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香莎草蘭

圖片來源

香莎草蘭

學 名 :Cymbidium cochleare

又 名 : 垂花蘭

原 產 : 台灣原生蘭

分 布 :零星分布於全島海拔300-100 m之潮濕森林中。

目錄

科學分類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單子葉植物 Monocots

目: 天門冬目 Asparagales

科: 蘭科 Orchidaceae

屬: 蕙蘭屬 Cymbidium

種: 香莎草蘭 C. cochleare

植物特徵

與C. cochlearis(Lindl)Benth. 頗為類似。植物體高大,密集而生,附生於樹幹上,不具假球莖。[1]

葉片革質,先端漸尖,邊緣略向外捲,葉基部約4 cm高之位置具一關節。

花序懸垂,著生約15-22朵花,頗為密集。花亦懸垂,半開狀,鐘形;花被甚窄,近先端處較寬,銳頭,深茶褐色

花期

10-12月。

果實

蒴果橢圓形。

生活應用

花期長,且有香氣,可種植於花壇邊緣與花境及疏林地被供觀賞。

藥用

莎草蘭味苦,寒,具有除濕熱,利小便的功效,主治五淋便濁,婦女赤、白帶等症狀。

觀賞用

花大彎垂,園林中可用於權幹附樹栽培,也可盆栽觀賞。

栽培

空氣流通的環境。性喜陰,忌乾燥,15℃至30℃最宜生長。35℃以上生長不良。。

日照

忌陽光直射,喜濕潤。

土壤

肉質根,適合採用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排水性能必須良好,應選用腐葉土或含腐殖質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鬆土或含鐵質的土壤,pH值以5.5-6.5為宜。

繁殖

一般為分株繁殖。

栽培技術

泥盆用碎瓦填,再將豆粒大的混合石礫倒入盆底至三分之一處。然後倒入中粒植料至五分之四處,填實和儘量不要留下空間。

植前先在盆內鋪上粗石子,佔盆深2/5左右,粗石培養土,厚3-5釐米,然後放入蘭草。準備好蘭盆及植料後,將蘭株倒拿(根在上,葉在下)放於水龍頭下以慢水沖洗,但水壓切忌過強,以免傷蘭根及葉子。

種植時,邊加土邊搖盆,使土與根緊密接觸。再用手將莖部四周的泥土按緊,最後使盆面略顯饅頭狀(即中間四周略低)。填實植料後,再用大粒植料埴入至距盆緣1.5釐米處。最後再倒入豆粒大植料,以將假鱗莖全部埋入土中為度,然後充分搖實。

種植完畢後,植料在盆中以中央稍高為好。上完盆,立即澆水。第一次澆水水量要充足。最後將蘭盆放置陰處。一個月內不宜直接曬太陽,並控制澆水,不宜太濕,以後放置地點宣選擇在半陰半陽、通風透氣,早上照到太陽的地方。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