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范布倫
馬丁·范布倫(Martin Van Buren,1782年12月5日-1862年7月24日),美國第八任副總統(1833年-1837年)及第八任總統(1837年-1841年)。他是《美國獨立宣言》正式簽署後出生的第一位總統。
祖籍荷蘭,是第一位荷蘭裔美國總統。1821年,范布倫當選為美國參議員,後又擔任第十一任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傑克遜總統第一任時,范布倫進入內閣任國務卿。1832年范布倫被提名為傑克遜的副總統(第八任美國副總統),並於1835年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1836年,范布倫擊敗輝格黨(現共和黨前身)的四名對手,當選為總統。四年後競選連任未成。後來又兩度參加競選,皆遭到失敗,從此退出政壇,影息故鄉。1862年7月24日,他於肯德胡克附近自己的莊園中去世。
1962年歷史學家投票排名:馬丁·范布倫在31位總統中排名第17位;在12位「普通總統」中排名第6。他排在門羅之上,塔夫脫之下。
馬丁·范布倫 Martin Van Buren | |
---|---|
第8任美國總統 | |
任期 1837年3月4日-1841年3月4日 | |
副總統 | 理查德·門特·約翰遜 |
前任 | 安德魯·傑克遜 |
繼任 | 威廉·亨利·哈里森 |
第8任美國副總統 | |
任期 1833年3月4日-1837年3月4日 | |
總統 | 安德魯·傑克遜 |
前任 | 約翰·C·卡爾霍恩 |
繼任 | 理查德·門特·約翰遜 |
第10任美國國務卿 | |
任期 1829年3月28日-1831年5月23日 | |
總統 | 安德魯·傑克遜 |
前任 | 亨利·克萊 |
繼任 | 愛德華·利文斯頓 |
第11任紐約州州長 | |
任期 1829年1月1日-1829年3月5日 | |
前任 | 納撒尼爾·皮徹 |
繼任 | 伊諾斯·T·思魯普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美國紐約州肯德胡克 | 1782年12月5日
逝世 |
1862年7月24日 美國紐約州肯德胡克 | (79歲)
墓地 | 美國紐約州肯德胡克公墓 |
政黨 | 民主黨 |
配偶 |
漢娜·范布倫(第一夫人為媳婦) 安潔莉卡·范布倫 |
宗教信仰 | 美國歸正會 |
簽名 | 馬丁·范布倫的簽名 |
經典名言
今天能做的事情絕對不要推倒明天。今天能做的事情如果放到明天去做,你就會發現很有趣的結果。尤其是買股票的時候。
自己能做的事情絕對不要麻煩別人。別人能做的事情,我絕對不自己動手去做。因為我相信,只有別人做不了的事情才值得我去做。
決不要花沒有到手的錢。如果可以花別人的錢來為自己賺錢,我就絕對不從自己的口袋裡掏一個錢兒。[1]
目錄
視頻
美國副總統馬丁·范布倫語錄簡
生平簡介
1812年首度參選紐約州議員並當選且在1816年連任,任內大力推動伊利運河的建造,伊利運河全長為584公里(363英里),12公尺(39英尺)寬、1.2公尺(4英尺)深。是第一條提供美國東海岸與西部內陸的快速運輸捷徑,不只加快運輸的速度,也使沿岸地區與內陸地區的運輸成本減少了95%。,促使紐約市取代費城成為北美最大的海港,快捷的運河交通使得紐約州西部更便於到達,因此也使中西部人口快速成長。同時也主張廢除因欠債而坐牢的刑罰[2],這一切使范布倫受民眾愛戴,並在1815年同時成為紐約州檢察長。
1821年當選參議員,使用兩面討好的手段來處理奴隸制議題,是議員中反對約翰·昆西·亞當斯總統的領袖,同時也積極反對美國參加巴拿馬會議,在1829年一月當選紐約州州長,任內推動安全基金計畫(the Safety Fund Plan),要求各銀行要成立準備金來作為倒閉後清償之用,為一項劃時代的金融改革。
安德魯·傑克遜在1829年上任後提名其為國務卿,而其也辭去州長以就職,在任內的1830年和土耳其談判使其給予美在黑海航行權,同年與英訂約恢復對西印度群島的貿易,也幫助獲得法國政府賠償拿破崙時代時美國公民的損失。1831年內閣大改組,向總統請辭獲准,改任駐英大使卻在國會以一票之差無法就職,1832年當選副總統,大力支持總統傑克遜的政策。
1836年,范布倫當選為美國第八位總統。就職後不久,美國就陷入了經濟衰退。由於各州銀行大量發行紙幣,價值遠遠超過了手中掌握的金銀幣,加上農產歉收與對英貿易入超,造成通貨膨漲與銀行擠兌,為此,銀行宣布停止紙鈔與金銀幣的兌換,然而問題並無解決,高達900家州銀行紛紛倒閉,工廠關門,大批勞工失去工作並製造騷亂。聯邦政府本身也因為銀行倒閉損失了九百萬美元。商界批評前總統傑克遜下的要求購買國有地,一律用金銀幣,不能使用紙鈔的政令導致經濟衰退,然而范布倫決定繼續執行傑克遜的政令,禁止使用紙鈔購買國有地。隨著經濟進一步惡化。范布倫召集國會特別會議並強調「銀行界的過量活動和商界的過度交易」是經濟衰退的罪魁禍首,要求國會推遲將聯邦政府的結餘資金交給各州,還要求國會通過立法允許政府把聯邦資金留給財政部管理,不交給私有銀行。也就是所謂的「獨立財政」法案。但直到1840年6月,國會才通過立法,允許財政部保留政府資金,美國1837年開始的經濟衰退持續了六年 [3]
1837年,加拿大因反對英國統治而革命,美國基於同情以凱洛琳號運送物資援助,卻遭英國的加拿大民團扣押,還打死了一個美國人,是為凱洛琳事件,對此范布倫譴責其「最令人憤怒的暴行」,且派兵集結該地,英美關係因此惡化直到1842年簽訂條約劃定了邊界。
由於1783年巴黎和約沒有明確規定美國和加拿大邊界的確切位置。在阿魯斯圖克河流域耕種的緬因州農民與新不倫瑞克省的加拿大伐木工人雙方不斷發生衝突。1838年,一群緬因州農民試圖把伐木工人趕走時被加拿大人逮捕。於是,緬因州和新不倫瑞省政府分別召集民兵進行自衛,使衝突擴大。范布倫遂指派溫菲爾德·斯科特將軍率領聯邦部隊進入阿魯斯圖克地區,英國亦從魁北克抽調部隊,推進此地區。而後雙方開始和談,並於1839年3月21日達成停戰協議,雙方同意成立邊界委員會解決糾紛,在1842年雙方簽訂韋伯斯特—阿什伯頓條劃定了分界線。
1835年德克薩斯革命爆發,在1836年獨立成為德克薩斯共和國,並為防範墨西哥而要求與美合併,但范布倫因奴隸制問題而拒絕,直到1845年德克薩斯才加入美國成為美國的第28個州。 [4]
1840年因經濟問題連任失敗。
主要成就
一八三七年九月,范布倫提出《獨立國庫法》[5],建議建立獨立的聯邦金庫系統,由它掌管聯邦資金,保證財政獨立,防止銀行業利用聯邦資金撈取好處。但遭到強力反對,直至一八四零年該提案才成為法律。范布倫還要求發行一千萬美元國債,來緩解經濟危機。始於一八三七年的經濟衰退持續了六年,因國會行動遲緩,反對黨對政府的攻擊,和民主黨內部的分裂,使范布倫政府舉步維艱。勞資矛盾在經濟危機中也變得很尖銳。普通工人勞動時間長,工作條件惡劣,政府工務員的工資也很低,他們不斷地通過抗議和罷工向政府施加壓力。一八四零年三月,范布倫政府將最長工作時間縮短至每天十小時。
軼事典故
馬丁范布倫是常用語 「OK」 的發明者,他來自紐約的肯德胡克(Kinderhook)、該地的別稱是「老肯德胡克」- 「Old Kinderhook」 ﹣ 而范布倫競選美國總統時、來自故鄉的助選團就取名為「老肯德胡克俱樂部」(Old Kinderhook Club),自此OK這個說法便成為 「一切都好」 之意被廣泛使用。
人物評價
正面評價
「我認為他不只應該得到我的信任,而且也應該得到國家的信任……他不僅完全有資格得到這個最高職位,而且他希望有才能的人來輔助這個最高職位,這些有才能的人將會發現他是一個真正的朋友,一個值得將他們的權利和自由託付給他的可靠之人。」——安德魯·傑克遜總統,1829年 。 「我越熟悉范布倫先生,我個人對他的尊重就越強烈。他是我見過的最文雅、最親切的人。」——作者華盛頓·歐文。 「范布倫,就像莫里哀所寫的《安菲特律翁》中的梭西一樣,是『全人類的朋友』,這也許是他在公眾生活中之所以成功的最大秘訣吧。特別是現在,他正在與競爭對手爭奪實現他的抱負的最後一步……范布倫的原則就是保護民主的法寶,只要聯邦不倒下,永遠不會失敗。」。 「他純潔的品德,他出眾的政治才能,他高尚的愛國精神,以及他的已經延續了近半個世紀的出色的政績,使他的名字值得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占據重要地位。」。
負面評價
「范布倫與傑克遜將軍相比,就像糞土之於鑽石……他就是英國人所說的花花公子。當他早上走進參議院大廳的時候,大搖大擺地招搖過市,就像一隻貧民區的烏鴉。他像都市裡的女人一樣身穿緊身內衣,將身體束緊,如果可能的話,甚至比大多數女人束得更緊。從他的外表來看,很難判斷是男是女,只能從他的巨大的絡腮鬍子去判斷。」。 「這位民主黨總統的房子裝飾得富麗堂皇,具有帝王氣派,連真正的君主都會感到滿意……這就是對人民所宣傳的樸素、簡單、謙遜、因勞動而雙手粗糙的民主黨領袖……他也許可以稱自己是一個民主黨人——無疑他是這樣宣傳的,但是稱呼與事實具有很大的差別。
歷史評價
馬丁·范布倫(Martin Van Buren,1782年12月5日-1862年7月24日),美國第八任副總統(1833年-1837年)及第八任總統(1837年-1841年),他是《美國獨立宣言》正式簽署後出生的第一位總統,也是是第一位荷蘭裔美國總統。他創立了奧爾巴尼攝政團,長期控制着紐約州的政治。他一手造就了民主黨。范布倫組織了民主黨代表大會,在會上提名總統侯選人。這種方式一直延續到今天。范布倫代表東部,卡洪代表南方,形成了聯合陣線。此舉打破了傳統黨派觀念。傳統政黨以意識形態劃界,至少以政策劃界。范布倫的作法是政黨以選舉為界,不問意識形態,是為現代選舉的先河。范布倫發起的《安全資金計劃》,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改革,抑制了紐約州銀行業的欺騙行為。 范布倫入主白宮時是一個反對奴隸制的民主黨人,直到他逝世時政見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