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陽山祭(連振波)
作品欣賞
首陽山祭
清清渭水,層層雲嶺。
雙峰毓秀,寒泉泠泠!
山歌不遠,薇草猶新。
豈因飢腸,折節廢心?
孤竹冉冉,林禽嚶嚶。
兄弟辭國,向日西行。
攔馬孟津,豈為助殷?
採薇食蕨,長歌短吟。
以暴易暴,非仁去情。
有品如斯,萬古不佞。
存義於命,生死猶輕。
嵐清如煙,魂寄於民。
奇花吐睿,古柏凜凜。
同心向道,含章續命。
太極不遠,以哲以明。
一葉之端,月魄日精。
清聖之德,天雪地冰。
雙塚長松,傘蓋青青。
豈是庸奴,指點令名?
孔子有言,至聖至清。
紅塵長夜,性天如星。
白薇不老,我心平平。
長嘯無聲,山鳥知音。
首陽山位於渭源縣東南34公里的蓮峰鎮張家灘村和古蹟坪村交匯處,海拔在2186-2509米之間,因其列群山之首,陽光先照而得名,素以奇秀著稱,是古絲綢南路上的一顆瑰麗明珠。又因商末周初孤竹國君二子伯夷、叔齊長眠於此地而聞名全國。
在商代末年,孤竹國(在今河北省)的國君有兩個兒子,哥哥叫伯夷,弟弟叫叔齊。國王很鍾愛叔齊,想把王位讓給他,伯夷知道了父親的心意,主動離開孤竹;叔齊不願接受哥哥讓給他的王位,也躲了起來。伯夷、叔齊聽說西伯昌(即周文王)尊老敬老,贍養老人,便一起投奔周國,並在那裡定居下來。後來西伯昌死了,周武王繼位。武王整頓內政,擴充兵力,進軍討伐商紂。伯夷、叔齊聽說這件事後,便跑上去拉住武王的馬韁繩,勸諫道:「父死未葬,就大動干戈,攻伐別人,這能說是孝嗎?作為臣子,卻去攻伐君主,這能說是仁嗎?」武王的將士聽了這些話,非常生氣,拔出劍來要殺他們,被太公望制止住了。太公說:「這是講道德的人。」吩咐將士不要為難他們。等到打敗了殷紂王,天下人尊奉周武王為天子時,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件可恥的事,決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他們互相攙扶着離開了周朝的統治區,在首陽山隱居下來,靠採薇菜充飢。快要餓死時,作歌唱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祖兮,命之衰矣!」歌罷,遂餓死在首陽山上。
明萬曆二十三年戶部主事楊恩(隴西人)就此事撰文進行論證,文章被人雕刻成碑,立在渭源縣蓮峰鄉蓮峰山五台下。此碑高7尺,寬3,5尺,文1184字。碑文認為全國雖有五處首陽山,而以渭源首陽山為真。作者引經據典,多方論證。刻石字跡清晰,書法剛勁有力,堪為明代碑碣書法中的上品。石碑的背面刻的是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鞏昌知府曹司牧撰寫的《改建首陽山夷齊詞記》,文中介紹了伯夷、叔齊的生平及歷代奉祀概況,並說明了改建的原因和經過。由於此碑論據確鑿,資料翔實,引起了許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重視。明代朱燮遠、清代左宗棠還以此碑文為藍本,撰寫了夷齊廟碑文。
在墓後面百餘步,是後人為紀念伯夷、叔齊而修建的清聖祠。此詞最早建於唐太宗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後因兵亂而毀。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人們集資重建,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院內有正殿五間,殿前左右牆壁上嵌着墨綠色的大理石,上刻清代湖南范紹儒撰寫的《首陽山懷古詩(並序)》以及隴西汪凌撰寫的《重修清聖享堂碑記》。院內還有一塊《首陽山新建清聖廟碑》,碑文是左宗棠撰寫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