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香蕈
图片来自360百科

香蕈,中药材名。为白蘑科真菌香蕈Lentinus edodes (Berk.) Sing.的子实体。具有和中益胃,祛风托痘的功效。主治不饥,风破血。[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香蕈
汉语拼音:Xiānɡ Xùn
别名:香信、香菇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肝、胃经
功能:和中益胃,祛风托痘
主治:不饥,风破血

目录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香蕈

拼音名:Xiānɡ Xùn

别名: 香信(《本草求原》),香菇(《随息居饮食谱》)。

出处

日用本草

来源

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春、秋、冬季均可收采,采得后除去泥砂杂质,晒干或焙干。

生境分布

寄生于栗、柯、槲等树干上,通常都用人工培养。

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广西、广东等地均有。

原形态

菌盖径可达10厘米,表面黑褐色,有不规则的裂纹;下面有许多分叉的菌褶。菌柄弯生,白色。盖膜为绵毛状,盖开展后,仅在柄的上部留存毛状的痕迹。

化学成分

干香蕈食部占72%,食部每100克中含水分13克,脂肪1.8克,碳水化物54克,粗纤维7.8克,灰分4.9克,钙124毫克,磷415毫克,铁25.3毫克,维生素B1-0.07毫克,B2-1.13毫克,尼克酸18.9毫克。新鲜香蕈除含水分85~90%外,固形物中含粗蛋白质19%,粗脂肪4%,可溶性无氮物质67%,粗纤维7%,灰分3%。蛋白质中含白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三者之比为100:63:2。干香蕈尚含一种蛋白质,含量约2.35%,其中谷氨酸含量为17.5%。干香蕈的水浸物中含组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素、乙酰胺、胆碱、腺嘌呤及痕迹量的三甲胺。脂肪的碘价为139,可见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度甚高。用乙醚抽提所得的油脂部分,不皂化物占30%,混合脂肪酸占60%;后者的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占80%,蜡酸占10%;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占80%以上,油酸占10%;不皂化物中,除麦角甾醇外,尚有菌甾醇等。又含一种有强臭的"蜡",熔点38℃,分子中含-CHO,-SH,-SS-基。香蕈中的麦角甾醇,无论用日光或紫外线照晒,皆可转变为维生素D2,故香蕈为抗佝偻病食物之一。香蕈含维生素C甚少(东北产者含0.27微克),又缺乏维生素A及A原。香蕈所含碳水化物以半纤维素为最多,此外尚有甘露醇、海藻糖、葡萄糖、糖原、戊聚糖、甲基戊聚糖等。香蕈的呈味物质,是一群水溶性物质,其中腺嘌呤是主要者之一;其香气,新鲜者以松茸醇为主(占90%),此外尚含正戊基乙基酮4~6%;干燥香蕈,香气则以酮为主。浙皖制造干香蕈,系在炭火上烤干,烤干后,才具有"香菇"的特有佳香,与新鲜者大不相同。新鲜香蕈含分解核酸的酶,水解核酸产生嘌呤等成分。

香蕈所含降低血脂的物质有香蕈太生和2R-羟基-4-(9-腺嘌呤基)丁酸

药理作用

香蕈有降低血清脂质的作用,在大鼠饲喂含香蕈的饮食(同时加胆甾醇1%,酪蛋白18%,棉子油5%)1~2月后,可使血清胆甾醇含量较不给香蕈的对照组为低,但肝脏中胆甾醇含量则与对照组无区别。在给胆甾醇1月后,再给香蕈也同样有效(即血清胆甾醇水平下降之速度较不给香蕈者为快)。水及稀醇溶解之部分有效,而醚溶者无效。高脂血症的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连服香蕈有效成分150~300毫克/天15周后,甘油三酯、磷脂、总脂及非酯型脂肪酸均有所下降,停药后血脂质梢上升,再给药又可下降。肝功能(SGOT,SGPT,血清总蛋白量、凝血酶元等)则无任何影响。曾分离其有效成分,主要为Eritadenine;另分离出之次要成分为2R-羟-(-腺嘌呤基)-丁酸,效果远较Eritadenine为差。

归经

  • ①《本草求真》:"专入胃。"
  • ②《本草再新》:"入肝经。"

性味

甘,平。

  • ①《纲目》:"甘,平,无毒。"
  • ②《医林纂要》:"甘,寒。"

注意

《随息居饮食谱,:"痧痘后、产后、病后忌之。"

功能主治

益胃气,托痘疹。

  • ①《日用本草》:"益气,不饥,治风破血。"
  • ②《本经逢原》:"大益胃气。"
  • ③《医林纂要》:"可托痘毒。"
  • ④《现代实用中药》:"为补偿维生素D的要剂,预防佝偻病,并治贫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各家论述

《本草求真》:"香蕈,食中佳品,凡菇禀土热毒,惟香蕈味甘性平,大能益胃助食,及理小便不禁。然此性极滞濡,中虚服之有益,中寒与滞,食之不无滋害。取冬产肉厚,细如钱大者良。"[2]

摘录

中药大辞典

相关论述

  • 1、《本草求真》:香蕈,食中佳品,凡菇禀土热毒,惟香蕈味甘性平,大能益胃助食,及理小便不禁。然此性极滞濡,中虚服之有益,中寒与滞,食之不无滋害。取冬产肉厚,细如钱大者良。
  • 5、《现代实用中药》:为补偿维生素D的要剂,预防佝偻病,并治贫血。

形态特征

菌盖半肉质,宽5-12cm,扁半球形,后渐平展,菱色至深肉桂色,上有淡色鳞片。菌肉厚,白色,味美。菌褶白色,稠密,弯生。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内实,常弯曲,长3-5(-9)cm,粗5-9mm,菌环以下部分往往覆有鳞片,菌环窄而易消失。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4.5-5)μm×(2-2.5)μm。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阔叶树倒木上。春季、冬季多人工栽培。[3]


参考资料

  1. 香蕈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香蕈中医世家
  3. 香蕈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