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貧血除了鐵還有銅
關於人體內的「銅元素」
科學家最初認識生物體內的銅是在1878年從章魚血中分離出了一種含銅的蛋白質——銅藍蛋白,之後學者們發現銅參與了銅蛋白和多種酶的構成,銅也依靠這些含銅的蛋白質和酶在人體來發揮其生理作用。
銅參與鐵的代謝和紅細胞生成,銅缺乏時紅細胞生成障礙,可產生短壽命的異常紅細胞,表現為缺銅性貧血,還能引起線粒體中細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下降,使Fe3+不能和原卟啉合成血紅素,可引起貧血。可見銅能維持我們機體的正常造血功能。
除此之外,銅還可以促進結締組織中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交聯,完善我們的皮膚、骨骼形成、骨礦化、心臟和血管系統;銅的缺乏可導致腦組織萎縮、灰質和白質變性、神經元減少、神經發育停滯、運動障礙等,適量的銅能維護中樞神經系統的健康;銅還可以促進正常黑色素形成及維護毛髮的正常結構,銅缺乏可引起毛髮脫色,俗稱白化病,同時毛髮角質化出現具有銅絲樣頭髮的捲髮症;銅藍蛋白是體內幾種自由基的清除劑,在機體發揮抗氧化作用。
由此可見,銅的缺乏可引起缺銅性貧血、心血管受損、中樞神經受損、影響結締組織功能和骨骼健康等,其對我們機體的健康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補充「銅元素」從哪裡開始?
銅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尤以牡蠣、貝類海產品、堅果是銅的良好來源,動物的肝、腎,穀物胚芽部分、豆類次之,奶類和蔬菜含量低。
植物性食物中銅含量還受土壤中銅含量的影響。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銅的推薦攝入量是成人0.8mg/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是8mg/d。由於人體自身調節機制,銅中毒在人體中較為少見,急性銅中毒偶見於誤食銅鹽、食用銅污染的食物或飲料。
在普通膳食中,天然食品如穀類、肉類和魚類等可以提供50%的銅攝入量。
但在生活中,一些富含銅的動物性食物往往是凍藏在冰箱中,食用前解凍再加工食用。凍藏期間動物性食物中的各類營養素損失不大,但在解凍時食物的滲出物質會造成營養素的損失,特別是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這其中也包括銅,植物性食物的加工也會降低銅的含量。牛奶中銅含量很低,人乳中銅含量高於牛乳,人乳在產後第一周含量較高,往後逐漸降低,長期用牛奶進行人工餵養或母乳餵養後期的嬰兒要注意銅的營養狀況。
機體對銅的吸收因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植物性食物中銅的吸收率約為33.8%,動物性食物中銅的吸收率約為41.2%。
此外,過高的鋅、鉬、維生素C、蔗糖和果糖等營養素的攝入量對銅的吸收利用均可能產生影響。
銅在我們機體中雖然微量,但不可缺少。
確認識人體對銅的需要,科學合理的選擇食物及加工方式,對銅的合理攝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