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餘眛(約前563年-前527年),《春秋左氏傳》附帶的《春秋》經文記載其名為夷末,《春秋公羊傳》附帶的《春秋》經文作夷昧[1],壽夢之子、餘祭之弟。前544年五月,餘祭去世,他繼承了王位,在位時間17年(前543年-前527年,史記作前530年─前527年,此處從《左傳》)。

餘眛
概要
姓名 餘眛
陵墓 不詳
政權 吳國
在世 約前563年-前527年
在位 前543年-前527年
壽夢
不詳

目錄

個人簡介

餘眛(?-前527年),《春秋左氏傳》附帶的《春秋》經文記載其名為夷末。

春秋公羊傳》附帶的《春秋》經文作夷昧,壽夢之子、余祭之弟。

前544年五月,余祭去世,他繼承了王位。

在位時間17年(前543年-前527年,史記作前530年─前527年,此處從《左傳》)。

子女

時代背景

《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吳國的始祖為太伯。當年,太伯是周太王的長子。為了讓父親把王位順利地傳給自己喜歡的小弟季歷,他和二弟仲雍離開周原,悄悄出走。兩個人千里迢迢,來到荊蠻聚集的長江下游,隱居在那裡,並以德望統治了「斷髮文身」的土着百姓,建立起吳國。據傳,這件事發生在殷商末年。西周和春秋前期,由於吳國和中原各國沒有什麼來往,史書上也就缺乏有關吳國的事跡。

春秋時期的吳國,位於長江以南,即今江蘇和浙江一帶,原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國家,被中原諸國稱為「蠻夷之邦」。公元前583年,晉景公採納從楚國叛逃到晉國的申公巫臣的策略,扶吳制楚,派巫臣到吳,用中原的乘車、射御、戰陣教吳人,又教吳人攻楚。從此,吳人開始擾楚,吞併一些附屬楚的蠻夷小國,逐漸強盛起來,到了壽夢執政時,便公然稱王。

在位年與西曆對照表

注釋

  1.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昭公十五年》,中華書局1990年5月第2版,第1368頁。
  2. 餘眛年數,從《春秋》的記載,按照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實為17年。而不從《吳越春秋》和《史記·吳太伯世家》在位4年的記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