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神
風神是中國的一個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目錄
名詞解釋
指文學藝術作品的風采神韻。「風神」一詞最初見於魏晉時期的人物品評,指風度神采,後引入文藝批評領域。唐代書法理論採用「風神」來形容書法作品的藝術特點,宋代姜夔(1155?—1209)《續書譜》的書論思想更是以「風神」為核心,認為書法家的品行、師承、技藝、創新、紙筆等共同決定了作品的風采與神韻。文論中對於「風神」的運用,影響較大的是明代茅坤(1512—1601)的文章批評論。他以《史記》為「風神」典範,標舉歐陽修(1007—1072)的文章具備「風神」之美,其評價標準注重敘事方面的條暢和情韻方面的感慨。
引例1
風神者,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三須紙筆佳,四須險勁,五須高明,六須潤澤,七須向背得宜,八須時出新意。 (姜夔《續書譜》) (書法作品的風神,一要求人品高尚,二要求學習古人,三要求紙筆優良,四要求奇險勁健,五要求高超明智,六要求圓潤光澤,七要求筆勢的相向與相背適宜,八要求時常寫出新意。)
引例2
西京以來,獨稱太史公遷,以其馳驟跌宕,悲慨嗚咽,而風神所注,往往於點綴指次外,獨得妙解,譬之覽仙姬於瀟湘洞庭之上,可望而不可近者。 (茅坤《歐陽文忠公文鈔引》) (西漢以來,我唯獨稱讚太史公司馬遷,因為他的文章縱橫跌宕,悲慨嗚咽,而文章中所蘊含的風神,往往在字句點綴指示之外,獨得精妙的意旨,好比在瀟水、湘江、洞庭湖之上看見仙子,可以遠望而不可近距離接觸。)
參考文獻
- ↑ 漢語是什麼語言,其本質是什麼?,搜狐,2020-10-19
- ↑ 精美絕倫的藝術瑪雅文字,搜狐,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