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鞌之戰

鞌之戰齊、晉鞌之戰發生於公元前589年。晉、魯、衛、曹四國,發兵攻齊。以晉國勝利而告終,但大大消耗了交戰雙方的實力。在戰鬥中,晉國之所以能勝利,除了《左傳》中表現的君臣同仇敵愾以外,還與晉國的農耕經濟較為發達有關。另外,晉處於齊國以西,地勢相對較高,在軍事作戰上具有「俯衝」優勢。這兩個原因,又是《左傳》的作者所考慮不到的。

目錄

簡介

前589年,齊頃公率齊軍討伐魯國及衛國,魯國及衛國派使者至晉國求援。郤克隨即率晉軍車八百乘,討伐齊國以救魯、衛。韓厥在出戰前的那天夢見自己的父親子輿警告他不要站在戰車的兩側,以防被射殺。他因此站在車的正中。他在追趕齊頃公的時候為齊侯駕車的邴夏認出他是個君子,要讓人射殺他。齊頃公認為認出他是君子還射殺他不禮。因此射殺了韓厥的左右。齊頃公出戰時輕敵,馬不被甲,人不早餐,就上陣出擊,結果被晉軍大敗。齊頃公在逃跑時與下屬逄丑父替換衣服。他們被晉軍中軍司馬韓厥追上,逄丑父假裝命令偽裝的齊頃公去打水,齊頃公因此才逃脫了被俘虜的命運

評價

鞌之戰 即春秋晉齊鞌之戰。《左傳》成公二年記載:前589年,齊頃公攻打魯國,衛軍救援也被齊軍打敗。孫桓子和臧宣叔到晉國求援。晉景公派遣郤(xì)克、范燮、韓厥、欒書等統帥八百輛戰車救援魯衛。晉軍會合魯衛兩軍,6月16日在衛國的莘地(山東莘縣)與齊軍相遇。齊頃公派人請戰,表示「我軍雖不強,請在明天早上決戰」, 郤克表示「晉國和魯衛是兄弟,魯衛說貴國在他們國家發泄憤怒,君主不忍,讓我們來求情,也不讓長期留在這裡,我們不能有辱君命。」齊將高固首先向聯軍攻擊,取勝後在齊軍營壘中誇耀說,需要勇氣的來買我餘下的。次日兩軍在齊國的鞌地(濟南東北)再次列陣交鋒,從雙方軍隊運動情況看,晉軍在莘地採用了故意示弱,主力迅速東移,最終把齊軍引誘到了鞌地,在這裡進行了著名的「鞌地之戰」。兩地相距數百里,齊軍在一天內趕到,17日清晨,齊頃公在戰前還鼓勵要消滅了聯軍再吃早飯,這種狀態倒更像經過一夜的急行軍,部隊連吃早飯的時間都沒有,就面對晉魯衛聯軍的攻打,戰鬥進行的非常激烈,郤克受傷了,他的部下解張說要忍耐,不能因為小的傷痛損害君主的大事。齊軍戰敗,韓厥追趕上齊頃公戰車,逄丑父冒充齊頃公,假意讓他取水,藉機讓齊頃公逃離。齊頃公回到軍中帶兵回來尋找逄丑父,三入三出。逄丑父被俘後,郤克要殺他,但聽他說「以後就沒有替君主承擔禍患的人了!」就釋放了他。戰後雙方議和,齊國歸還了侵占的魯衛領土,同晉國議和。次年齊頃公前往晉國朝見,晉景公舉行宴會招待他,齊頃公看見了韓厥,說道:「只是衣服換了。」韓厥趕緊施禮,表示「臣拚死作戰,就是為了兩國君主今天的宴會。」《史記》中記載關於齊頃公要尊晉景公為王,「齊侯朝於晉,將授玉」,是要把朝見天子時所用的玉圭交給晉景公,是表示恭敬、臣服。司馬遷理解為要尊晉景公為王也可以。《史記》齊太公世家,索隱:張衡記載古代天子、諸侯的禮節。諸侯朝見不需授玉,朝見天子時授玉。授玉不是授王,齊頃公沒有資格授予晉景公王爵。郤克上前阻止了齊頃公,表示晉景公不敢接受。鞌之戰是晉齊兩個長期友好的國家之間不多的幾次戰爭,這是因為在楚莊王強盛,齊國奉行了同楚國友好,經常攻打魯國和衛國,齊頃公不僅羞辱了晉國使臣郤克,還不出席諸侯會盟,引起宣公十八年諸侯討伐,當時齊國和晉國已經議和。可是成公元年齊國就利用周王室同戎國矛盾,晉國不能東顧準備對魯國用兵,魯國的臧宣叔一面加強戰備,一面同晉國結盟,防範齊國和楚國聯合對魯國進攻,成公二年大戰爆發,齊國攻打魯國,但楚國卻沒有配合出兵,直到齊國戰敗,在冬天楚國和鄭國才去攻打衛國,又背着晉國私下和諸侯會盟。晉國在成公元年雖然調解成功了周王室和戎國矛盾,但是周王室和戎國依然爆發戰爭,晉國要保護周王室,也不願剛同齊國交戰後再戰,所以在成公二年避免同楚國交鋒,齊國被盟友楚國騙了後,重新同晉國結盟。[1]

參考文獻

  1. 鞌之戰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