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白水
馬白水 (1909 - 2003),1909年出生於遼寧,畢業於遼寧省立師專,先後任教於遼寧、北平等地,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中日戰爭後,馬白水一路南下寫生紀錄風景,最後於1949年渡海到台灣,並在台灣師範大學任教27年,1975年旅居美國,2003年逝世於佛羅里達州。馬白水有著深厚的水墨創作根底,其筆法、筆觸力度厚實。虛實對應、三遠法等傳統水墨畫理論在他的畫中充分活現,富有多彩與濃厚的文人意境。他將水墨聯屏的理念轉化為西方風景水彩畫,將畫面分割,結合移動視點的構圖法,突破水彩畫的尺幅限制。另一方面,他所編撰的《水彩畫法圖解》於1957年出版,此書於1971年被納入台灣國中美術教材。1979年更獲得美國水墨畫協會年展華盛頓金牌獎的殊榮。他的作品被眾多公共機構收藏,包括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及台灣美術館等。重要群展為1977年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及1980年林肯中心之展覽,重要個展包括 1992年與1997年亞洲藝術中心「馬白水個展」和1999年歷史博物館「彩墨千山 : 馬白水九十回顧展」等。近期回顧展為2009年由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的「彩墨行旅 : 馬白水作品捐贈展 」,以及2010年由台灣美術館舉辦的「寰遊鑑境:馬白水的水彩藝術(捐贈及典藏)展」。
馬白水 教授 | |
---|---|
馬白水「白水畫室」。(圖片:作者翻攝)[1] | |
出生 | 遼寧 |
逝世 |
2003年1月7日 美國佛羅 里達州馬給(Margate)市。 | (93歲)
教育程度 | 遼寧省立師專 |
目录
創作理念
馬氏提倡「中西融匯,古今貫通」
把西方的水彩和東方的水墨,加以融貫成為一體,開創「彩墨繪畫」的大道,強調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文人思想。繪畫理念新穎,不斷吸收新思想,從不流連於既有的成就;他曾說過:「繪畫表現的觀點要『意到筆隨』,這是初階起碼要作到的第一步;然而更要『意到筆不到乃佳』,走上最終的要求」「一氣落墨、一氣落筆;濃處淡處隨筆所之,乾處濕處隨處取象;為雲為煙在有無之間,乃臻妙境」,使物我合一,達忘我之境,筆墨皆有我處。
經由中國思想的溶鑄和領悟,摻入注重科學分析的西方藝術性質,反求諸己,尋覓自己的美學觀和價值觀,思考自己文化之根源,偏向於心性,而取中庸之道,採直覺式、象徵性的趨於規律。馬教授的作品凝聚一套新的藝術意念,成為具有中西文化特徵的現代繪畫藝術。
作品
圖片來源:ASIA ART CENTER 長城 1986 水彩紙本 70×136cm |
圖片來源:ASIA ART CENTER 尼加拉瀑布(全景) 1980 設色紙本 69×135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