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马丁·海德格

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年9月26日—1976年5月26日), 享年87岁,德国哲学家, 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是继弗里德里希·尼采之后,德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地位与康德、叔本华、黑格尔等并列。他在多方面学说,有很重要影响如……在现象学、存在主义、解构主义、诠释学、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心理学及神学。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世于德国梅斯基尔希。[1]

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来源出处 原图连结

目录

个人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 17岁时,从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产生兴趣在存在意义。他在大学先学神学二年,后转入哲学。 1913年在弗莱堡大学在李凯尔特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他的讲师资格论文题目是《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1922-1926年,在马堡大学任副教授,讲授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笛卡尔康德等人的著作,把他们的问题转变为关于存在的问题。 1927年,为晋升教授职称,发表未完手稿《存在与时间》。教育部审查这书“不合格”。后来,这判定不合格的书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1928年,他任弗莱堡哲学讲座教授。 1933年4月-1934年2月任弗莱堡大学校长。因他与纳粹有牵连,于1945-1951年,法国占领军当局禁止他授课。海德格尔对于他与纳粹的关系,没有反省。他在1952年出版的《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还说,国家社会主义“这个运动的内在真理与伟大之处”。他与纳粹的联系,在西方哲学界和新闻界多次成为热门话题。尽管他参与纳粹运动是他的历史污点,但他的哲学不能代表纳粹思想。后来反纳粹的存在主义者,也能从他的著作中受到启发和鼓舞。事实表明,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往往要比政治观点有更远的意义。后期他讲授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及莱布尼茨、尼采等人的著作,研究语言、艺术(诗)以及技术等问题。

成就

海德格的代表作《存有与时间》(Being and Time)开首不单承接传统“存有是甚么?”这问题,更进而将之重新理解成“存有的意思是甚么?”。海德格指出传统形上学研究的是实际存在著的存有者(beings 或 entities)。我们日常的经验习惯于描述存有者,我们每天谈论金钱、商品、身边珍爱的工具与装饰品,这些都是存有者,若要探问存有自身到底是甚么,就要另一种哲思了。存有与存有者两者的区分,海德格称之为存有论差异(ontological difference),这个问题的发现与探究,是海德格在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著作

  • 《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年)
  • 《现象学基本问题》(1923年)
  • 《存在与时间》(1927年)
  • 《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年)
  • 《真理的本质》(1943年)
  • 《林中路》(1953年)
  • 《演讲与论文集》(1954年)
  • 《走向语言之途》(1959年)
  • 《技术与转向》(1962年)
  • 《林中路》
  • 《形而上学导论》
  • 《尼采(上下)》
  •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 《路标》
  • 《面向思的事情》
  • 《演讲与论文集》
  • 《海德格尔选集(上下)》

视频

第1171期 王金林:海德格尔与马克思

参考来源

  1. 海德格尔,这只狐狸. 想想论坛. [2019-02-20].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