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第三十二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第三十二明主之道,如有若1之應密子2也。明主之聽言也,美其辯;其觀行也,賢其遠。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離世。其說在田鳩對荊王也。故墨子3為木鳶4,謳癸築武宮。夫藥酒用言,明君聖主之以獨知也。[1]
目錄
作者思想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第三十二》選自《韓非子》
韓非雖死,但他的思想卻在秦始皇、李斯手上得到了實施。韓非著作吸收了儒、墨、道諸家的一些觀點,以法治思想為中心。他總結了前期法家的經驗,形成了以法為中心的法、術、勢相結合的政治思想體系,被稱為法家之集大成者。
韓非着重總結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融為一本。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時指出,申商學說的最大缺點是沒有把法與術結合起來,其次,申、商學說的第二大缺點在於「未盡」,「申子未盡於術,商君未盡於法」。(《韓非子 定法》)韓非按照自己的觀點,論述了術 法的內容以及二者的關係,他認為,國家圖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權術,同時臣下必須遵法。同申不害相比,韓非的「術」主要在「術以知奸」方面有了發展。他認為,國君對臣下,不能太信任,還要「審合刑名」。在法的方面,韓非特別強調了「以刑止刑」思想,強調「嚴刑」 「重罰」。
尤可稱道的是,韓非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法不阿貴」的思想,主張「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這是對中國法制思想的重大貢獻,對於清除貴族特權、維護法律尊嚴,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作品原文1
注釋 1.有若:即有子,孔子晚年弟子。姓有,名若,字子有。春秋末魯國人,少孔子三十三歲。
2.密子:即宓子賤,孔子的學生。姓宓,名不齊,字子賤。春秋末魯國人。少孔子三十歲。以德行著稱。
3. 墨子:即墨翟,戰國初期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姓墨名翟,其生卒年月,歷史上無確切記載。近代學者一般認為, 墨子生於公元前476年左右,卒於公元前390年左右。 墨子出生何地,也有爭議。《史記·孟荀列傳》說他是「宋之大夫」,《呂氏春秋·當染》認為他是魯國人,也有的說他原為宋國人,後來長期住在魯國。
4.鳶:(yuān冤)動物名。又名「老鷹」。屬於鷹科的一種小型的鷹,有長而狹的翼,分叉很深的尾,薄弱的喙,兩足只適於攫取昆蟲和小爬行動物,也吃腐食爛肉,以善於在天上做優美持久的翱翔著稱。《詩·小雅·四月》:「匪鶉匪鳶,翰飛戾天。」《詩·大雅·旱麓》:「 鳶飛戾天,魚躍於淵。」 木鳶:即木製的鷹。
譯文 明白的君主的道路,就象有若回答宓子賤時所說的那樣。明白的君主聽取意見的時候,要讚美他們的能言善辯;觀察他們的行為時,要誇獎他們的好高務遠。所以群臣百官游士民眾所言談的過於深遠廣大,其立身處世也就遠離世道人情。這個說法在 田鳩回答楚王時就有了。所以墨子製作木鳶,謳葵也參與修築武宮。把那藥酒當成言語,是明白的君王聖明的君主才能獨自知道的道理。
淺析 內,主要是針對內部;外,則是針對外面;儲,是集聚匯編的意思;說,就是各種論述說明。儲說由於篇幅較大,而針對的對象不一樣,所以分為六篇,《內》、《外》、《上》、《下》、《左》、《右》,是用來區別篇名的。每篇先列出論綱,叫做「經」,然後的文字對每一條經文用若干事例來說明,叫做「說」。「經」的文辭簡單扼要,便於記誦;「說」的文字詳盡具體,便於閱讀。所以我們讀「說」的時候可以回過頭來看「經」,這樣就可以能更深刻理解了。
作品原文2
【原文】
人主之聽言也,不以功用為的,則說者多「棘刺」、「 白馬」之說;不以儀1的為關2,則射者皆如羿3也。人主於說也,皆如 燕王學道也;而長說者,皆如 鄭人爭年也。是以言有纖察微難而非務也,故李4、惠5、宋6、墨皆 畫策也;論有 迂深閎大,非用也,故畏7、震8、瞻9、車10、狀11皆鬼魅也;言而拂難堅確,非功也,故務12、卞13、鮑14、介15、墨翟皆 堅瓠16也。且虞慶詘匠也而屋壞,范且窮工而弓折。是故求其誠者,非歸餉也不可。
【注釋】
1.儀:《詩·小雅·斯干》:「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貽罹。」《國語》:「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軌儀也。」《楚辭》:「望三五以為像兮,指彭咸以為儀。」 《墨子》:「置此以為法,立此以為儀,將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與不仁,譬之猶分黑白也。」《荀子·君道》:「君者,儀也。」《韓非子·用人》:「釋儀的而妄發,雖中小不巧。」《說文》:「儀,度也。」 徐鍇系傳:「度,法度也。」《韓非子·安危》:「使天下皆極智能於儀表,盡力於權衡。」這裡用為準則之意。
2.關:通「貫」。《禮記·雜記下》:「見輪人以其杖 關轂而 轉輠者。」《漢書·司馬遷傳》:「其次 關木索、被箠楚受辱。」《漢書·王嘉傳》:「大臣括髮關械、裸躬受笞。」漢王充《論衡·程材》:「《春秋》五經,義相關穿。」這裡用為貫通、貫穿之意。
3.羿:古人名,傳說是中國夏代有窮國的君主,善於射箭。亦稱「 后羿」、「 夷羿」。
4.李:應作季,即季良。
5.惠:即惠施,戰國時期宋國人。
6.宋:即宋研,戰國時期宋國人,主張 禁慾,其思想觀念與墨翟學說接近。
7.畏:應作魏,即魏牟,戰國時期魏國的公子。《漢書》將他歸於道家。
8.震:應作長,即長盧子。
9.瞻:應作詹,即 詹何。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
10.車:應作陳,即陳駢。
11.狀:應作莊,即莊周。約前369—前295,中國古代哲學家——道家的代表之一。
12.務:即務光。夏朝末期人。《韓非子·說林上》:「而恐天下言己為貪也,因乃讓天下於 務光。」
13.卞:即 卞隨。夏朝末期人。《莊子·讓王》:「湯將伐桀,因 卞隨而謀。」
14.鮑:即鮑焦。周朝隱士,荷擔采樵,拾橡充食,不臣天子,不友諸侯,子貢譏笑他,於是抱木立枯而死。
15.介:即介子推。跟隨 晉文公出逃的臣子。
16.瓠:(hù互)瓠瓜。一年生草本植物,爬蔓,夏開白花,果實長圓形,嫩時可吃。如:瓠齒:整齊、潔白的牙齒。《詩·衛風·碩人》:「 領如蝤蠐, 齒如瓠犀。」《詩·小雅·南有嘉魚 》:「南有 樛木, 甘瓠累之。」《詩·小雅·瓠葉》:「幡幡瓠葉,采之亨之。」
【譯文】
人們的主人之所以聽取言談,不以實際效用為目的,那麼說的人就會說些「把棘刺的尖端雕刻成猴子」、「白馬不是馬」之類的話;不以準則目的來貫通,那麼射箭的人都象羿一樣能幹了。君主對於遊說,都象燕王學 長生不死之道一樣了;而擅長辯說的人,都象鄭國人爭論年齡一樣了。因此言談有纖細明察微妙但不是當務之急的,所以季良、惠施、宋研、墨翟的學說都不過是畫在紙上的計策;他們的論說深遠廣大,但不切實用,所以魏牟、長盧子、 詹何、陳駢、 莊周的學說都不過是紙上的鬼魅;言論雖然不艱難而堅定確切,但沒有功用,所以務光、 卞隨、鮑焦、 介子推、墨翟都是堅硬的瓠瓜。再說虞慶雖然指責工匠而按他的話修建的房屋卻崩壞了, 范雎雖然窮盡工匠而按他說的話做出來的弓一拉就折斷了。因此想求得真實可靠的,非得回家吃飯不可。
作者簡介
韓非,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卒於秦王政十四年(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非」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韓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後,後人輯集而成的。據《漢書·藝文志》著錄《韓子》五十五篇,《隋書·經籍志》著錄二十卷,張守節《史記正義》引 阮孝緒《七錄》(或以為 劉向《七錄》)也說「《韓子》二十卷。」篇數、卷數皆與今本相符,可見今本並無殘缺。自漢而後,《韓非子》版本漸多,其中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尤為校注詳贍,考訂精確,取捨嚴謹;梁啟雄的《韓子淺解》尤為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功力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