。年平均降雨量976.0毫米,其中5-9月降雨量795.00毫米,占年均降雨量的81%。年平均相對濕度80%。年平均無霜期31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942.3小時。年平均風速1.4米/秒,最多風向東北偏北風。年平均蒸發量1035.3毫米。年平均雷暴日數45.6天。主要氣象災害有暴雨、洪澇、大風、冰雹、乾旱、雷電以及低溫連陰雨。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土地總面積2383.38平方公里,合計3571824畝。其中:水稻土28623畝,沖積土2082畝,紫色土147689畝,石灰岩土14497畝,黃壤75142畝,黃棕壤372437畝。棕壤39580畝,暗棕壤255237畝,漂灰土148353畝,亞高山草甸土35956畝。全縣耕地面積201616畝,其中:旱地面積163053畝,田面積38563畝,冬水田面積11176畝。

林業資源

全縣林業用地總面積156058.7公頃,有林地總面積105228公頃,疏林地53703公頃,未成林造林地21035.4公頃,灌木林地16500公頃,未成林造林地21035.4公頃,其它林業用地12758公頃。活立木總蓄積13712268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積477016立方米,防護林蓄積8843239立方米,薪碳林蓄積92936立方米,散生林蓄積104636立方米,四旁植樹蓄積232590立方米。境內林木有40科109種,優勢樹有冷杉、香樟、絲栗、珙桐、水青樹、連香樹、馬邊槭等。森林覆蓋率44.2%。

礦產資源

馬邊彝族自治縣地處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過渡帶的小涼山區,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磷、石膏、煤、鉛鋅、銅、鐵等15種礦產。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有磷、煤、石膏、石英砂岩、石灰岩、重晶石、粘土、鉛鋅、銅、鐵等102餘種。尤以磷礦最為豐富,儲量24.76億噸,礦產地98處,其中大型礦床5處,中型4處,小型13處。礦石品位平均21—24%,最高品位38%。國家已將馬邊磷礦列入「攀西—六盤水國土規劃」、「金沙江下游國土綜合開發規劃」、「川南國土開發規劃」和「馬邊河流域國土綜合開發規劃」,被四川省定為全省第二磷礦基地。煤礦儲量2627.22萬噸,主要分布在三河口境內。石膏礦儲量40209.3萬噸,主要分布在鎮江廟境內。鉛鋅礦儲量1.83萬噸,以白家灣老河壩儲量最大。

水利資源

馬邊彝族自治縣境內水利資源豐富。有大小溪流226條,全長200多公里的馬邊河橫貫全境,集雨面積1998平方公里,平均地表徑流總量30億立方米,耕地畝平均有水6204立方米。全縣可開發水能資源56萬千瓦。已建成投產電站13個,裝機總容量6.786萬千瓦。在建電站7個,裝機總容量8.7萬千瓦。開工準備階段電站7個,裝機總容量23.22萬千瓦。規劃階段電站22個,裝機總容量10.544萬千瓦。勘察設計階段電站4個,裝機總容量6.2萬千瓦。

旅遊資源

馬邊彝族自治縣旅遊資源優勢明顯。有極具開發價值的三大旅遊景區:一是以生態旅遊城市和蕎壩自然人文景觀為主體的綜合遊覽區。景區內有全國罕見的明王寺彝族懸托石佛、珍貴的石樑站佛、蕎壩古鎮吊腳樓、三國古戰場遺蹟石仗空等歷史文物景點,引人憑古吊今,暇思萬千。有「城在森林中,家在花園中、水從城中繞」的生態縣城。又有黃蓮山萬畝人工林以及穿牛鼻等蕎壩十里古道奇麗風光,具有建設甲級旅遊景區的基本條件,是人們避署度假首選;二是萬擔坪峽谷風光。萬擔坪峽谷位於馬邊河上游銀河,全長6公里,峽谷絕仞千辟,懸崖萬丈,谷底怪石嶙峋,潭瀑相連,風光秀麗,極具觀賞價值;三是珍稀動植物觀賞考察。以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主體,有萬畝珙桐、5萬畝杜鵑和萬畝高山草甸等景點,可觀日出、雲海,考察觀賞大熊貓、金絲猴、珙桐、桫欏等珍稀動植物,組織開展民俗風情游等。

區域人口

人口

2018年末全縣總戶數67777戶,戶籍人口為221209人,比上年末增加821人,其中漢族108383人、彝族110411人,分別占總人口的49.0%和49.9%。在戶籍總人口中,城鎮人口49742人,占22.49%,鄉村人口171467人,占77.51%。男性人口114386人,女性人口106823人,人口性別比為107:100。全年出生人口4478人,人口出生率20.24‰;死亡人口2729人,死亡率12.34‰;人口自然增長率7.9‰。年末常住人口18.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17萬人,城鎮化率32.63%,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

民族

2015年底有漢族人口110851人,占51.45%,少數民族104598人,占48.55%,彝族人口102365人,占總人口47.51%,全縣有漢、彝、苗等20多個民族。

彝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神靈、圖騰、祖先是彝族原始宗教的主要特點。畢摩和蘇尼是原始宗教的傳播者和活動者。

區域經濟

綜合概述

2018年實現GDP401788萬元,比上年增長7.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432萬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48049萬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165307萬元,增長7.7%。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2.01%,下降0.1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6.85%,下降0.6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1.14%,上升0.82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分別拉動GDP增長0.8、3.0和3.2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1.7%、47.4%、40.9%。

年末城鎮就業人員19883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90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6%,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人數421人。

全年稅務部門稅收收入47106萬元,比上年增長35.9%。

全年縣級財政收入總計58396萬元,比上年增長42.2%;其中:縣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014萬元,增長2.1%;基金收入20382萬元,增長405.5%。在一般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27775萬元,增長30.0%;非稅收入10239萬元,下降34.5%。財政支出總計274402萬元,增長22.2%;一般預算支出251590萬元,增長14.3%。

第一產業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29165公頃,比上年減少61公頃;糧食種植面積22567公頃,比上年下降0.6%;油料種植面積2540公頃,增加65公頃;糖料種植面積24公頃,同比持平;蔬菜種植面積2502公頃,增加179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93077噸,比上年增加217噸,比上年增長(以下簡稱「增長」或「下降」)0.2%;糧食單產4124公斤/公頃,增長0.8%。稻穀產量9708噸,增長0.3%;玉米62408噸,增長0.4%;油料產量2099噸,增長5.0%;糖料產量888噸,增長2.7;蔬菜產量達22099噸,增長7.4%;茶葉產量10950噸,增長4.4%;水果產量4363噸,增長4.1%。

全年出欄肉豬121863頭,增長2.3%;出欄牛6489頭,增長2.7%;出欄羊99936隻,下降1.1%;出售和自宰的肉用兔19556隻,增長3.3%。全年肉類總產量11975噸,增長2.5%;其中:豬肉產量8749噸,增長3.1%,占肉類總產量的73.1%;牛肉產量757噸,增長4.7%;羊肉產量1617噸,下降1.2%。禽肉產量829噸,增長2.4%;禽蛋產量3826噸,增長1.4%。

全年造林面積1800公頃,全縣森林面積13.2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57.68%。鞏固提升供水受益人口2.2萬人,整治渠道3.62公里,增加高效節水灌溉灌面0.34萬畝,改善灌面0.45萬畝,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84萬平方公里。

第二產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22346萬元,比上年增長9.2%。占GDP的30.5%,拉動經濟增長個2.8百分點,對經濟的貢獻率為45.3%。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戶,實現總產值217987萬元,比上年增長17.2%;工業增加值增長10.9%;產品銷售率100.4%。主營業務收入226574萬元,比上年增長38.5%;利稅總額1.55億元,比上年增長58.3%;利潤總額-0.37億元,比上年減虧0.13億元。

全縣磷礦石產量396萬噸,比上年增長34.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電量17.5億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17.7%;黃磷產量35601噸,比上年增長7.9%;瓷質磚22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2.9%。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電量76273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6.5%。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7153萬元,比上年增長2.8%。縣內具有資質等級建築企業3戶,建築業總產值15378萬元,竣工產值13250萬元。

商品房屋銷售面積6.07萬平方米,商品房屋銷售額19842萬元,同比增長22.9%。

第三產業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6813萬元,比上年增長12.3%。按規模分:限額以上完成48214萬元,比上年增長17.5%;限額以下完成158599萬元,比上年增長11.0%。按行業分:批發業完成33076萬元,比上年增長12.5%;零售業139130萬元,比上年增長12.3%;住宿業4602萬元,比上年增長12.0%;餐飲業30005萬元,比上年增長11.9%。

全年招商引資到位內資133465萬元,比上年增長3.9%。進口總額8.8萬美元。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1955萬元,比上年增長4.6%。

郵政業務總量2330萬元,比上年增長28.9%。電信主營業務收入11650萬元,比去年增長8.7%。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5100戶,比上年增長37.8%。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73357戶,比上年增長7.3%。年末互聯網用戶總數34744戶,比上年增長42.6%。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全縣共有學校114所(其中普高1所、職高1所、初中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小學31所、教學點58個、公辦幼兒園3所、民辦幼兒園11所);「一村一幼」140所;寄宿制學校38所。

2018—2019學年全縣共有學生44250人。其中:學前教育8281人(民辦幼兒園2040人、公辦直屬幼兒園1001人、「一村一幼」5240人);義務教育33017人(小學教育22595人、初中教育10422人);高中教育2952人(普高1924人,職高1028人);「9+3」招生797人。寄宿制學生14075人。全縣3—6歲幼兒毛入園率為93%;小學入學率100%,輟學率0.0%,畢業率100%;初中入學率100%,輟學率0.0%,畢業率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3%,職高學校畢業生就業率99%。全縣有正式在編教職工1818人。2018年馬邊彝族自治縣中學校高考一本上線32人、本科上線214人。

馬邊學校

馬邊中學創辦於1940年,1958年開始設立高中部,1979年開辦民族寄宿制班,成為四川省民族地區首批招收民族寄宿制班的普通高完中之一。 馬邊彝族自治縣民建鎮西街219號

科學技術

2018年,爭取市級以上科技項目7項,其中省級科技項目3項,市級項目4項;組織申報2019年省級科技計劃項目7項,其中5項已通過立項公示;爭取科技部「茶葉、木耳扶貧產業鏈提質增效技術集成與示範」應急項目,項目實施方案已報科技部,正在開展前期工作。舉辦種養殖技術培訓15次,培訓人數達到1200餘人次;完成在線科技服務1262次,及時解決了貧困戶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各類技術難題。完成各類專利申請56件,專利申請授權18件。

醫療衛生

全縣擁有衛生機構176個(含村衛生室),其中縣醫院1個、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1個、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鄉鎮(中心)衛生院20個、私立醫院1個、村衛生室133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737人,增長9.8%。全縣有執業(助理)醫師219人,比上年增加25人;註冊護士(師)305人,增加12人。衛生機構床位591張,增加4張;其中醫院299張,衛生院250張。醫療機構門診人次69.44萬人次,增長21.6%。嬰兒死亡率3.17‰,下降了2.61個千分點,產婦住院分娩比例99.94%,上升了1.48個百分點。

文化事業

全縣有藝術表演團體4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廣播電視1座,廣播轉播台1座。有線電視年末共有機頂盒12063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全年農村公益放映電影1368場,18個鄉鎮55個行政村(社區)2758戶貧困戶安裝直播衛星戶戶通裝置。

體育事業

參加了2018年四川省第十三屆運動會三人男子籃球賽獲第五名,四川省第十五屆民運會陀螺項目比賽,獲男子團體第一名,女子團體第三名。成功舉辦2018年「五糧人家杯」四川男子籃球聯賽5場賽事活動和四川省青少年田徑高原耐力對抗賽;完成農民體育健身工程42個;體育場對外開放,接待健身群眾5.25萬人次。

人民生活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9元,比上年增加1034元,增長10.0%;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965元,增長7.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60元,比上年增加2449元,增長8.6%;人均消費性支出19127元,比上年增加735元,增長4.0%。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44.97%,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38.36%,同比下降1.25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

2018年末全縣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職職工人數為17124人,增加5245人,比上年增長44.2%;參加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在職職工人數4679人,增加151人,增長3.3%;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73674人,增加15612人,比上年增長26.9%。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年末人數162607人,減少1222人,比上年下降0.7%;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年末人數為16342人,增加1395人,比上年增長9.3%。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14550人,增加5379人,比上年增長58.7%;參加生育保險人數為8299人,增加864人,比上年增長11.6%;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8913人,增加906人,比上年增長11.3%。

全年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852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7899人。全縣養老服務機構單位5個,床位459張,分散供養特困人員576人。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5個,農村日間照料中心3個。

環境保護

2018年減排項目12個,COD、氨氮減排量分別是66.9噸和14.31噸,大氣污染物減排項目2個,SO2、氮氧化物上報減排量分別是83.32噸和29.36噸。空氣優良天數331天,PM10平均濃度為72.8微克/立方米。縣城和鄉鎮飲用水水源達標率100%。

縣城建成區面積6.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39.5公頃。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明萬曆十七年,朝庭平定「三亂」後,「增設馬湖安邊廳,建成賴因鄉,御名新鄉鎮」,並派四品官員汪京擔任安邊廳同知,在「馬湖府邊遠地帶」即「馬邊」建軍事組織,以「馬湖府安邊廳」的簡稱「馬邊廳」命名軍事組織「馬邊營」,設守備,有列兵二千。「馬邊」之名由此而來。

鄉風民俗

馬邊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達24項。其中列入省級保護名錄5項,市級保護名錄11項,縣級保護名錄8項;

省級:畢摩經誦(彝族民間文學)、阿依美格(彝族民俗)、彝族年(彝族民俗)、阿惹妞(彝族民間音樂)、「打鼓草」山歌(漢族民間文學);

市級:小涼山苗族花山節(苗族民俗)、彝族喪葬(彝族民俗)、燒燈花療法(漢族傳統醫藥)、畢摩「古瓦」扦插技藝(彝族手工技藝)、畢摩「熱布」編扎技藝(彝族手工技藝)、阿依牛牛(彝族民間音樂)、阿斯牛牛(彝族民間音樂)、彝族婚禮習俗(彝族民俗)、彝族飲食習俗(彝族民俗)、苗族蘆笙舞(苗族民俗);

縣級:苗族婚俗(苗族民俗),央古書博譜(彝族民間文學),馬邊農事諺語(漢族民間文學),川南山區氣象諺語(漢族民間文學),彝族神童惹迪鎖夫的傳說(彝族民間文學),四仙女與崔文舜的傳說(彝族民間文學),畢摩宗師阿蘇拉者的故事(彝族民間文學),八仙桌製作技藝(漢族手工技藝),苗族服飾(苗族民俗)。[9]

生活習俗

居住

馬邊彝族為一戶一屋的小家庭,數戶或數十戶雜錯相鄰,成自然村落。

彝族所居之房屋甚為矮小,多用木料穿抖的排列落地式結構,圍土牆,雙斜面屋頂,蓋木瓦板,瓦板上壓石頭,稱「瓦板房」。彝稱「窄易」或「枇易」。還有用木立柱,蓋瓦板,圍以竹笆,冬天為防風避冷,竹笆外圍以蕨草或苞谷杆。彝稱「祖易」;有的頂蓋茅草或竹笆彝稱「日易」或「批易」。現木排列瓦房逐漸增多,「日易」、「批易」基本消失。高卓營、鐵覺、永紅、白家灣、三河口、先家普等主要場鎮農民、個體戶還建有二層樓或三層樓的混泥磚瓦房。

彝族房屋每戶一屋三間,正中為廚房兼客堂,右側為寢室和貯藏貴重物品處所。左側作儲藏糧食磨坊和雞圈之所。廚房左上角設火塘,塘周立三石以撐鍋鐵,名曰「鍋莊」,彝稱「甘奴」。塘內燒火,用以炊事、照明、取暖。塘邊座次,主人在右(靠寢室一方),客人在左,右上席為貴,不作客座。房門為獨扇。

彝族修造房屋,必先請看星象之人擇定吉日,吉日擇定後,如用泥巴築牆,則以吉日那天開始動工,如一天修不完,可繼續修。至於竹笆瓦板屋須在吉日當天完工。搬進房子也要擇吉日,如屋未修好而吉日已到,仍須搬進住上一宿,然後搬出再修。

房屋完工之日,即最後蓋瓦(蓋草或蓋瓦板)之日,左鄰右舍均每家攜粑前來相助,主人要專殺一豬或一羊來酬謝前來相助之人。住新房要擇吉人,如畢摩算出屋內有邪氣,要牽一公牛或公羊先進屋沿屋走一圈後才進人,意為有角之物把邪氣頂出,保主人平安。

凡住房屋,居住已久,人死二、三,則又須搬遷,原屋不再住,如死老年人則不一定搬遷。

富裕人家房屋建築注重裝飾,房門兩側用小木塊的正方形帶花圖案飾。屋檐橫方起翹狀,橫方撐柱雕刻鋸齒形或馬蹄圖案。梁坊、橫架雕刻有牛羊頭圖案。鍋樁石呈鷹嘴狀,雕有方環交錯連續圖紋。壁板用小木塊拼鑲。住房一般用竹面樓,用以放置家什和炕糧食。

解放後,仿照漢區建木樑穿逗結構瓦房,排列多為「五柱二」「五柱三」「五柱四」。四壁多為土牆,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境寬裕的人家用磚砌壁。場鎮附近、公路沿線的人家建有一樓一底的磚木結構房屋和數層樓的混凝土結構房屋。

服飾

馬邊彝族的服飾美觀、精緻,服裝色彩鮮艷,圖案別致,刺繡精美;服飾男女截然有別,老人小孩也各具款式。主要有:襻唄、施嚕、阿褙、哦綈、哦爾、襻子、襏、褙、啦、嘻喲、嘻綈帕、麻珙井嘻、胡胡、依伙、呷比、羅斯、具畢、勒助、勒格、蒙諾、咪井、拉打、卜古

飲食

馬邊彝族的食物以苞谷、蕎麥、洋芋為主,以豆類、油麥、元根蘿蔔、青菜佐之;近年來,在涉農部門的扶持、幫助和技術指導下,除河谷平壩地區外,高山地區也種植小麥、稻穀、紅苕等農作物,增加許多糧食種類,糧食產量也大大增加。肉類有豬、羊、牛、雞,煮或燒烤砣砣肉吃。其獨具風味,自成民族風格食品的當算蕎麥粑、苞谷粑、泡水酒、砣砣肉、酸菜湯等等。

器具

石器

1.石磨。用青石打制,操作時由手握把柄推轉,磨糟用整木鑿成。

2.碓。主要用於舂穀物,搗柱是用一硬木質的粗木棒做成。

3.石臼。用於舂海椒、花椒、大蒜等佐料。

4.水缸。用整石鑿成。

木器

1.高足木盤。直徑約為30cm,盤口呈葵花狀。里外生漆塗刷,盤口邊沿和外表面用紅黃漆繪成圖紋,多為盛飯肉之用。

2.木缽。里外用生漆塗刷,外表再用紅黃色漆繪製圖案裝飾,帶以盛湯盛菜之用。

3.木碗。用色漆繪製貓眼、日月等圖紋等飾之;用於調食炒、面或以酒具使用。

4.酒壺。壺身呈橢圓形,酒壺兩半成子母合扣,壺頂呈珠塔狀,壺身用色漆彩繪圖案裝飾。壺腹部上端斜插一竹管至壺底。足底中央裝置一竹管至壺心,酒從足底部竹管注入。飲酒時從壺上端竹管吸飲。酒壺無論倒置和斜置,酒均不溢出。

5.酒杯。高足體小,小巧玲瓏,有用鷹爪、雁爪做足的木質酒杯,稱「鷹爪酒杯」「雁爪酒杯」;還有銅質酒杯、銀質酒杯等。

6.木勺。匙部呈扁圓形,手柄裝置匙邊側,就餐時作匙使用;還有匙大而柄長、作鍋內舀湯用的大木勺。

竹器

竹斗。口大底部小呈喇叭形,量器,約盛裝30市斤左右糧食。

竹升。圓形,量器,可容納3公斤玉米。

竹簍。圓柱體形,體積小,播種時盛種子掛在腰間,也可在採茶、收割時使用;另一種呈長方形或三角形,孔眼大而稀,作盛木勺之用。

簸箕。細編,呈大圓形平底,作揉團粑和曬穀物用。

簸籮。體小,邊沿用細篾編制呈稜角,用於盛飯或盛面面;底部稀眼的專做篩子;用硬篾編制,形呈扁園的專盛苞谷粑用。

竹箱。按一定圖案編制,呈長方形,四邊成棱形,上有蓋,用於裝衣物或貴重物品。

撮箕。用於撮垃圾、撮土和施肥,硬篾編制。

筐筐。口大底小,稀眼,用於背肥、收苞谷等。

皮革器具

盔甲,盔用牛皮製成帽形,內外用生漆塗刷數層,用於保護頭部;甲用牛皮製成小方塊穿孔,用漆塗刷後串連成衣裝,打仗時穿於身上,以作保護軀體。

手護筒。牛皮製成筒形,戴在手腕上護手。

皮碗。牛皮製作,用於調食炒麵或作酒具用。

金屬器具

銀碗。造型與用途與木碗同。

銅鍋。淡紫紅銅鑄造,形體似茶壺,上有蓋,一般用於野外炊事。

銅瓢。口圓平底,有手柄,用於舀水。

苗族的家用器具基本與鄰居的彝族和漢族相同。

傳統節日

庫施

庫施,即彝族過年。具體時間是在農曆10月15日前後。離過年日期一月左右,以自然村寨為單位,請看星象之人擇吉日為節期。為更好地落實黨和國家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政策,有利於統一安排機關、學校的節假時間和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安排、有利於提高行政管理效率。2002年10月14日樂府函[2002]99號規定:「每年農曆十月初五為彝族年節,農業十月初五、初六、初七日為彝族年假期。」這樣將樂山市的彝族年節統一併固定在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五、初六、初七這三天。

庫施前要準備好足夠的年貨。年節期間有不少禁忌,如不能推磨、不能劈柴,不能挖地等。因此,年前半月,一般人戶都要煮泡水酒,磨好年節期間的主食苞穀米粑,蕎粑、油麥面等,儲備燒柴、蕨草。距過年期二至三天推豆腐,點魔芋;過年的頭天要磨刀、捆殺豬架、挖地灶、備佐料(蒜泥、海椒、木姜子等)等,晚上舉行家宴,彝稱「覺勒機」,必用上年年豬油、肉炒豆腐、魔芋、筍子。寬裕之家,如備兩頭年豬的還要先宰一頭,或殺一隻羊、一隻雞,並敬獻先靈,敬祖先返家過年。

過年期一般為三天,盡情歡樂

第一天,彝稱「烏迂」,即殺豬。雞叫起床,清洗家什,把屋內打掃乾淨,把垃圾倒到十字路口;在火塘邊的客人坐處,輔上過年用的蕨草後,將已在火塘內燒紅的石塊夾於盛有清水的木盆內,產生水蒸氣發出哧哧之聲,在鍋莊、寢室、家什、拴年豬用的繩子上繞一圈後,把水潑於屋外,意在去污穢。彝稱「爾擦蘇」。天蒙蒙亮時,女人們在屋外的地灶燃火燒開水準備燙豬毛,小伙子們則逐戶按豬。把豬按倒後,讓它嚎叫,聲音越高越久越吉祥。殺豬時專人執盆(盆內先放好鹽、蒜泥、木姜子等佐料和清水)接豬血,共同看豬血是否純潔。顏色呈火紅叫「查」(意為熱),注意防火和醉酒。呈紫黑色示屋內有邪氣。呈深紅、淺紅示吉祥。豬血來的多則示來年糧豐畜旺;彝族的豬血用途較多,所以要十分珍惜;如貫香腸、做豆渣粑等,原料都要混合豬血。豬殺死後裝置磨糟用開水燙毛(也有用火燒毛的),把毛刮乾淨後抬至「煙甘」或「貝斯」(用篾編制的專用篾笆)或用蕨箕草鋪墊的地上進行剖腹。取豬脾、苦膽觀看財喜,並將苦膽掛在靈牌之前的柱上,如豬脾平展,顏色紫紅,邊緣沒有缺口或缺口為單數為吉,如不平展示有人將醉酒或屋內有點邪氣;苦膽大而膽汁多為佳,示來年糧食豐收,過年豬肥壯之意。隨即取肝、腰子、脾、胸部肉,切成砣砣肉煮食,彝稱「色虎」。先將一些腰子、脾、數片肝和數個砣砣肉加兩個粑裝入「苦惹」(木碗)或「瓦意」(竹編小簸箕)內在鍋莊上繞一圈,斟第一碗泡水酒,敬獻祖先靈位。無靈位之家置於寢舍內祭祖,父母健在者送至父母享用。祭品安排妥當,再請其它人食用。食畢,可送些「色虎」與鄰居嘗食,意為年食家內家外之人均共享用。

「色虎」是象徵性的頓餐,吃了「色虎」後,還要煮一頓正式的飯菜食用。

吃「色虎」之前,家裡的雞、狗、貓等六畜要關拴好,不可在祭祖前沾上豬血、肉,待吃過「色虎」後才把六畜放開。

彝族年節的頭一天家人比較忙碌。用飯後,家裡人各做其事,醃掛臘肉、貫香腸、做豆渣粑等,至下午六、七點,甚至晚九、十點才能把事情做完。臘肉、香腸掛好後,火塘升火,熏炕生肉,晝夜不滅。

第二天,彝稱「朵博」,是相互拜年的一天。雞叫起床,把豬心肺砸切成碎肉,混筍子豆腐等煮成心肺湯,在天亮之前食畢,具有豬心肺吃的早,來年農活早忙完之意。

吃完早飯,彝家山寨處處活躍起來,同村寨人三五成群,挨家串戶,相互拜年祝賀。每至一家,進屋前均要高吼「哎……哦……拜年來勒!」(拜年來羅),主人喊「哦博拜年來」(歡迎來拜年)後進屋,主人舀出滿碗泡水酒招待客人。客人很客氣地接酒喝後,邊稱讚酒味邊問主人「烏幾烏勒沾」(豬脾膽是否吉祥)主人作滿意的回答後亦詢問客人的脾膽情況。有的客人還用手指測量(順着量)主人家掛着肉的肥度。

彝族非常好客,拜年者不分生人熟人均以禮相待,酒肉款待。遠道而來的拜年者,不論有無親屬關係,不分生疏均要主動友好地訊問客人的姓名、家支、居住地點、家庭近況、糧食收成等情況,使人感到陌而不生,娛樂活動也主要集中在這一天,摔跤、口賽、妞妞伙(詠歌)、打牌等,直至天明。

這天還有一個「阿依舍惹」的集會。上午各自然村落的小孩子,均帶上煮熟的豬蹄肉、泡水酒至一指定地點混合分食,意為團結友愛。

第三天,彝稱「烏吾楚」,意為吃豬腸。下午五、六點采鮮青菜煮在腸湯內食用。據說晚一點吃豬腸湯,意為來年糧食才能夠吃,不至於鬧夏荒。這天出去拜年的家人均要回家過夜,傳說回來過年的祖先們在回去之前,把全家所有的人秤稱一下,以保安康。還要拍打一下吹脹後掛在壁上的豬膀胱,留下印記,印記大而深者來年過年豬又大又肥壯。

第四天,彝稱「阿普吉」。雞叫起床,在鍋內烤幾個很薄的蕎粑,意為給祖先帶去路途食用;將前三天獻祖先之肉、粑等祭品烤熱一併放在祖先靈位前。隨即舀一點豬飼料,裝在豬槽內,將拴年豬的繩子套成一個圈置於糟上,喚豬吃食。意為先輩即起程,請將過年豬牽走。此時,如豢養有豬狗的人戶,男主人出門站在山崗上隨公雞鳴叫,呼出「哦—哇!哦—哇」的喚狗聲,有的還嗚槍。具有送走祖先,來年豬狗獵得更多的野物或喚進財寶之意。獻畢祖先,把年節期間敬獻祖先之酒肉拿出,將肝片、腰子、脾等先給長輩食用,然後家人分食。

以後,各家背上酒、肉、蕎粑、雞蛋等食品,帶上小孩去岳父母、舅父母家拜年。

索舊

彝語索舊為漢族「送舊」的音譯。時間在漢族除夕前的一個晚上。家家推豆花,煮食彝族年節時特留下的豬尾股肉。寬裕之家要宰殺豬或羊或雞慶賀。還要祭先輩靈位。

杜延

彝語「杜延」為漢語「端陽」之音譯。系漢族的端陽節,彝族也要過這個節日。據說端陽節這一天如下地做農活,青苗會遭蟲害,或旱死,或澇死,所以這天一般不做農活。清早,家人扯一把篙草和一顆大蒜掛於門口,意為避邪;若家有幼童的還把蒜和黃姜用線串起來,掛於小孩的帽子和衣服上,可避瘟邪;有的上山找天麻貯存作備用藥,據說這一天採到的天麻治風濕病和哺乳婦女乳脹痛、乳腺炎病特有效。

端陽節要煮豆花食用,有的要殺雞慶賀;因不能做農活,大家休閒在家。青年人則不甘寂寞,梳裝打扮,着新衣新裙,相互邀約,三五成群去場鎮上玩耍。每年這天的縣城街上熱鬧如趕場,穿着艷麗的彝族青年隨處可見。

禮儀習俗

婚姻

民主改革前,馬邊彝族婚姻是與奴隸制緊緊相連的,實行嚴格的等級內婚、家支外婚和彝族內婚的制度。

馬邊的諾伙,為保持其血統的「純潔」、「高貴」,決不與節伙家支及其以下的挖甲和呷西通婚。在一般情況下節伙不與挖甲通婚,挖甲不與呷西通婚。節伙與挖甲通婚是自貶身份,因此一般節伙不敢輕易同挖甲結親,只有貧窮的節伙在出不起高價聘銀的情況下,才和較為富裕的挖甲通婚。

馬邊的諾伙和節伙都不與其它民族通婚;同家支內部不婚,姑舅表優先婚。彝諺說「姑姑的女兒不用說都是舅舅家的媳婦,姑姑要舅舅的女兒作兒媳不費什麼力氣」。一般情況下,舅舅的女兒可能嫁給姑姑的兒子。姑姑的女兒舅舅家表示徵聘,別人不能再聘。如舅舅家沒有表示徵聘,姑姑的女兒另嫁他家,結婚時要給舅舅家一份禮錢。如舅舅家已經表示徵聘而姑姑的女兒另嫁,男方還應另給舅舅家一份銀子作為開口錢;姨表兄妹不允許聯姻,彝族的姨表兄妹之間的親屬稱謂與自己的親兄妹相同,通稱「瑪子」「尼莫」。意為哥哥妹妹,「姨表兄妹如親兄妹,差別只是不住在一屋」。

馬邊彝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少數諾伙和富裕節伙也存在一夫多妻;一般是無子女或有女無子而娶第二妻;有因轉房而有第二妻、第三妻,但沒有小老婆之說,不同於漢族的妾媵制,各立門戶,丈夫輪流住宿。

轉房,彝稱「施」。婦女死去丈夫後,尚在生育年齡,要轉嫁給丈夫的兄弟。根據「兄死弟在,牛死廄在」的習慣,儘先同胞兄弟,如果沒有同胞兄弟,按血統近遠順推。如平輩中沒有適當人選,也可以轉給長輩或晚輩,但上下不超過三代為限,侄媳可以轉給叔父,後母可以轉嫁給兒子,兒媳可以轉嫁給公公。但姑表親不能轉嫁給丈夫的父親,因為姑姑的女兒是父親的甥女。親生母不能轉嫁給兒子。

彝族婦女出嫁必須高額聘禮(身價錢),聘禮錢隨家庭所處的社會地位和財產多寡而定,少的幾十兩,多則上千兩白銀。呷西與少部分挖甲子女則由主子配婚,只有賣身價格,而無身價錢。

此外,還有姐妹共嫁一夫,姐死妹再嫁姐夫和少量的搶婚的情形。

1.說親。彝稱「富君赫」或「富呷木」。過去,馬邊彝族提倡早婚,盛行父母包辦婚。一般男女在童年的時候,就由父母或親族(家支)包辦,托媒人搭橋,算命合婚。一般有兩種形式:

一是男方家看中某家的門第顯赫且有女待嫁時,請一媒人(大多是有做媒經驗的男子,彝稱「富木措」)到女方家說媒。媒人到女方家後,先向對方說明來意,然後介紹男方家的家世、家境、年歲、人品等情況。征的同意後,問及身價多少。女方家提出初步的身價後,媒人向男方家傳達女方家的要求,男方家依據女方家提出的要求進行磋商討論後,再請媒人向女方家轉告意見,這樣反覆多次,媒人幾經來回奔波。直至徵得雙方意見一致後,才可訂親。

另一種是好心的媒人,覺的某家女與某家男適合婚配時,先向男方家或女方家提出合婚設想,徵得同意後,代表一方向另一方提親。同樣地征的雙方同意後才可訂親。

近年來,馬邊彝族的說親、提親有了很大的改進。普遍而越來越趨向於尊重男女雙方的意見,不比骨頭、不講門第的形象,並且大量出現了男女青年自由相愛後,男方再請媒人向女方說親的自由婚姻。

過去諾伙定婚多由莫口(相當於管事)或節伙頭人充當媒人。節伙定婚多由同等級的家支、鄰居充當媒人。

2.訂親。彝稱「俄惹木」。說親說妥後,男方擇定吉日,通知女方家訂親的日期。屆時,男方家請數人攜帶大部分聘金(聘金不能一次性付清)、酒前往女方家。走近房屋時,女方家的姑娘們象徵性的向客人潑水。進屋就坐後,客人向主人說明來意,並把聘金交與對方;對方則用盛有玉米籽(蕎籽或豆籽即可)等穀物的簸箕來接聘金,並從中拿出一點現金(一般是伍元、拾元、數拾元不等)做為回禮送給客人們(民改前講究送雞);然後殺一豬招待客人,取出豬苦膽胰臟觀看吉凶(彝稱「烏吉烏勒赫」),如苦膽又大又黃,胰臟又直又肥,象徵吉祥相配,可以締結婚約;如胰臟捲曲就不能相配。看吉凶是象徵性的,一般不能用膽脾的吉凶與否來決定兩家聯姻與否,既使膽脾呈凶也會自圓其說,吉多凶少;次日女方家也同樣派遣數人前往男方家。男方家亦殺豬招待客人,取豬苦膽、胰臟看吉凶。至此,訂親儀式結束。

「俄惹木」後,雙方不得反悔,男女雙方不能隨便娶嫁他人和與他人發生性行為。如一方違約悔婚,就按「一個雞蛋賠兩個」的方式對對方進行經濟賠償外,還要打酒洗臉皮和「依查朵」(意為喝熱湯,打殺豬羊招待對方以賠禮)。

3.送嫁妝。彝稱「貝覺砷」。訂婚後,男方家根據女子的年齡決定舉行婚禮的日期。女子的年齡在17、19、21、23等逢單的歲數時可舉行婚禮;婚期擇定後,離婚期約1月左右時間時,男方派人向女方送去備好的嫁妝——百褶裙(也有送錢的),並送去餘下的聘金和一對仔雞一小豬,隨帶口信通知女方舉行婚禮的日期。

迎親

婚期前3至9天,新娘節食,只吃少許蛋和水,以防背走時在途中解便;因此有身體不能支持而臥床的。

婚前的頭日或數日前,女方家要進行「阿咪喜」(意為嫁女),時間一般是兩天;第一天「維惹」,即宴請家支親屬。之前要通知家支親屬「阿咪喜」的日期,到時家支親屬們成群集隊攜酒、錢等前往朝賀。因嫁女娶妻是家支親屬容易集中的場合,前輩有意帶領晚輩子女前往向前來朝賀的其它親屬介紹,相互認識,以便以後相互照應。如是吃舅舅錢(彝稱「俄宜正」)、叔伯錢(彝稱「潘俄正」)的新娘的親舅舅和叔伯除了各送一桶泡水酒外,還送去一隻除去內臟的整豬。場面十分熱鬧,晚上姑娘們圍着將要出嫁的新娘唱離別之歌,歌曲娓婉動聽,含有憂傷的曲調,催人迴腸。

同時,男方家也在結婚日的頭天也舉行「維惹」,宴請家支親戚。

婚前一日或數日,男方派遣7、9、11……成單數的青壯年漢子,帶酒一壇,小豬二隻及其它彩禮赴女方接親。其中一人必須是新郎的胞弟和堂弟,身背斗笠,彝稱「憲木貝」。

當接親隊伍進入新娘家庭院或房門時,新娘的姐妹,同伴們一轟而上,一邊嬉戲一邊向接親者潑灑早已備好的涼水和抹鍋灰。水花飛濺,笑語盈門,直至女方長輩出面制止迎客,才告結束。接親者進屋,把酒和小豬交給管事者,主人敬酒待客,賓主暢飲互相問候,隨後進餐。飯後進行摔跤比賽,賓主雙方選出一個小孩比賽後再進行成人比賽。晚上,主客雙方各出一善歌者進行賽歌,稱「卓」或「伙」,直至一方服輸為止,所以往往通宵達旦,徹夜不眠。凌晨雞鳴時,為新娘打扮更衣,換上新衣裙,把髮辮梳成獨辮。姐妹們唱「出嫁歌」以示惜別之情。天亮,新娘披新氈衫,戴新娘花帽,掩面覆胸,由新郎之弟或堂弟背新娘上路,其後迎親者輪流替換(解放前路遠的還要備馬,人背騎馬結合)。娘家送親人數不限,多系兄弟伯叔,另隨一、二個姐妹侍候新娘。途中背着新娘嚴禁在坎上或石板上歇息,背親者需要替換時須以線氈鋪地,讓新娘坐上休息後才能替換。到途中不能從橋上通過,須涉水而過。背新娘涉水過河時,在背親的小伙子們中選一身強力壯者背着新娘,其他人並排成兩排,手挽着手,盡力扶着背親者和新娘,使其新娘安全過河。禁忌新娘濕水,落水為不吉利。如在路上遇着另一接親隊伍。對過時雙方均要千方百計走對方之上方,有的甚至不惜冤走一、二里路來迴避。如實在不能迴避,兩個新娘要互贈縫衣針,意為是姐妹同時出嫁,不分彼此,互無沖煞;在路途歇息的次數須是單數,最好是九次。如路途遙遠,而途中過夜,新娘只能宿野外,不能住進人戶。

婚禮

新娘到來之前,新郎家在住宅附近搭一臨時性的棚子,備酒肉等候。新娘至離夫家數里時,新郎方派數名青年攜酒前去接親,以示尊重。新娘到後先安在棚內重新打扮齊整後進屋,有一長者將新娘頭上的紅藍二線摘下放置於新房門檻之下(紅藍二線是婦女初婚時的標誌,再婚婦女無此標誌)。把新娘引進房內,由娘家特派的伴娘陪守。此時,主人家開始宴客,十人八人一堆,席地而座。凡來賀者,不分親疏,不論有無賀禮,均給酒肉,或食或捎,聽其自便。同時,小姑子特給新娘、新郎作蕎麵疙瘩,並給新娘梳頭,把單辮梳成雙辮。梳頭畢,新娘由新郎之弟從新房背至堂。送親小伙子們趁此向男方姑娘們互相挑逗嬉戲作樂,搶其頭帕,藉此向姑娘要酒喝。過一些時候,雙方派出摔跤能手在屋外摔跤,迎親時的負方,要調整陣容,力爭扳回,雙方成平局最好。畢,賓主圍坐在火墉邊飲酒邊賽口詞,各方擇一知識淵博,吐詞流利的人參賽。男方向送親者贈送禮錢(不直接給本人,由一送親者代表集體領取)。送親者返家時,主人端酒於路旁,歡送客人。婚宴就此結束。

回門

新娘在夫家住3至11天後回門(有的是婚禮的當天)。由新郎率親友5至9人,帶1至2隻綿羊,酒一壇,若干蕎粑,熟雞蛋等,偕同新娘回娘家拜見岳父母,新娘在剛出夫家門不遠時,有一新郎的姐妹或弟弟把新娘攔住把她抱住,往回看一下夫家,意為留念自家,回頭告別公婆及兄弟姐妹。

到達娘家時,新娘先在屋外的桃李樹和竹簇下着裝,打扮成剛出嫁時一樣後新娘新郎緊跟進屋,旁雜人等不能在門口擋住去路。新娘的姐妹們此時想方設法向新姑爺潑水,但千萬不能錯潑在新娘身上,故有心計的新郎在過此關時,緊挨着新娘進屋,一點水也沒淋着。進屋後,把所帶禮物交與對方管事者。岳父家敬酒為新姑爺洗塵,新姑爺則借花獻佛,先向岳母敬酒,以示尊敬。然後一一向岳父、叔伯、長輩敬酒。女方將新郎牽去的綿羊宰殺招待客人和前來慶賀的鄰居親友。次日,新姑爺和送親人返回,岳父要送女婿一定的禮物,或送錢,或送雞。新娘留在娘家居住。

居住一段時間後(一般不跨年),夫家擇吉日舉行回親儀式。彝稱「喜門約拿姑」。夫家派遣新郎之弟去把新娘迎回。新娘由父親、叔伯、兄弟、伴娘(可以用姐妹承擔)陪送至夫家,夫家殺豬宰羊盛情款待。所需用的牲口和酒,如新郎之姐妹已有出嫁,就用他們承擔。同時夫家要送錢物與送親者。次日,新娘的父兄弟迴轉,留下新娘和伴娘在夫家住一段時間。此間,夫家要請畢摩進行一次祭祀活動,新娘也同夫家的人一起接受「俄其赫」(用豬或羊、雞在全家人的頭上旋轉,以求消災祈福)。畢摩在念招魂經時把新娘的名字也念進夫家成員的行列中,從此後新娘就是名副其實的夫家人,每進行一次祭祀活動新娘都必須參加。

做完祭祀後,新娘可走可留,如回娘家男方不再派人相送相迎。以後的三請四迎均由丈夫自己負責,新娘遇逢年過節、農忙季節和祭祀活動等均可來回自由。

坐娘家

女子婚後,不論年齡大小均不及時到夫家落戶。坐娘家期限無定,或一年或三五年或稍長不等,直至夫家要求或新娘懷孕後,才正式到夫家落戶,婦女在懷第一個小孩時,娘家要送一頂荷葉帽與女兒戴,表示已經當了媽媽。

民改後,特別是近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入,彝族青年男女的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受移風易俗的影響,越來越多的青年男女,自由戀愛,姻事簡辦,程序簡化,婚姻有了很大的改進。

喪葬

馬邊彝族人死後實行火葬。喪葬大致有:着壽衣、弔唁、出喪、超度靈魂等四個過程。

着壽衣

病人斷氣前,牽綿羊一隻拴於其側(也可用豬),斷氣時由專門守護的人將綿羊勒死,或用雞打死,以示隨同死者靈魂升天。人死後,由家屬用熱水或酒給死者洗臉手,換新裝壽衣。壽衣大都是死者生前備好的,彝稱「死木決坎」。男壽衣有:「俄綈」(頭帕)一個,「施魯」(泡氈)(1至3件,上衣二件以上,褲1至2條,白色裹腿布一副,竹麻鞋或純布鞋一雙;女壽衣有:「俄魯」(荷葉帽)一頂,「施魯」1至3件,上衣兩件以上,裙兩條以上,白色裹腿布一副,竹麻鞋或純布鞋一雙。服色以蘭、青、白為主,忌穿紅、黃、花。老年人死後加覆白布單,口銜銀耳釧或碎銀少許。把屍體放置於屋內「呷婆」(儲雜物的房間)的靈床上,頭朝上側臥,面男左女右,意為便於男性執刀或執弓箭,女性左手扯羊毛線。並將死者家裡的貴重物品,或掛或放在屍體周圍,或用竹箕盛上雞蛋、肉、粑、酒等祭品,以示拜祭。彝稱「嗊雜」;如死者生前系抽蘭花煙者,還點有蘭花煙作祭。

弔唁

屍體放置停當,家人並嚎啕大哭,同時放槍或火炮報喪。相鄰人家聽到哭聲後都紛紛前來弔唁,年老的勸慰死者親屬節哀,年輕的則幫助家人料理家務。同時派遣村裡的小伙子去居住遠處的親屬處報喪。報耗人到了死者親屬家裡時,先用酒請對方喝,也可以水代酒。等對方喝了酒後,才告訴惡耗,意為用酒節哀之意。死者親屬則須宰雞款待報耗之人。主客吃畢飯,不論是白天黑夜均馬上起程前往,村寨里凡知曉此事的,每戶出一至二斤酒陪同前往。已出嫁的女兒,直系親屬還帶有豬、牛、羊等牲畜(彝稱「呷貝邛」)前往弔唁。每個村落的弔唁者可達數十人或上百人。弔唁隊伍臨近死者家,便鳴槍或放鞭炮致哀,至親開始嚎聲啼哭。對方聽到槍聲後立即鳴槍應和,便派人前去迎接。弔唁者中,婦女在前,男子在後,進屋後立於靈前放聲痛哭,至親或情意深厚者以邊哭邊敘述死者在世時的種種好處來抒發懷念婉惜之情。至主人端來酒勸其哭才作罷。

停屍天數的多少,是要看死者家的財物承受能力和發葬時日的近遠,及子女親屬是否到齊弔唁來決定;大體上家境富裕者,停屍的天數多一些,貧窮人家相應少一些;也有人死之次日是發葬時日,除此過5至7日後才有發葬時日的,雖家境寬裕也可過夜發葬。但大都一般是停屍一日後發葬。其間,死者家屬用酒、肉等食物招待前來弔唁的親屬朋友,每宰殺一牲畜均要從屋外牽至屍側,有一會念經之男子,手捧一碗酒,邊念經邊用酒噴向屍體和牲畜,彝稱「布」。意為告訴死者此牲畜是你的某某親屬給你送的禮物,望你不要拒絕,帶到陰間去豢養。「布」畢,把牲畜牽出屋外宰殺煮好把肉湯分食給在場的眾人。若死者的親兄弟姐妹、子女家人中有人與死者年歲相符的(彝稱「庫邛」,根據死者與生者的出生年月,八卦等推算出。彝族認為死者與生者的年歲相符,死者的魂魄會附在活着的親人身上,容易遭災。彝族很忌諱這一點),在弔唁期間往往請畢摩打雞念咒語經,為家人祈福消災保平安。所打之雞肉除了畢摩和家人外,外人決不能食用,如外人食用,打雞效果不靈。

出喪

屍體停留2至3天後,擇吉日舉行火葬儀式。天亮後管事者派人去砍燒屍柴,接着將屍體移置擔架綑紮好。起靈時屍體由兩名非親屬的青壯男子抬往火葬場地,送葬隊伍邊走邊哭、邊吼、邊朝天鳴槍以壯威護送。並由二人持火把於靈前,以示給死者照明引路。一孝子背負一袋油麥麵粉隨同前往,接近火葬場地時,孝子由親友抓住頭髮返回。油麥口袋置於屍體擔架上。同時,用以祭供的牲畜全部打死,意為親友送給死者家畜至陰間去豢養。

火葬場地一般選在村落附近的小山崗上,火化處挖一墳坑,在坑上用4根較粗的生柴按東南西北立「井」字形,上交叉堆放其它燒屍柴(男九層,女七層),濕柴在下乾柴在上。屍體連同擔架頭朝東置於柴堆上,蓋以樹枝,放上供品:玉米或蕎粑一個,用竹箕裝好,放一個木盆(彝曰「庫惹」),內盛水及一個木勺(彝曰「依尺」),置於其側,然後用所引之火把,由「撮唄社蘇」(負責焚屍的主要負責人)從頭腳兩端同時點火,進行火化。此時其他人返回,只派數人與「撮唄社蘇」一起離墳地一定距離燃一堆火,圍坐守候負責焚屍。火化畢,把骨灰埋入墳坑內,覆蓋土後上壘5至7塊石頭(男7女5),以作墳志。如死者系老年人,火化後把骨灰撒入深山竹林中,以祈求死者保佑子孫後代,如竹林一樣繁茂興旺。墳地用鏵口翻土後,撒入蕎子或菜籽。

屍體焚化後,請畢摩用一隻雞邊念咒語邊抓住雞腿往主焚屍人身上從頭到腳抹擦數遍然後將雞打死取雞翅、腳、頭掛於焚屍人回來的路上,雞肉就地取火燒烤吃。彝稱「庫事」,意示去穢。

傍晚,請畢摩到家驅鬼,以淨住宅。畢摩扎一草束(彝稱「阿樹耍把」)念經作法後,派幾位小伙子把草束送至火葬場地插入墳志後回家。全程喪禮結束。同時,請畢摩算時決定死者家眷何時離家去別處居住一至五夜,以觀死者魂魄之去向。

凶死者,如自殺、摔死、淹死等非正常死亡的,抬屍不能抬在肩上,焚屍時要去河邊溝邊。不滿周歲的孩子一般進行土葬。過去非彝根呷西死後,無火葬資格,屍體被捲入爛披氈挖坑掩埋。麻風病、癆病死者一般不火葬,屍體送至深山,用一個囤糧的木桶或兩口大鍋將屍體密封蓋住,深埋土葬。

超度靈魂

死後數十日,或數月,或數年,兒女要請畢摩選定吉日,到火葬場地做靈牌,然後帶回家中供奉,使死者的靈魂從此得到寄託,彝稱「麻都遞」。靈牌神聖不可侵犯,逢年過節或家人患病,要向靈牌敬獻酒食。分家時連同房屋由最小的兒子分得並原地供奉。以後還要舉行隆重的送靈牌儀式,彝稱「撮畢」,系把靈牌送往本家支祖先共同歸宿的高山岩洞,晚輩送終義務始告完成。

人際禮儀

稱謂馬邊彝族講究禮貌,對長輩、平輩、晚輩及其他親戚朋友的稱呼均有講究,常用稱呼如下:

對長輩的稱呼

孫輩對祖輩的稱呼。

曾祖父、曾祖母、外曾祖父、外曾祖母,稱阿皮。

祖父、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統稱為阿普。

祖母、伯祖母、叔祖母、統稱為阿尾。

外祖母、伯外祖母、叔外祖母統稱為阿瑪。

晚輩對長輩的稱呼。

舅父、姑父、岳父統稱為俄尼。

舅母、姑母、岳母統稱為阿博。

父親稱為阿大,叔父姨父統稱為潘吾。

媽媽稱為阿母,叔母姨母統稱為莫尼。

對平輩的稱呼

(1)夫妻之間,按彝族習慣一般不喊名字。婚後未育,一般也不直呼其名。已育的丈夫呼妻子為阿依阿莫;妻子呼丈夫為阿依阿貝。

(2)親兄弟之間稱為吾俄依也。堂兄弟、襟兄弟之間統稱潘俄吾俄依也,姨表兄弟互稱莫易麻子。親姐妹之間統稱吾莫尼媽。堂姐妹、姨表姐妹之間統稱潘俄吾莫尼媽。親兄弟、堂兄弟、姨表兄弟對親姐妹、姨表姐妹、堂姐妹稱呼為尼莫、潘俄尼莫和莫易尼莫。姐妹對兄弟統稱是馬支、潘俄馬支和莫易麻子。

(3)姑舅表姐妹互稱為阿咪阿惹,姑母的子女稱舅舅的女兒為俄尼莫阿咪,稱舅舅的兒子為俄乃惹;舅舅的兒女稱姑母女兒稱阿惹,稱姑母的兒子為阿貝惹。

對晚輩的稱呼

(1)舅舅對外甥女的稱呼為惹莫,對外甥子的稱呼是尼莫惹。

(2)公爹稱兒媳為惹莫,婆呼媳為喜莫。

(3)叔伯、姨爹對內侄女的稱呼是阿咪杜,對內侄子稱呼為惹杜。

(4)孫女統稱為兒媽;孫子統稱為阿耳。

陌生人之間的稱呼

(1)男同志之間的稱呼:

對小男孩稱為阿依;對年輕人稱達施;對壯年人稱為蘇依,對老大爺稱為莫素阿普。

(2)男同志對女同志的稱呼:

對女同志統稱為阿咪惹;對小女孩稱為阿依;對年輕姑娘稱為喜乃;對成年婦女稱為尼莫;對老大娘稱為莫蘇阿媽。

(3)女同志對男同志的稱呼:對男同志統稱為讓布惹;對小男孩稱為阿依;對青年人稱為馬支;對老大爺稱為莫蘇阿普。

(4)女同志之間稱呼

對小女孩稱阿依;對女同志統稱為阿咪惹;對老大娘稱為莫素阿媽。上述稱呼按各自年齡而定,一般5至10歲呼為阿依;10至25歲稱為達施或喜乃。25至40歲呼為貝者或阿咪惹;45歲至55歲呼為蘇依;55歲以上呼為莫蘇阿普或莫蘇阿媽;60歲至80歲以上的人呼其他年齡小的人可以稱阿依,同年齡的人互相不能叫阿依。男女之間年齡相近的呼馬支或尼莫。[6]

特色美食

彝族風味肉:凍彝族風味肉凍,這是彝族地區較為講究的一種菜餚。它採用豬蹄和肘子製做而成。一般做法是將肉放入鍋內煮軟後撈起,剔去骨頭並將肉宰碎,放上木姜、生薑、花椒等佐料,有的還放橘子皮,或雞蛋之類的東西,然後放回鍋里煮上一陣,以便使佐料滲入肉中,最後放入木缽內,放上一夜即成。

坨坨肉:在彝族地區的飲食特色食品中,坨坨肉最有名,彝語稱「烏色色腳」,意思是豬肉塊塊。「坨坨肉」顧名思義,其外觀如「坨坨」。彝族是將坨坨肉放在簸箕里,一塊肉就有一個拳頭大小。彝族人以坨坨肉讓人感到了他們的待客的熱情和大方,也看到他們粗獷豪放的一面。坨坨肉的特點是肥肉不膩,瘦肉脆嫩,肉質香鮮可口,坨坨肉味顯特別,又是天然少污染的民族特色食品。在講究吃的今天,坨坨肉顯現出豬肉的原汁原味,體現了彝族傳統的飲食文化,這在中華民族的烹飪百花園裡如一縷清風,一朵奇葩。

臼搗仔雞涼辣湯:將宰割好的仔雞放進火塘燒熟,洗淨後剔出骨頭(或連骨)放入石臼舂搗,直至舂爛搗融。個別地方用刀剁碎不用杵臼。仔雞肉臼搗好後,根據仔雞大小,將一定數量的紅辣椒或燒熟的青辣椒、花椒、木姜子和大蒜放入石臼舂細,並加上鹽末兌上適量的冷開水或無污染的高山泉水,攪拌均勻即成。

烤小豬:烤小豬,是一道彝族獨具特色的風味菜。選用20-30斤重的仔豬,殺後去毛,去內臟並洗淨後架在火上翻烤。烤好的小豬,色澤金黃,香味撲鼻。具體吃法可將小豬切成「砣砣」,抖以佐料食用。也可將整個烤豬放在一個大盤內,另放幾碟蘸水或其他佐料,然後各人拿刀,自割自吃。

火燒洋芋:火燒洋芋是大、小涼山彝族農家百吃不厭的一種最常見的吃法,一般取洋芋數斤,煨酸辣湯一罐,將洋芋在火塘子母火中燒熟,即燒即食,人稱「三吹三打」(因洋芋從火中取出後,人們一般都要吹打幾下灶灰,故有此戲稱)又因洋芋物美價廉,既可當飯,又可當菜,可嘗鮮,奕可飽食,所以,無論羅列桌上珍餚或是野飲燒烤,砣砣肉和火燒洋芋基本上是「形影不離」,成為小涼山彝族飲食文化中能吊得起胃口的名牌產品。

圓根酸菜:它和貴州的酸菜、四川的泡菜相比,獨樹一幟,自成風味,是彝家老少皆喜的佳肴。在單調的臘肉湯、洋芋湯、雞湯、魚湯中放進少許圓根酸菜,真叫畫龍點睛。成為馳名大小涼山的各種酸菜湯,讓人讚不絕口。如今,古老彝人的圓根酸菜煥發出新的生機,已形成商品步入市場。

此外:馬邊抄手,麻辣燙,燒烤,火鍋,狼牙土豆等正宗川味小吃也別具特色。

馬邊特產

馬邊茶葉

綠茶:馬邊山巒起伏,氣候溫和,雨水充沛,環境優美,是中國西部地區發展名優綠茶最適宜的區域之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條件,孕育了馬邊綠茶「芽肥葉厚勻成朵、湯清色綠回味甘、香高持久耐沖泡」的天然特質。早在兩漢時期,我縣就已開始採摘野生茶,明朝中期開始人工種植。

馬邊綠茶歷史悠久,馬邊綠茶歷史悠久,享譽川內外,「白岩迎春」、「永山玉葉」等曾多次榮獲「陸羽杯」獎和「甘露杯」獎。

馬邊野生天麻

天麻:天麻屬蘭科,一種多年生的食菌草本植物,靠其溶菌酵素溶解吸收密環菌而生長。高0.5-1.3米,全株不含葉綠素,所以不呈綠色。沒有根,地下塊莖肉持肥厚,呈橢圓狀,橫生;地上莖直立,表皮黃赤色。節上長有葉片退化的膜持鱗片,互生,下部抱莖。每年夏季開花,淡綠黃色,或肉黃色,唇瓣白色,由多數花組織穗狀總狀花序,排列稠密,整個花冠好似一個歪壺的形態,顯得極奇特。蒴果長圓柱狀,淡褐色。它性喜陰濕,生長在中山地區的腐殖質肥厚的林下,或向陽的灌叢中及草坡上。由於採收的季節不同,冬至以後挖采的叫』冬麻』,堅實肥壯,質地最佳;立夏以前挖采的叫』春麻』,體質輕鬆泡,質次。經沸水煮透或蒸透後乾燥的塊莖,呈略扁的長稍圓形,皺縮而彎曲,表面為淡黃棕色,半透明,質堅實光潤,斷面似角質。天麻的劣較多,常見的有以馬鈴薯、大麗菊、紫茉莉等植物的乾燥塊莖或根,冒充天麻。

馬邊竹筍

竹筍:竹筍功用竹筍是禾本科多年生植物竹子的嫩莖又稱毛筍、毛竹筍等。主要產於我國南方一種普通的蔬菜。竹筍的種類很多,可以分為冬季採摘的冬筍,春季採摘的春筍,以及夏季採摘的鞭筍。其中以冬筍的質量最佳,春筍次之鞭筍最差。中醫學認為,竹筍性甘、寒;入胃、大腸經。其具有清熱化痰、利水消腫、潤腸通便等功用,還有不少食療方。[7]

風景名勝

馬邊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樂山市馬邊縣境內,距樂山市167公里,地處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西鄰美姑,南接雷波,呈一狹長地帶,東西寬15.3公里,南北長37.0公里,總面積30164公頃,其中林業用地27195.2公頃,占90.2%;森林覆蓋率82%。區內有四條馬邊河的主要源頭溪流;最低海拔800米,最高海拔4042米,相對高差3000米左右,地勢陡峻,山高路險,平均坡度36°。馬邊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大熊貓及其生態環境為主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區內物種十分豐富,已知主要植物有51種132屬248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珙桐、桫欏、連香樹等,二級保護的有銀杏、篦子三尖杉等;己知主要陸棲脊椎動物有25目75科268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大熊貓(約32隻)、四川山鷓鴣、牛羚等7種,二級保護的有小熊貓、白鷳等28種。是一個珍貴的野生動植物基因庫。保護區地處我省彝族聚居中心地帶,具有濃厚的彝族風情。1997年以來,已接待中外專家、學者到保護區參觀、科考15次100餘人,現日接待能力達200人次。這裡動植物種類繁多,原生植被保存完好。區內有大熊貓、小熊貓、水鹿等20多種國家保護的珍離異獸;有連香樹、珙桐、銀鵑樹等珍貴樹種,尤其是有活化石之稱的珙桐成片生長達萬畝以上,舉世罕見。

瑪瑙苗寨

瑪瑙苗寨位於民主鄉瑪瑙村,於2013年採取統規統建模式建設,2014年基本建成,入住苗族群眾50戶。配套建設1200平方米多功能綜合活動廣場1個,多功能活動室(鼓樓)1個,新寨環型路0.6公里,連戶路2公里,新建安全飲水供水廠1個,改造50口沼氣池。

目前,瑪瑙村「兩委」正引領廣大苗族群眾在發展林、茶、竹產業和畜牧業上下功夫,同時,通過深度挖掘苗族文化,結合蘇民路建設與馬邊旅遊發展,打造苗寨物質文化旅遊產業,帶領廣大苗族群眾脫貧致富。2015年9月27日,瑪瑙村苗家新寨成功舉辦「印象·苗嶺」苗族花山節,吸引重慶、成都、樂山及馬邊當地遊客近5000人次,實現創收近20萬元。

煙峰彝家新寨

煙峰彝家新寨距縣城25千米,位於煙峰鎮煙峰社區和梅子灣村境內,煙峰社區共420戶1866人,面積10平方千米。縣委、縣政府規劃將煙峰社區打造成集新寨建設區、民族文化展示區、休閒度假旅遊區、公益商貿服務區、礦山後勤保障區五大功能區為一體的新農村綜合體,逐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同質化。該社區依託項目助推產業,依託產業促進增收,已建成茶園4000畝、投產1500畝,核桃2000畝,柳杉等用材林2200畝,筍用竹林600畝。2014年,煙峰社區人均純收入4949.35元。年內,貫通全寨的瀝青公路、新寨廣場、民族文化博物館、碉樓、文化長廊、雄鹰鵰塑、射日英雄支格阿龍雕塑、籃球場、敬老院等建築和公共服務設施全面建成。在彝家新寨建設中,配套建設了水、電、路、通信、綠化、環保等基礎功能設施和醫療、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

城市榮譽

馬邊榮譽 國家綠色農業示範區(茶葉) 國家茶葉技術體系示範縣 國家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縣 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全國首批「文藝扶貧奔小康志願服務行動工作示範縣」 2016年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縣 四川省第一批優質茶葉基地 四川省精品農業(有機茶)標準化示範區 四川省現代農業茶葉產業基地強縣 省級衛生城市 省級愛國衛生工作先進地區 省級旅遊扶貧示範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