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中窩
顱中窩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們國家優秀文明歷史的象徵,一直沿用至今,一個簡單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國人們的聰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成就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輝煌。
目錄
名詞解釋
顱中窩位於顱底內面的中部,此窩中間部是蝶骨體的上部,從前向後計有交叉溝、鞍結節、垂體窩。兩側部在頸動脈溝的外側,由蝶骨大翼、顳骨岩部的前面和顳鱗一部分構成。兩側部承托着大腦半球顳葉。顱中窩內孔和裂隙較多,顳骨和蝶骨內有腔隙,故比較薄弱,因此顱底骨折,多發生在顱中窩。
顱中窩生理學解剖
窩的中央是蝶骨體,體內骨質中空叫蝶竇;體的上面形如馬鞍,稱蝶鞍,鞍的中央凹陷為垂體窩。鞍前有橫走的視神經交叉溝,此溝向兩側通神經孔。鞍的兩側有頸動脈溝,頸內動脈在此溝通過。顱中窩還有眶上裂、卵圓孔和棘孔,分別有神經和血管通過。顱底骨折損壞顱中窩病情多危重;鞍區的病變亦較多見而嚴重,預後多不佳。
解剖結構
顱中窩呈蝴蝶狀,由位於蝶骨體中央的較小的蝶鞍和兩側的大而深的凹窩組成。形成顱中窩的骨包括:側面的蝶骨大翼和顳骨鱗部,以及後面的顳骨岩部(圖7。5C、D)。顱中窩位於顱前窩的後下方,借外側銳利的蝶嵴和中間的蝶骨緣與其分開。顱中窩支持大腦顳葉。顱中窩和顱後窩以外側的顳骨岩嵴和內側的扁平骨板——蝶骨鞍背為界。
蝶鞍是位於蝶骨體上表面的鞍狀結構,被前、後床突包圍着。蝶鞍由3部分構成:
鞍結節(鞍角)為位於垂體窩前方的一個纖細的卵圓形隆起;
垂體窩為位於中央的容納腦垂體的凹窩(鞍座);
鞍背為位於蝶鞍後方,蝶骨體上的一個正方形結構。
蝶骨小翼尖銳的後緣(蝶嵴)懸於顱中窩的上方。小翼在內側終止於兩個突起——前床突。「床」意為床腿,4個床突包圍着垂體「床」,就像床的四條腿。共同形成蝶骨翼突。
左、右上頜骨牙槽突游離緣形成的「U」形嵴構成牙槽突。
成人顱的下面觀A。顱底外面觀,此面由後部的枕骨和前面的蝶骨通過骨連結而構成(在兒童時期為軟骨連結)。觀察位於兩側乳突中間,並與其在同一平面的枕骨大孔。同時也可觀察到硬齶,它參與構成口腔頂及鼻腔底的一部分
顱底內面觀。
觀察切牙窩,是位於硬齶中線上的一個凹窩。注意犁骨兩側大的鼻後孔C。顱底內面的上面觀。觀察構成顱前窩的3塊骨:額骨眶板、篩骨篩板以及蝶骨小翼。觀察兩側視神經管間的視交叉溝。也要注意觀察鞍結節、垂體窩以及蝶骨鞍背,它們共同構成在活體容納垂體的蝶鞍D。右外上面觀和上面觀。可觀察到顱腔底被分為三個階梯層次:顱前窩、顱中窩和顱後窩。下面的圖解顯示了構成這些窩的骨在顱中窩蝶骨體基部的兩側為四孔半月體,這些孔穿過蝶骨大翼的根部:眶上裂位於蝶骨大、小翼之間。
它溝通了顱腔和眼眶,為進入眶的眼靜脈和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眼神經、展神經和交感纖維)提供了通道;
圓孔位於眶上裂內側端的後方;上頜神經穿行其中,分布於上頜和上頜竇的皮膚、牙齒和黏膜;
卵圓孔是位於圓孔後外方的一個大孔;它下通顳下窩,下頜神經和副腦膜動脈穿行其中;
棘孔位於卵圓孔的後外側,其內走行腦膜中血管和下頜神經的腦膜支。
破裂孔(不屬於四孔半月體)是位於垂體窩後外側的一個不規整的孔;其形狀只有在乾的顱骨才能看到。在活體,它被軟骨所封閉。破裂孔內沒有垂直走行的結構。頸內動脈及其所伴行的交感神經和靜脈叢跨過軟骨上面,一些神經水平地跨過軟骨。顳骨岩部前面的狹窄的岩大神經溝從破裂孔向後外延伸,此處尚有一個岩小神經溝。
參考文獻
- ↑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搜狐,2017-03-27
- ↑ 中國漢字文化,道出人生哲理,搜狐,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