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
食道(Esophagus),亦称食管,人和动物消化管道的一部分,上面连接咽,下面连通胃,紧贴脊柱的腹侧,具有输送食物的功能。
- 食道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中空通道,在最尾端与胃相接的地方有一个括约肌确保胃酸不会逆流至食道中。
- 食道在平时是呈现扁平状,当有食物通过时便会扩大。
- 食物并非靠著地球重力落入胃中,是借由食道壁的肌肉进行像波浪般蠕动,强制将食物推入胃中,此外食道还会分泌一种黏液,让食物可以很容易地通过。
- 吞咽困难持续2周以上,应就医治疗。
- 在治疗前医师会先确认病因,方法可以是食道X光钡剂摄影、内视镜检查,甚至是窄频影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e, NBI),都是医师会使用的诊断工具。
- 食道若患肿瘤为食道癌。吸烟、嚼食槟榔和重度饮酒会增加诱发的风险。
- 其他相关病理还有胃食道逆流,并可能导致食道炎、食道狭窄与喉咙发炎、咳嗽等。
目录
食道炎的病因
- 食道炎是指食道的发炎;像是严重呕吐后,长期放置鼻胃管或服用阿斯匹宁、强酸强碱、非类固醇类消炎药或接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之患者或是病患本身抵抗力下降而受结核菌或念珠菌或病毒感染导致食道炎。
- 食道炎可分类的病因:1吞咽太热的食物、比较尖锐的异物...直接损伤了食道粘膜。2.长时间服用抗生素继而引发食道粘膜感染。3、咽、胃的炎症继发延期食道炎。4、食管扩张、痉挛、麻痹、肿瘤引发慢性食道炎。
- 引起逆流性食道炎的原因甚多,如胃酸分泌过多的疾病,下食道括约肌功能不良、裂孔赫尼亚(hiatal hernia)、食道蠕动障碍、长期放置鼻胃管或是服用阿斯匹灵等药物引起。
- 在临床上常见之逆流性食道炎的症状有心口灼热、反胃、胸骨后疼痛、打嗝及腹胀。
- 另外有些人会有恶心、咽部灼烧感、声音嘶哑、甚至吞咽困难、咳嗽等症状也有人发生。
- 症状主要是以吞咽疼痛、困难、心口灼热及胸骨后疼痛居多,当食道炎严重时可引起食道痉挛及食道狭窄。
- 当食道下端因发炎导致黏膜变性继而长出胃的柱状上皮细胞时叫做巴洛氏食道,此为食道癌之前身,必须长期追踪其变化。
- 一般食道炎之出血较轻微,但也可能引起吐血或解沥青便。
- 食道炎主要靠内视镜切片来确定诊断。
- 感染性的食道炎常是发生于免疫力低下之患者,如癌症、爱滋病或服用类固醇之患者,因此在针对病原菌治疗时也需同时考虑原始疾病之状况。逆流性食道炎治疗主要是中和胃酸及减少逆流情形,因此除了借助药物外,生活习惯也很重要。睡前不进食以免胃酸增加。睡觉时把头垫高可减少逆流,减肥可减低逆流现象,此外增加腹压的动作也应予避免。[1]
食道炎的症状与治疗
- 食道炎的症状:
- 1.化脓性食道炎:食道粘膜破损,化脓性细菌侵入食道粘膜引发化脓性炎症,常伴有颈部疼痛、咽痛,少数会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寒战、发热等症状。
- 2.真菌性食道炎:真菌性食道炎临床症状不明显,有时或没有症状,常表现位吞咽疼痛、吞咽困难、上腹不适或有烧灼感。
- 3.病毒性食道炎:病毒性食道炎,常伴有鼻唇部疱疹,表现为吞咽疼痛,吞咽食物食道下行缓慢。
- 4.放射性食道炎:由放射线引起的食道损伤,一般症状比较轻,严重的症状会出现胸部剧痛、发热、呛咳、呼吸困难、呕吐等。
- 5.表层脱落性食道炎:也叫做特发性食道粘膜剥脱症,患者会突然感到上腹隐约不适,常会出现轻度下咽困难或嗳气。喝热饮或热酒时咽喉部有灼烧感或吐血。
- 6.急性腐蚀性食道炎: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一般为小儿误食腐蚀性食物,导致食道粘膜损伤,引起食道发炎。
治疗与护理
- 1.食道炎患者可多食用猴头菇汤、猴头菇鸡汁汤
-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膳食纤维摄入。
- 3.不要吃辛辣食物、禁烟酒、睡前禁止喝热饮、禁吃酸性刺激性食物及糖类、巧克力、咖啡等食物。[2]
食道的其他疾病
- 其他食道本身的疾病,例如:食道被化学灼伤、逆流性食道炎、巴瑞特氏食道症、食道憩室、食道失弛张症、食道灼伤狭窄以及放射线照射食道,皆可能会诱发食道癌。
- 饮食习惯:长期食用高温或太烫的食物、腌熏烧烤的食物及腌渍食物,也会增加罹患食道癌之风险。发霉的食物也可能会导致食道癌的发生。
- 环境因素:饮水及食物中含有过量的“亚硝基胺”是高度导致食道癌的物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