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顧允成
圖片來自名人簡歷

顧允成 顧允成(1554~1670)明末思想家。字季時,號涇凡,江蘇無錫人,顧憲成之弟。性耿介,厲名節。萬曆十四年進士。殿試時,以對策攻嬖倖,抑置末第。會房寰疏詆海瑞,允成偕同年生抗疏劾寰,坐奪冠需還家。後起南京教授,累遷禮部主事。因忤閣臣張位,謫光州判官。乞假歸,與兄憲成講學東林,不復出仕,為「東林八君子」之一。允成為文,多直抒胸臆,不事修飾。著有《小辨齋偶存》八卷,附《事定錄》三卷等。

目錄

人物生平

家庭環境  顧允成於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十月二十九日生於無錫涇里(今張涇)。其出身家境清貧,有時幾乎到家徒四壁、入不敷出窘境。父顧學曾經營過豆腐、糧米等小作坊買賣,為人豪放,喜論天下事,愛讀《水滸傳》、老子《道德經》。任過鄉里「亭長」即替官府課稅征糧,到過「天子都」北京,見過世面。

持節耿介

  顧憲成、顧允成兄弟在其父調教下,自幼及時接受業師指教。顧允成幼年聰敏好動,年十四從師張少弦習舉業。萬曆元年(1573)年十九得補郡諸生。當時常州知府施觀民政閒創辦龍城書院,曾選拔屬下五縣學業優異諸生於中受教,顧允成、顧憲成兄弟都被選送其中,在龍城書院受到良好教育。萬曆十一年(1583)會試,顧允成因言辭過激考官未敢錄用。到萬曆十四年(1586)始赴殿試,對策中指切時事,直截了當,毫無隱諱。對皇上大臣均如此。策論中有:「陛下以鄭妃勤於奉侍,冊為皇貴妃,廷臣不勝私憂過計。請立東宮、進封王恭妃,非報罷則峻逐。或不幸貴妃弄威福,其戚屬左右竊而張之,內外害可勝言。頃張居正罔上行私,陛下以為不足信,而付之二三匪人。恐居正之專,尚與陛下二。此屬之專,遂與陛下一。二則易間,一難圖也。」矛頭直指皇族權臣。當時閱卷官何心泉見此驚駭不已。想鎖榜棄之不顧。大學士、太倉人王錫爵取閱後易「置未第」,即排於榜後第二百十三名。雖名列靠後,總算搏得一第終成進士。當時,顧允成作為觀政辦事進士,還未授於具體實際官職,見南京督學御史德清人房寰接連上疏詆毀御史海瑞,顧允成倍感憤慨,於是偕同年彭遵古、諸壽賢抗疏論劾,曰:「寰妬賢丑正,不復知人間羞恥事,臣等自幼讀書,即知慕瑞,以為當代偉人。寰大肆貪污,聞瑞之風,宜愧且死,反敢造言逞誣,臣等所為痛心。」並列其七條罪狀上奏。後被朝廷以「不當出位妄奏」為由,顧允成等三人均被奪去冠帶,遣還回家反省。兩年後,經南京御史等多人奏薦,於萬曆十六年(1588)起任南康府教授,後轉保定府教授。並任國子監博士,後遷禮部主事等。至萬曆二十一年(1593)仍官儀部,會「三王並封」詔下,顧允成與同部官員張納陛、工部主事岳元聲合疏直諫,認為決不可行。後忤旨被謫為光州判官。顧允成得旨未赴任所,乞假歸里回無錫,以後再也沒有復出。

講學東林  顧允成在朝中任官僅六、七年,仕宦生涯不長。但以剛正耿介、關心國家大事著稱。他比顧憲成早一年回到家鄉。以後傾其畢生心力與其兄顧憲成一道積極參與地方講學活動。從萬曆二十一年(1593)至萬曆三十一年(1603)這十年左右時間,顧允成主要與顧憲成一起在故里同人堂等處講學。當時顧氏兄弟是主要講學組織領導者,江南遠近學人皆聞風趨赴,涇里客舍、顧家到處都住滿前來聽講者。張涇當時成為江南無錫地區學術思想傳播重要活動中心。由於需要廣泛聯繫同人,解決講學合適場所問題,萬曆三十二年(1604),正式修復無錫城內東林書院。顧憲成是主要發起助修人之一。在「佐工」項目中,排居首位者為顧憲成,出資「銀一百二十兩」。居第二者為顧允成,出資「銀一百兩」。東林書院修復後,顧允成與顧憲成常年寒暑不綴,早出晚歸,從故里涇里乘船經水道西行約四十里至城東門內東林書院,為講學奔忙。由於書院內一時江南遠近士人云集,顧氏兄弟在主持講會要與請同人發言討論,酬答釋疑,同時還要負責妥善安排赴會學人膳食寢居等各項事務。當時無錫城內除東林書院外,顧家別無其他停息之所,而且書院內「書室多為學人分寓」。為便利講學,免除城鄉往返奔波勞苦,故於書院修復之次年,即萬曆三十三年(1605),顧允成出資在東林書院後緊靠蘇家弄與箬葉巷交匯處購置一塊宅基,在其上建成小辨齋,作為他在城內的居息講學之所。顧憲成亦常棲息於此。

  顧允成居於小辨齋講學會友,研究理學前後僅三年左右時間。萬曆三十五年(1607)六月二十一日午後二時左右,他即病逝於此齋內,享年五十四歲。顧允成著述取名亦為《小辨齋偶存》。

齋名含義

  小辨齋坐北面南,南與東林書院僅一巷之隔。建築前後計四進,有長廊連通,後為花圃,近鄰弓河。九十年代因征土被拆毀,2000年初又在原址復建。小辨齋為無錫城內名人講學遺址與重要古蹟。清康熙《常州府志》卷二○《古蹟》條下,以及無錫歷代所修縣誌均有著錄。小辨齋落成時,延請明代著名戲劇家湯顯祖為齋撰記。此記原文現尚收錄於《常州先哲遺書》內。江西湯顯祖於萬曆十一年與顧允成同赴北京參加會試,湯成進士,顧被棄置不取。但他們之間仍有「同年」之誼,故請湯顯祖撰齋記。

[1][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