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静气(李俊红)

静气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静气》中国当代作家李俊红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是儿子写的一副书法作品,我一直在回味这幅对联的寓意。特别是对“静气”二字。因为总惭愧于自己身上缺乏“静气”,就像人体里需要五十六种生命元素一样,缺哪一样,就要带来三种疾病危害身体的健康,自然想补充哪一样。缺乏“静气” ,人生修养中缺乏一种很重要的元素,自然要加强这方面的修为。

这幅对联的手笔来自清朝三代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之手,旨在告诉人们: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事情,越要心静如水,沉着应对。“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符号。静水深流,宁静才能致远。

儿子的书法老师是教过我语文的史老师。当初,把他送到史老师的书法班学习就是因为儿子身上的毛躁之气,想让他坐得住,静下来。一开始,他到书法班还是坐不住,练习不行,一说写作品就很认真。于是,隔三差五让他写作品,比较好的我就给他装裱起来。这幅“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就是其中一幅。史老师让他写这幅对联的用意也是让他领会“静气”的含义。好在,这孩子一天天成长,的确是进步很大。前几天送他上学的路上,他说:“妈妈,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不喜欢说太多的话了!”不喜欢说话说明思想在成长。十五岁了,不希望还把他当孩子看待,不久的将来他必要成长为男子汉。做妈妈的顺势引导他一个男人的语言必须有分量,话不在多,在于一言九鼎。静气,是一位男子汉的重要修为之一。

这样教育孩子培养自身的静气。有时候也很惭愧于自身有时候静不下来的毛躁。每个人对自身缺乏的东西一清二楚。当一件事不能按计划顺利完成时,我的性情就不能安静如初。这一点每每想起来就觉得自身“静气”不足,需要加强沉淀。

一件事情做到没有瑕疵,是需要有静气的。一个人唯有真正的静下来,才会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到极致。比如写作。纷扰的思绪搅着一个人的心,就不可能写出优秀的篇章。

一篇文章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最让人佩服的是面临大事时的静气。小时候读《三国》中的《空城计》,读的人都汗颜了,城下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戈铁马。城头上诸葛亮汗湿衣背却琴符不乱,这需要何等的静气!谙练音律的司马懿正是从这首《卧龙吟》里听出诸葛孔明心声,斟酌再三,不敢冒然攻城,留下千古佳话。一个人的静气往往来自那几分自信与把握,审时度势的分析。诸葛孔明当时虽然情急之中使用空城计,他也是经过冷静分析后敢于实施的。

一个人的静气,也在于他内心深处装着的格局。格局大,静气深。有一个深远的目标,指引着前行的方向,不会为途径的花花绿绿风风雨雨而动摇,也不会因为挫败而败坏心情努力做着,总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境。

一个满是功利心的人,是没有静气的人,为一点蝇头小利惴惴不安,坐卧不宁。甚至,为那些自私自利的想法,不惜伤害别人。不难发现,生活中这样的人,遭人唾弃的居多。

我相信人生的机缘,每一次机缘来临的时候,并非每个人都能抓得住。往往平时就注重修身养性的人,平时注意修炼,而不是把好时光浪费于吃喝玩乐的人最能把握机会。生活中不难发现有好多人总在埋怨命运不济,却没有深刻检讨过自己是否做过努力。而努力,在于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上天对我们每个人都很公平,你在哪方面做了努力,在哪方面必然有所成绩。有时候,一个人书本上知识深并不见得静气深。每个人年轻时都犯过自负的毛病,经历一些打击以后方知静气是必备的修为。

培养一个人的静气,需要从孩子抓起。让一位自负的少年知道静气的重要,等于为他的人生铺下很好的一块基石,这块基石远比送他一辆车更具有人生意义。

那一段孤独时光

记得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读高中的时候,一个阴森的下午,刮着阴冷的西北风,这是要下雪的前兆。我独自在操场上散步,感受第一片雪落下的心情。那时候感觉很孤独,内心无比的彷徨,而又不知道该向谁去倾诉。很希望有一位知己,能够和自己内心深处达成一种难得的默契,真正的关怀,爱护。然而,人与人之间似乎没有这种默契,人们都在慌慌张张的忙碌着,根本无暇顾及别人的心灵,于是,加重我的孤独感。

想着这些,第一片雪花慢慢落在掌心中,凉凉的,迷茫的心为之清醒。于是,执笔写下所有的孤独,以及雪花带来的灵感。记得那篇文章叫《飘雪》,直到如今,都喜欢“飘雪”字样的歌曲或者文章。当时,这篇“飘雪”班主任史老师当范文在班级里阅读,提出一个人的孤独感催人向上,忍得住孤独的人才会去深刻领悟人生真谛。

我并没有老师夸奖的那样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只是那一刻感到孤独带来淡淡忧伤。

没有人能真正走进另外一个人的内心。这个世界看似繁华热闹,每个人内心深处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孤独。也许,正是因为有孤独,才会有深刻领悟,有领悟,才会有一直向前勇敢走的勇气。

孤独感伴随着渐渐的成长,发现每个人都有的迷茫。于是心中有些释然:孤独的人终究不是我一个。人们为了抛去孤独而学会亲近,学会爱。懂得友情,爱情与亲情。

爱是离开孤独的最大动力。一个不懂爱的人,他的心无比孤独与脆弱。有人说,世界上最精密的是一个人的思维,哪怕一丝丝的变数,都能感觉到。爱是一个博大的话题,它驱走心灵深处阴暗的角落。无论做什么事情,从爱的角度出发,散发力度与光辉。有人这样说:懂爱的人是最有魅力的人,也是不孤独的人。

怕独处的时光,因为孤独难免寂寞。又喜欢着独处的时光,因为孤独,所以安静,这份难得的安静中捋顺纷纷乱乱的思绪。晨起,独自跑步,追逐阳光,湖面平静,阳光的折射下变成宝石蓝般的颜色,这是一份孤独,也是一份难得的宁静。孤独与我,岂不是一份快乐?看起来,孤独并不是悲凉的同名词。

一个人的孤独来源于没有知己,于是学会亲近别人,这个世界慢慢的充满爱。

享受孤独,也逐渐培养内心强大起来,内心强大的人,孤独感相对减弱。终于有那么一天,我会用独特的视觉去欣赏这个世界,孤独变成豁达和超越。孤独,成为非凡的自由。自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渴望自由,不受任何人任何事的牵绊。有人曾经这样讲过:“两个人的世界充满牵绊,一个人的世界自由快乐!”。看起来孤独也有惬意的成分蕴含。

既然我终究要学会享受孤独,何不从此懂得享受一片竹林,一捧鲜花,一棵树带给我的快乐?也许,天空很阴霾,甚至刮来一股强劲的寒流,而我依然会带着欣赏的心态面对人生。一个人孤独中才能修炼自己,人生所有的不堪重负的事情,当来临之时,心再痛必须忍受。[1]

作者简介

李俊红,七零后,出生于河南平顶山市湛河区白龟湖畔的苗侯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