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轻轨
马尼拉轻轨(英语:Manila Light Rail Transit System,LRT)是菲律宾马尼拉大都会一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是东南亚首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该系统得名于通车时采用的轻轨列车,却拥有高客流量、专有路权,以及地铁规格的列车,具备地铁系统的特征。自2015年起,1号线的经营权已经转移到私营的马尼拉轻轨公司,2号线的经营权仍然属于交通及通信部属下的公营机构轻轨管理局。轻轨系统与马尼拉捷运(3号线,又称为新黄线)、菲律宾国家铁路的通勤铁路线组成了马尼拉大都会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轻轨服务快捷、便宜,每天载客量达130万人次。轻轨网络全长33.4千米(20.8英里),大部分路段都在高架桥上,由两条线路组成,共设有31座车站。轻轨1号线又称为绿线,原为黄线,在1984年通车,呈南北走向,在设计上较为简朴,缺乏无障碍通道等设施,为乘客带来不便。轻轨2号线又称为蓝线,原为紫线,在2004年通车,呈东西走向,设计规格比1号线高,并设有无障碍设施。每个轻轨站都有保安员当值,负责进行安检,以及协助乘客。系统早年采用过代币形单程票(1984年-2001年),以及可重复使用的磁带车票(2001年-2015年),后来为了整合马尼拉的交通收费系统,运营商在2015年决定引入Beep卡,取代磁带车票。
很多轻轨乘客也使用巴士、吉普尼等陆路公共交通工具往返轻轨站和目的地。轻轨系统的建设原意是舒缓都会区的交通挤塞现象,减省乘客的出行时间,不过由于马尼拉都会区的都市化过程非常迅速,机动车数量有增无减,因此轻轨只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轻轨将进行扩建工程,尝试解决这个问题[1]。
目录
路网
马尼拉轻轨设有两条线路,包括通车时间较早的轻轨1号线(绿线),以及比较簇新的2号线(蓝线)。1号线全长超过17.2千米(10.7英里),呈南北走向,沿黎刹大道、塔虎脱大道兴建,连接纪念碑站和墨拉兰站;全线设在混凝土高架桥上,拥有专有路权,所以轻轨列车可以避开下方繁忙的道路交通。1号线延长线呈东西走向,沿乙沙大道兴建, 设有四个车站,连接纪念碑站和北大道站,在2010年通车。把北大道站改为两铁共构车站的工程尚未动工,不过把位于延长线上的两座车站——描林沓瓦站和罗斯福站算进去的话,1号线总共设有20座车站。轻轨2号线全长超过13.8千米(8.6英里),呈东西走向,沿勒道大道、黎牙沓大道、麦狮狮大道、奥罗拉大道和马利金纳-因凡塔公路兴建,连接勒道站和仙道兰站,设有11座车站(含地下站1座),大部分路段设于高架桥上。轻轨线路途经的城市包括加洛坎、马尼拉、马利金纳、帕赛、帕西格、奎松,以及仙范市。
轻轨1号线日均客流量约为43万人次,2号线日均客流量约为17.5万人次。在繁忙时间投入运作的1号线列车共有29辆,每班车的间隔时间以4分钟为下限;在繁忙时间投入运作的2号线列车共有12辆,每班车的间隔时间以5分钟为下限。完成提升工程后,1号线的班距可以缩短到1分30秒,2号线的班距可以缩短到2分钟,由此2号线的每小时单向载客量可以提升到6万人次。
马尼拉轻轨、马尼拉捷运、菲律宾国家铁路都属于强大的共和国运输系统,其中2条轻轨线路与捷运3号线(又称为新黄线,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模式与轻轨相似,与轻轨并非互通,由私营机构捷运公司运营)构成了马尼拉大都会区铁路运输网络的主体。2条轻轨线路之间只设有一组换乘站(勒道站/多罗特奥·扶西站),轻轨线路与捷运线路之间则设有两组换乘站(亚兰礼沓中心-龟卯站、乙沙站)。乘客必须离开车站收费区,经有盖通道到达另一端的车站,换乘另一线路的列车。武敏直站下方也设有一座同名的国铁站。
轻轨1、2号线各设有三座枢纽站,1号线的枢纽站包括墨拉兰站、中央总站和纪念碑站,2号线的枢纽站则包括勒道站、亚兰礼沓中心-龟卯站和仙道兰站。轻轨线路在这些车站与其他主要的交通线路交汇,乘客可以在这里换乘私营的巴士、吉普尼线路,到达位于马尼拉大都会区或邻近省份的目的地。轻轨系统设有两座车辆段:1号线的车辆段是帕赛车辆段,同时也是轻轨管理局的总部,邻近墨拉兰站;2号线的车辆段是仙道兰车辆段,位于帕西格市,由住友集团承建。
轻轨1、2号线全年无休,除非另行通知,平日服务时间为上午4时30分(PST,UTC+8,下同)至晚上10时15分,周末服务时间为上午5时至晚上9时50分。轻轨管理局将借助新闻稿、车站广播、网站等方式公布特定时段的运行安排[2]。
视频
马尼拉轻轨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菲律宾马尼拉三条轻轨运营商宣布运营时间 ,搜狐,2020-06-01
- ↑ 马尼拉轻轨介绍 ,豆瓣,201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