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桑根
馬桑根,中藥名。為馬桑科植物馬桑Coriaria nepalensis Wall.的根。分布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廣西、西藏。具有祛風除濕,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風濕麻木,癰瘡腫毒,風火牙痛,痞塊,瘰癧,痔瘡,急性結膜炎,湯火傷,跌打損傷。[1]
目錄
圖庫
入藥部位
根。[2]
性味
味苦、酸,性涼,有毒。[3]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祛風除濕,清熱解毒。
主治
風濕麻木,癰瘡腫毒,風火牙痛,痞塊,瘰癧,痔瘡,急性結膜炎,湯火傷,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風濕麻木,大便不利:馬桑根30g,鐵連環12g,牛耳大黃12g。熬水服。(《重慶草藥》)
2、治白口瘡:鮮馬桑(根)皮1.5g,搗絨,用青布包好,含5min後取出,隔時再含,一日數次。(《貴州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敷。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小兒、孕婦、體弱者禁用。服後忌食豆類。
採集加工
秋、冬季採挖,除淨泥土,曬乾。
形態特徵
馬桑,又名蛤蟆樹、阿斯木、上天梯、蓮花獻、四聯樹、黑果果、醉魚兒、鬧魚兒、水馬桑、野馬桑、馬鞍子、千年紅、黑虎大王、紫桑。落葉灌木,有時高達6m。枝條斜展,幼枝有棱或成四狹翅,無毛,常帶紫色;老枝具圓形突起的皮孔。單葉對生;葉柄短,長1-3mm,通常紫色,基部具墊狀突起物;葉片紙質至薄革質,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2.5-8cm,寬1.5-4cm,先端急尖,基部近圓形,全緣,兩面無毛或僅下面沿脈有細毛;基出3脈。總狀花序側生於前年生枝上,花單性同株;雄花序長1.5-2cm,先葉開放,序軸被腺狀微柔毛,萼片及花瓣各5,雄蕊10,不育雌蕊存在;雌花序與葉同出,長4-6cm,帶紫色,萼片與雄花同,花瓣肉質,龍骨狀,雄蕊較短,心皮5,分離,具小疣體,柱頭上部外彎,漿果狀瘦果,5個,成熟時由紅色變紫黑色,直徑約6mm,外被肉質花瓣所包。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3200m的山地灌叢中。分布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廣西、西藏。
性狀鑑別
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1-5厘米。表面灰棕色,粗糙,多結節皺紋。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麵皮部淡棕黃色,木質部淡黃白色。氣微香,味淡而澀。
藥理作用
興奮大腦皮質、延腦呼吸中樞、血管運動中樞、迷走神經中樞及增強脊髓反射等作用。
現代應用
現代臨床用於治療淋巴結核,牙痛,癲癇,燒燙傷,狗咬傷和風濕病等。
相關論述
1、《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痰飲成齁,魚骨梗喉,久瘧成痞,止牙痛。」
2、《重慶草藥》:「除風,解毒,殺蟲。」
附註
其毒性主要是興奮中樞而產生驚厥、呼吸衰竭、心臟停搏,可引起死亡。
中醫醫理
內經上古天真論云:「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明白告訴我們要合乎道,要預防疾病,必須從身心調適著手。為醫者身體力行,則能自助助人,功莫大焉。
本草綱目 電子書 [1] 生藥處方集查詢 高雄醫學大學中醫部 [2] 黃帝內經 電子書 [3]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為精進中藥品質,於105年度發布「中藥材含二氧化硫、黃麴毒素限量基準」和「中藥材含重金屬限量基準」,公告修正「應施輸入查驗中藥材之相關查驗規定」,增加中藥材邊境查驗。亦辦理多項教育訓練,以及農藥殘留、重金屬、黃麴毒素、HPLC及微生物等檢驗初階及進階課程,為民眾用藥安全把關。[[4]]
衛生福利部中藥司 許可證查詢 連結網址 [5] SGS 中草藥異常物質 檢測服務 連結網址 [6]
視頻
[拍客]四川廣元南山:野生馬桑花開花
參考文獻
- ↑ 馬桑根 中藥查詢,2011-12-20
- ↑ 馬桑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三七網,2011-12-20
- ↑ 馬桑根的功效與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中華康網,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