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飢餓,是由史蒂夫·麥奎因執導,邁克爾·法斯賓德羅里·馬倫主演的劇情片。

飢餓

該片講述了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執政期間,關押在梅茲監獄的共和軍囚犯為了爭取政治地位而發起的絕食抗議行為的故事。

影片於2008年5月15日在法國上映。[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飢餓 [2]

外文名 Hunger

其他名稱 大絕食

類型 劇情 / 傳記 / 歷史

導演 史蒂夫·麥奎因

主演 邁克爾·法斯賓德,羅里·馬倫

編劇 史蒂夫·麥奎因

上映時間 2008年5月15日

片長 96分鐘

對白語言 英語

製片地區 英國

出品時間 2008年

色彩 彩色

劇情簡介

北愛共和軍領導人鮑比·桑茲(邁克爾·法斯賓德飾)因為領導反

對當局的遊行而被捕。在梅茲監獄中,他依然沒有放棄鬥爭。監獄裡都是六平方米的封閉牢房,這裡關押着北愛共和軍的囚犯,他們赤身裸體拒絕穿囚衣,以此對抗撒切爾夫人剝奪囚犯權利的法令。他們用污濁的食物和排泄物掩蓋着變形門下的溝渠,以此傳遞消息。 通過一台矇混過關的收音機,囚犯們得以及時了解共和軍與英國政府鬥爭的消息。最後,在桑茲決定以絕食抗爭的時候,他與神父多米尼克·莫朗(利亞姆·坎寧安飾)有過一場精彩的辯論,然而結果卻於事無補。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Bobby Sands Michael Fassbender 12-year-old Bobby Ciaran Flynn Father Dominic Moran Liam Cunningham Gerry Campbell Liam McMahon Raymond Lohan Stuart Graham Davey Gillen Brian Milligan

Mrs Lohan Laine Megaw Gerry's girlfriend Karen Hassan the Governor Frank McCusker William Lalor Roddy Mrs Sands Helen Madden Mr Sands ​Des McAleer Bearded man Geoff Gatt Priest Rory Mullen Stephen Graves Ben Peel

職員表

導演 史蒂夫·麥奎因 編劇 史蒂夫·麥奎因、Enda Walsh 攝影

西恩·波比特 剪輯 喬·沃克爾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邁克爾·法斯賓德飾演鮑比·桑茲

激進組織北愛爾蘭共和軍的領袖。他堅信自己是由於政治方面的不公正對待被關押,並且也會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他在囚牢里組織了抗議英格蘭政權的大絕食,絕食六十六天之後,桑茲和監獄裡十名共和派囚犯餓死。

利亞姆·坎寧安飾演米尼克·莫朗信仰天主教的牧師,愛爾蘭共和黨人,在共和黨派囚徒絕食期間,和鮑比·桑茲有過一場長達25分鐘的精彩辯論,他試圖勸阻鮑比放棄絕食的計劃,但是沒有成功。

布萊恩·米利根飾演戴維

監獄裡新來的愛爾蘭共和軍犯人,被判囚禁6年。最初入獄時因為拒絕穿上囚服,被貼上了「不合作」的標籤。被囚期間,寧願赤裸也不穿囚徒的衣服,以此表達對英格蘭政權的不屈服。

精彩花絮

在北愛爾蘭第一天拍攝的是桑茲和一位天主教牧師之間關於決定實施絕食抗議的談話,這場戲有十分鐘的時間,兩位演員邁克爾·法斯賓德和利亞姆·坎寧安一共拍了四遍才通過。 在一段桑茲與牧師的對話長鏡頭拍攝完畢後,攝製組放了10個星期的假,等待男主角法斯賓德減重。 為了演好這樣一個絕食66天而死的「皮包骨」桑茲,法斯賓德在兩個半月內把自己關在了洛杉磯海邊的公寓裡,早上吃些黑莓和堅果,白天練瑜伽和跑步,晚上則只吃罐頭沙丁魚,把每天的熱量攝入控制在900卡路里。 在影片拍攝期間,為了急速減重而節食的邁克爾·法斯賓德精神狀況一度讓人擔憂。每次走進超市,他都會習慣性的閱讀食品包裝上的熱量表,計算今天自己從食物中攝取的熱量是不是又超出了劇組的規定。

獲獎記錄

時間 屆次 獎項名稱 獲獎人物/作品 備註 2008年 第61屆 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 史蒂夫·麥奎因 獲獎 2008年 第65屆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古馳女性特別獎 史蒂夫·麥奎因 獲獎 2008年 第21屆 歐洲電影獎歐洲年度發現 史蒂夫·麥奎因 獲獎 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 邁克爾·法斯賓德 提名 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 史蒂夫·麥奎因

2008年 第33屆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發現獎 史蒂夫·麥奎因 獲獎 2009年 第62屆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有前途新人卡爾·弗雷曼獎 史蒂夫·麥奎因 獲獎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英國影片 飢餓 提名

發行信息

上映信息

上映國家 上映日期 法國 2008年5月15日 希臘 2008年10月2日 荷蘭 2008年10月9日 英國 2008年10月31日

影片評價

影片聚焦了1981年的絕食抗議行為,圍繞着被關押的北愛

爾蘭共和軍囚犯鮑比·桑茲死前最後六星期的生命歷程而展開。作為史蒂夫·麥奎因的長片處女作,所選取的題材不可避免地引發了巨大的爭議,但是電影贏得了英國最受關注的現代藝術獎。

《飢餓》是導演斯蒂夫·麥奎因的電影處女作,鏡頭處理冷靜,影像帶有很強烈的紀錄片風格。北愛爾蘭共和軍為爭取獨立的政治鬥爭,雖然被「轉移」到監獄,但殘酷的生死鬥爭全部圍繞着被困在監獄中的身體上展開:死亡的身體,通過放大的裸身、發須、手腳和肌肉萎縮、傷口潰爛、便血、暈厥,傳遞出了共和軍的意識形態的激進性,而且最私密的身體成為了最活躍的公共領域——虛弱的肉身與激進的政治在這樣的異質性空間上展開的矛盾衝突。

影片最具隱喻性的,是桑茲被強迫甚至是被暴力剪去頭髮的那段細節,用《舊約士師記》中鬥士參孫的典故,將桑茲的身體與耶穌的身體「幻想」般地等同起來,身體成為政治的最後場所,身體成為政治的表徵,肉身就是權力。(時光網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