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正儿《北京风俗图谱》
青木正儿《北京风俗图谱》
青木正儿Aoki Masaru (1887-1964年12月2日)号迷阳,生于日本山口县下关。出身于汉方医师之家。从小就受到传统汉学教育,少年时即嗜好中国画与中国古典文学,是日本汉学界京都学派的领袖之一。[1] 在中学时代,喜读《西厢记》等中国古典作品,在大学学习时代,致力于“元曲”的研究。
1908年,进京都帝国大学后,师事狩野直喜 (1868-1947)。狩野直喜是日本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先驱之一。在狩野直喜的指导下,他广泛涉猎《元曲选》、《啸馀谱》等曲学书籍,并对元杂剧进行了专门研究。
1911年,以《元曲研究》一文从京都帝国大学中国哲学文学科毕业。后任教于同志社大学。
1919年,与京大同学小岛佑马、本田成之等组成“丽泽社”,创办《支那学》杂志。并在该杂志上发表《以胡适为中心的中国文学革命》,是向日本介绍中国新文化运动及其中心人物胡适的第一篇文章。
1922年,赴中国,并与画友组织“考盘社”,研究南画。[2]
1923年,青木正儿任仙台东北帝国大学助教,后历任京都帝国大学、山口大学教授。三十年代,青木正儿就被中国学术界誉为“日本新起的汉学家中有数的人物”,后更被誉为“旧本研究中国曲学的泰斗”。
1924年,任教东北帝国大学。
目录
念起画下北京民俗风情
1925年,他到北京游学,观察到随著西学东渐之风日盛,中国很多古老有趣的风俗,正在慢慢消失,于是他产生了要把北京的风情民俗画下来的念头。他延请中国画师绘制了一百多幅北京风俗彩图。随著游学结束,这些风俗图被他带回日本,由日本东北大学收藏。[3]
1925—1926年间,两次访问中国,除了相关的学术论文以外,还留下了不少如《江南春》、《竹头木屑》的行纪,《北京风俗图谱》的绘图记录。[4]
《北京风俗图谱》
1963年,为促进中日邦交,永乐宫壁画摹本及建筑模型赴日展览,一同访日的中国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所长王冶秋去了仙台,恰好见到这部图谱,非常感慨,希望能影印出版此谱。此后,平凡社打算将之收入“东洋文库”,并请中国文学专业出身的内田道夫(1916- 2000)撰写解说。平凡社最初也想影印彩图,但考虑到成本,终于还是暂以黑白版面世。
1964年,平凡社出版了两卷本《北京风俗图谱》。已入暮年的[青木正儿]]欣然为此书作序,“此图谱系大正末年,馀于北京留学中起草,制定目录,命当地画工绘制而得…… 光阴荏苒,结果馀转任京都大学,图谱底本徒劳搁置于东北大学图书馆内。然而近日幸得东北大学教授内田道夫博士珍惜此谱,业馀执笔著作图说,又有平凡社将之与图谱一并刊行,诚为无比欣悦可感之事”云云。
就在作序的这一年12月2日,青木正儿在立命馆授课后离开教室,突然栽倒,猝然辞世。
1986年6月,平凡社终以彩印横十六开本出版此谱。图谱请中国史学者寺田隆信作解说,“《图谱》完成后至今,已至第六十一年。其间北京经历了沧桑巨变。屡经动荡,政治方面亦屡屡更换主人公。因而于风俗、生活样式方面亦有极大影响”,“但历史与传统中培养的风俗,并不会这样简单地消失。稍加注意及观察,会很意外地发现,旧风俗依然存留”。寺田以历史学者的眼光摭拾文献,与图谱所绘情形一一对照、解释,又介绍自己1981年10月至次年7月在北京的种种见闻。那是复甦中的北京,是许多日本学者念念不忘的、新鲜又质朴的北京。
2015—2019年,耗时近四年,《北京风俗图谱》彩色版首次引进出版,将近一百年前的老北京风俗回到国人视野,大家得以一览20世纪老北京的风貌。
《北京风俗图谱》,以一百馀幅老北京风俗彩画广泛地反映了中国民间传统活动、婚葬祭祀仪式、生活用品、服装食物、娱乐、戏剧、技艺等民间习俗。同时,每幅画的解说都博采古今文献,除了讲述社会风俗,还对其与历史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北京风俗图谱》内文图
《夜市摆摊儿小卖》
书中也介绍到,在白天,也常常有小贩沿街叫卖,卖细花、卖耍货、卖鸡毛掸子、卖切糕(是的,那个时候就有切糕了)、卖混沌,各种名目应有尽有。这种流动摊点的形式最早出现在宋朝打破坊市限制后,而之后各朝代画家所作的不同版本的《货郎图》便是明证。
大街上众多的小摊儿卖日用杂货,“夜市”是晚饭后散步的市民驻足游览的地方。夜市卖的多是日用品,价格与普通的商店相比便宜一点。所谓“贪贱买老牛”─贪小便宜吃大亏─稍不注意,就会买没有用的东西。
《卖细花》
根据蔡绳格的《燕市货声》,吆喝“翠啊花”的是卖翡翠玉簪的,吆喝“卖绫绢花啰 ”的是卖假花的。这是两个二尺左右的纸箱上串著一根棍子,担在肩上走。如图,绿色的箱子用扁担前后挑著,也有只挑后面的箱子的,里面的商品是绢、灯心草、纸、蜡等材料制作的细花饰物、蝴蝶、绒球等。其中细花相当逼真,很漂亮,颇受市井的孩子和妇女们欢迎。各种各样有趣的细花装饰,戴在女子的头上和胸前的风景,光是想像就不由得微笑起来。[5]
《春联门神》
春联是贴在家门或房间入口处左右柱子上的红色长纸。上面写著喜迎正月的吉庆文字。
宅第的门上一般贴著如下的联句:“诗书继世,忠厚传家” “云献吉祥星联福寿”“ 花开富贵,竹报平安”“天增福禄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
门上的横幅是“出入亨通”“五福临门”等横批。屏门 ( 里面犹如屏风的四扇门 ) 斜贴著四方形的纸,写著“福”字的叫“斗方”。这些斗方都是用红纸(或双红纸)为底。
拖床冰嬉
过了冬至,河川冻得坚硬,木制的冰床开始登场,纤夫用冰床运送客人,贵族在宫中的冰上滑冰床玩;穿冰鞋的人,从北京城外护城河滑到运河,途中穿过几个水门,能到达通州。
冬天深夜,商贩提著小油灯,在巷子里一边吆喝,一边走,挑著一包一包的落花生、水萝卜、最适合下酒的猪头肉,吆喝声此起彼伏,富有风情……
一百年前北京人是这样生活的,我们对这些的记忆逐渐逝去,有一个日本人却想挽留它。[6]
《接神爆竹》
接神仪式在置放了诸神之像的天地桌或接神桌前举行,由家中长者主持。主人身穿礼服点上炷香后下拜,并视情形在不同时间将供桌上神像取下与纸元宝等物一同烧掉。接神桌上有序摆放的宝塔形贡品即蜜供,是一种面粉做的点心,可提早从白云观等庙观处订制,再由庙观在接神祭祀的日子送上门来。填仓节后人们互相馈送这些蜜供,称为“送供尖”。迎回神明后还须出门完成拜神仪式,之后再拜家庙、拜父母,用敬神崇祖的礼俗来恭贺新年。
在人们迎神下凡的仪式里打头阵的便是爆竹了——取禳灾驱鬼、迎接吉祥之意。
爆竹应该是年节里最引人注意的事物了。自祭灶后,诸神(如灶神、财神、福神、贵神、喜神等)纷纷回到天宫,不再过问人间俗事。至新年来临,灶神和其他诸神又一次“下界降吉祥”。在人们迎神下凡的仪式里打头阵的便是爆竹了——取禳灾驱鬼、迎接吉祥之意。于儿童而言,放爆竹是更具有娱乐性的事情。男孩子在大人监护下一手持香点燃“二踢脚”和“挂鞭”时,另一手不忘捂住耳朵,颇有童趣。
《元宵灯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宵,是春节中最后的盛大节日。正月十五观灯源于古代对太一神的祭祀,后与佛教燃灯习俗结合,延续至今。明清时北京的灯节最为盛大。
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灯市历史源流悠长,唐代便有了记载,宋代汴梁的灯市已经热闹非常。元宵灯市搭有灯棚,其中货物从玉器珠宝到日常用品应有尽有,不过各色灯彩应是灯市当之无愧的焦点。它们多以纱绢玻璃等材料制成,做工精细,造型别致,种类丰富,如四方灯、六角灯、八角宫灯以及长方形的对子灯。
灯彩主题多样,有植物花卉,有古今故事,也有供人猜玩的谜语。各式构思精巧的烟火花炮也是元宵不可缺少的元素。元宵前后,男女老幼都出门赏灯彩,观烟花,看杂耍。在红火美丽的彩灯装饰与映衬之下,由旧年向新年的过渡仪式也基本完成。至此以后,春节的热闹气氛开始消散,人们就要从狂欢之中平静下来,慢慢回归正常的工作与生活。[7]
《北京风俗图谱》目录
北京的历史· · · · · ·[8]
岁时第一
1.春联门神
2.接神爆竹
3.元宵灯市
4.喇嘛打鬼
5.厂甸年节
6.白云开庙
7.清明戴柳
8.彩丝系虎
9.什刹赏莲
10.闺女丢针
11.盂兰法船
12.中元莲灯
13.二闸河灯
14.中秋拜月
15.重阳登高
16.拖床冰嬉
17.祭祀灶神
18.腊月画棚
礼俗第二婚礼
1.搭棚结彩
2.送妆
3.上轿
4.迎亲――常礼
5.迎亲――盛仪之一
6.迎亲――盛仪之二
7.迎亲――盛仪之三
8.迎亲――盛仪之四
9.拜天
10.合卺
礼俗第二葬礼
11.丧事搭棚
12.停尸
13.挂孝
14.首期唪经
15.送三――其一
16.送三――其二
17.出殡――其一
18.出殡― ―其二
19.安葬
20.圆坟
21.烧伞
22.烧船
23.男女揖拜请安
居处第三
1.居宅全景
2.正厅
3.书斋
4.居室
5.闺房
6.厨房
7.王府门前
8.王府门内
9.王府花园
10.农家工作图
服饰第四
1.男子服装
2.女子服装
3.旗人女子服装
4.汉人女子服装
5.衣服裙带――其一
6.衣服裙带――其二
7.衣服裙带――其三
8.朝服
9.礼冠便帽
10.妇女头髻――其一
3.打茶围
4.打麻雀
5.吸大烟
6.养鸟
7.斗蛐蛐
8.童子嬉戏――其一
9.童子嬉戏――其二
伎艺第八
1.戏台全景
2.脚色各种――其一
3.脚色各种――其二
4.脚色各种――其三
5.乐器各种
6.傀儡戏
7.滦州影戏
8.说书
9.大鼓书
10.道情、莲花落
11.秧歌戏(高跷戏)
12.跑旱船
13.耍狮子戏
14.武艺
15.耍猴子戏
16.耍耗子戏
北京的古迹
寄语彩色版(寺田隆信)
跋(内田道夫)
译后记(张小钢)
附录
关于日本东北大学史料馆所藏有关青木史料的解说(张小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