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饼子,挥之不去的记忆(小猪她爸)

​​ 饼子,挥之不去的记忆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饼子,挥之不去的记忆》中国当代作家小猪她爸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饼子,挥之不去的记忆

四十多年前,十三四岁的我,隔几天就要围着锅台转一次,用黄橙橙的玉米面烀一锅饼子。饼子,一家人的主食,上顿接下顿,一日连三餐。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俗语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直以来,吃饭是件大事,餐桌上少不了以大米、白面、玉米面等制成主食。在经济欠发达的年代,大米白面属于细粮,供应量非常少,只有玉米面这种粗粮保证供应。玉米面当家,主食就只能是饼子。

一锅饼子能吃几天,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但凡母亲上班前说一句“今天烀一锅饼子”,我就要在晚饭之前完成这个任务。时间一久,烀饼子的印象深刻脑海,难以忘怀。

印着大红“囍”字的搪瓷盆里,盛着小半盆黄橙橙的玉米面,炉子上烧水壶“吱吱”作响。一手拎着壶将开水淋在玉米面上,一边用筷子搅拌均匀。灶下生火,“咕嗒”、“咕嗒”拉动风匣,桔红色的火焰一蹿一蹿地舔着乌黑的锅底,大锅里的水“滋啦、滋啦”响起。这时,把烫好的玉米面团成一团,“啪”的一声,贴到锅壁上。沿着锅壁转圈把玉米团贴成饼子,盖上锅盖,拉动风匣,锅开以后改为小火。二十分钟后,揭开锅盖,一锅黄橙橙的饼子带着我的指痕“诞生”了。

说实话,刚出锅的饼子,趁热吃还是不错的。等到放凉了,或者隔一天,变得硬硬的,就非常难吃了。一口下去,硬硬的、粗粗的玉米面在嗓子眼留置,难以下咽,好不容易咽下,土话说“拉嗓子”的感觉充斥心间。当每天每日、上顿下顿,主食都是饼子的时候,饼子就成了最不受待见的食物。

饼子,作为不受待见的主食,怎么也没想到会演变为一个贬义词。因为饼子难吃,不受欢迎,又不得不吃,时间久了,大家就把对饼子的怨气撒到人身上,用在对一些人的人身攻击上。比如,两人聊天,说到了张三,其中一人忿忿地说,张三就是个饼子。或者,职场里的小头头对某个员工的工作不满意,也会说:给狗绑块饼子都比他干得好。极尽侮辱之能事,非常不足取,但也见证了饼子在主食中极其低下的地位。所以,外地人来我们这里工作、旅游时,若是有人说你是个饼子,千万不要以为是某种美食,那是在骂你。

除了饼子,玉米面的另一个做法是蒸窝头。程序与饼子大致相同,烫好的玉米面团成金字塔形,放在笼屉上蒸。窝头的口感比之饼子好不到哪去,同样是难以下咽。那些陈一点的窝头,硬硬的像炮弹头,我总是幻想着它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窝头的地位与饼子一样好不到哪去,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时常常念叨,要遵纪守法,违法乱纪是要“蹲笆篱子吃窝头的”。“笆篱子”指的是监狱,窝头还是窝头。闻听此言,我有些不平,我没“蹲笆篱子”不也是吃窝头吗?

饼子加窝头令人生厌,许多家庭开始尝试粗粮细作。有时候,用玉米面包包子,虽然没有白面包子的口感好,也比生硬的饼子、窝头好吃一些。如果家里有鏊子,又有摊煎饼的手艺,那么玉米面会有一次闪亮登场。邻居小成妈妈,摊得一手好煎饼。每当她把鏊子放到炉子上时,我们就开心地围在一旁,一勺玉米糊,转眼间变成一张焦黄脆脆的煎饼,趁热吃,香喷喷的。

有时候,会把玉米面和白面按一定比例掺和起来,蒸一种“两掺”馒头。白面中透着金黄,细腻中掺杂着粗糙,不是馒头类似馒头,吃起来口感舒适,不再那么生硬粗涩,只是并不能经常吃,面粉有限,偶尔为之。

春夏季节,会把应季蔬菜或者野菜掺和到玉米面里,做成菜饼子。制作菜饼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菜切碎掺到玉米面中,撒上一些盐,像平时烀饼子一样,贴在锅壁上烀熟。因为有菜有盐,吃起来也算有滋有味。另一种方式有点轻奢,将菜和少量猪肉拌成类似饺子馅,用玉米面包上菜馅,按压成饼状,放到油锅里煎至两面金黄,油汪汪的,吃起来香喷喷的。之所以把这种做法称为轻奢,应为煎菜饼子需要豆油,而豆油也是限量供应的。那时,辽宁省统一规定每人每月三两豆油,俗称“辽三两”。

说起菜饼子,忽然想起前一阵子在《学习强国》中遇到的一道选择题,问:下列电视剧,哪一部是中国第一部电视剧。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选择哪个,正确答案是1958年拍摄的《一口菜饼子》。这引起我的好奇心,上网看了这部电视剧,一个教育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故事。逃荒路上,母亲把最后一口菜饼子让给孩子吃,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令人动容。相比之下,我这般厌恶饼子、窝头、菜饼子,似乎有些忘本。当然,我与这位母亲所处的环境完全不同,她面临的是饥饿和死亡,我与饥饿死亡无关,就是想吃得好点,能经常吃馒头,或者香喷喷的大米饭。这样看,不算忘本,而是反映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饼子吃得越多,对馒头的期望值就越高。记得有一年暑假,在同学小红家里做作业。上午十点多钟休息时,我们在街边的树下玩耍,看到道边坐着一个衣衫褴褛的人,看上去精神不大正常,本地土话叫做“彪子”。小红扭头回家,再回来时,手上拿着两片馒头,中加还夹着一层白砂糖,递给那个“彪子”。看着“彪子”大口地吃着馒头,我只有咽口水的份。

小红的爸爸是部队一名营长,常年驻守新疆。在拥军拥属的年代里,她家生活条件比较好,是有馒头吃的。吃不着馒头片夹白糖的我,决计报复小红,等到小红招呼我们继续做作业时,我失踪了。果然,等到傍晚我回到小红家收拾课本时,数学、语文作业都被小红做得整齐利索。我知道,我若是没完成作业,老师首先批评小红这个学习小组组长,然后再批评我。女孩子脸皮薄,经不得老师批评,而我是批评中长大的,已经满头包了,不差这一锤。

报复他人的快感,像夏天里的冰块,瞬间便融化掉了,连个水印都没有留下。我拎着书包回到家里,拽出大红“囍”字搪瓷盆,舀上两瓢黄橙橙的玉米面,重复着烀饼子的全过程。

前两年,参加小学同学聚会,小红也去了。席间,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的都是小时候。我不由得想起小红给“彪子”两片馒头的事情,笑着把这个故事重复了一边。然后,对小红说,当年如果你能给我两片馒头,还夹一层白砂糖,也许长大后我会追求你到天涯海角。说笑归说笑,但在我小时候,饼子没有馒头好吃,馒头比饼子好吃得很,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后来,家里的主食偶尔也会出现馒头。当时,父亲在造船厂工作,那个工厂是“北海舰队”的母港,经常有军舰返港维修保养。这时,父亲会被抽调到舰艇上工作。每天下班时,热情的舰长、政委都会拿些上海奶糖或者肉罐头,送给父亲,以表示感谢。有一次,父亲拿回家几个猪肉罐头,还有几个白白的馒头。分给我一个肉罐头和一个馒头,我是馒头就猪肉罐头,吃得那个香呀,一阵工夫风卷残云。没想到,第二天上吐下泻,不停地往厕所跑。赶紧去医院,医生说有点伤食并无大碍。回家休息几天,也就痊愈了。从那以后,只要一闻到肉罐头的气味,比如最常见的午餐肉,就想吐。幸运的是对馒头没有产生排异反应,一如既往地追逐着馒头管够的梦想。

工作以后,主食发生了很大改观。企业食堂要用内部钱票和粮票,钱票是一比一兑换,粮票则是十斤地方粮票兑换企业内部的八斤粗粮票和二斤细粮票。细粮票可以在食堂购买馒头、烤饼、米饭等细粮主食,粗粮票只能买饼子、碗糕等粗粮主食。但那个时候地方粮票已经不金贵了,我们可以多换一些内部粮票,只用细粮票,粗粮票最后都剩在换衣箱里。这样我们基本都是吃细粮了,馒头、米饭可以管够了。偶尔吃点粗粮,也是食堂师傅精心制作的碗糕,还是玉米面,却好吃可口许多,不再是那么难以下咽了。

什么时候取消了粮票,什么时候卖粮的粮站关门了,都很难说出一个精准的时间。只能概括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或者诗意地说改革春风铺满地,春风化雨,饼子逐渐告别我们的日常,不再是餐桌上的主角,成为越来越远的记忆。

“爸,快来看,面里有虫子了。”女儿小猪大呼小叫,“快扔了吧,这个面粉不能吃了。”近几年来,妻子和女儿为了减肥,基本都不怎么吃主食了。买了一袋五公斤的面粉,吃了一大半,余下的在这个夏天招虫了。我知道这不是面粉变质了,晾一晾,让虫子跑掉,还是可以吃的,不影响口感。但让我扔掉这些面粉,心有不甘,便敷衍着女儿,趁她不在家的时候,蒸了两个馒头。嗯,我和虫儿一起分享了这些面粉,在一个夏天的傍晚。

饼子不再担纲主食系列里的主角,但以其曾经的辉煌,还是在主食中保留着适当的位置。市场上有售,饭店里有做,谁怀想过去的时候,就吃一回,昔日的生活重现一回,挥之不去。

主食的“食”字在本地方言里不卷舌,发音为“席”这个音。前几天,与机关工会主席等同事一起聚餐。菜点完了,主席问道,主食是什么?有同事故意用方言说道,“主席”是饼子,大家哄堂大笑。说笑之间,服务员上了一盘饼子:小巧,精致,金黄,松软,香喷喷的。

时代变了,饼子也华丽转身了。

[1]

作者简介

小猪她爸,退休公务员,喜欢文字写作。

参考资料

  1. [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