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青年(youth)敘述一個人年少、年輕的人生時期,但通常的範圍指童年期成年期心理成熟)之間,或指年紀在中年以下、少年以上的人。

  • 由於人類個體實際心智的成熟並不完全與生存年代數字(年歲)相對應,生理上成熟的成年人也可能在心智層面尚未成熟,故青年也有不同的文化定義。
  • 青年的含義在全世界不同的社會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義隨著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環境的變更一直在變化。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確定新的年齡分段,青年人的年齡上限已經提高到44歲。
    • 從1995至2000年,世界青年人口的估計數從10.26億增長至10.66億,在全球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從18.1%降至17.6%。
    • 隨著世界人口的老齡化,青年占全球總人口比例預計到2050年將繼續下降至13.2%,屆時15至44歲的青年人總數將是11.76億人。

勞動部青年就業獎勵計畫

  • 一、目的
    •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對國內就業市場之影響,於就業市場逐步復甦之際,運用就業獎勵措施,鼓勵青年積極尋職並穩定就業。
  • 二、適用對象:
    • 本國籍15-29歲的108學年度應屆畢業青年。
  • 三、獎勵資格
    • 青年於台灣就業通網站之本計畫專區登錄參加。(點我進線上申請專區) 符合下列就業情形之一:
    • 109年6月15日至9月30日間受僱就業,且連續受僱於同一僱主滿90日或180日(自到職投保就業保險生效日起算)。
    • 109年1月15日至6月14日間受僱就業,且於6月15日(含)後持續受僱於同一僱主滿90日或180日。
    • 依法參加就業保險。
    • 以按月計酬全時工作受僱。
  • 四、獎勵標準:
    • 連續受僱於同一僱主滿90日,一次發給2萬元就業獎勵;如持續受僱於同一僱主滿180日,加發1萬元,合計最高發給3萬元。
  • 五、獎勵申請方式
    • 青年受僱滿90日起90日內,備妥申請書等文件,以下列任一方式提出申請:
    • 於台灣就業通網站的本計畫專區線上申請。
    • 以自行送達或郵寄送達方式,向工作所在地之勞動力發展署所屬分署申請。
    • 分署審查通過後,依青年受僱期間發給就業獎勵,並直接匯入青年指定金融帳戶。[1]

青年創業應該注意的陷阱

  • 一、及早確認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建立優勢與門檻--經常看到一個新創團隊,什麼都想做,搭建了一個網站,想做內容,也想賣商品,要搜集數據,也要媒合O2O服務,強調社群經營,提供聊天服務,但對於目標客群是誰,能提供什麼差異價值,卻又無法說的清楚。
    • 往往這樣的團隊不是活不久,就是做出個Me Too產品,也難經過市場嚴酷的挑戰。
    • 除非是妙想天開的創意或商業模式,很少有你想得出來的技術或點子別人沒有嘗試過,如果新創團隊沒有下工夫研究現行產業的運作體系及狀態,沒有具備某一樣比別人強的核心競爭力(可能是某個技術/專利、銷售管道、或是人脈資源等),想做越多的人,死的會越快。
  • 二、不要低估經營平台的困難,特別是要同時招呼供給與消費兩端資源的平台--自從Uber和Airbnb等共享經濟型態的企業興起之後,越來越多人關注,甚至迷上媒合式、O2O(線上串線下)式的創新服務,認為此類平台,能充分展現行動即時的特色以及網路效應,為許多種類的供給需求搭配,達到最大的撮合效益。
    • 肯定且擁抱這樣的網路經濟模式(例如我們正在推廣的即時輔導學習媒合服務),也認為不少現行的產業會被如此的模式來顛覆。
    • 許多第一次創業的朋友,很容易低估經營這種平台服務的難度,特別是產業人脈不夠強,或是該產業的競爭結構過於僵化或激烈時。
  • 三、不要一開始就想做大品牌--以為銷售及服務很容易做,許多團隊對於創建品牌情有獨鍾,從發想時就有品牌形象的設計(包括簡報也是),在行銷及銷售的布局上,認為舉辦幾場促銷活動,在臉書上經營社團,或是現有通路一字排開,就能讓產品大受歡迎,銷售源源不絕。
    • 每一個環節都有學問,許多人砸大錢做品牌都失敗,對於社會經驗不足的年輕團隊來說,陷阱更多。
    • 對於市場需求過度樂觀(特別是B2C),對於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沒有深刻了解。
    • 專注在某一個你能掌握的部份(例如產品設計),先建立足夠的差異化,然後在其他方面(例如製造、通路、及服務上),前期先透過策略合作,聰明地運用夥伴的資源,驗證市場,站穩腳步後,再擴大你的營運目標及能力。
  • 四、不要低估做硬體的難度及資源投入,找對好的夥伴會是關鍵--台灣自詡是硬體製造的大國,近年來許多新型態的創新(例如物聯網、穿戴式裝置等),也確實能發揮我們的專才,透過好的軟硬設計結合,搭配合適的服務模式,能創造最大的價值。
    • 沒有在相關製造產業工作過的團隊,經常會小看經營硬體產品的困難。
    • 從設計開模,到生產的成本,良率計算,到之後的供應鏈,庫存及現金流管理等等,即使是製造的老手,常常還會因為市場的變化,預估的不準確遭到燙傷。
  • 五、不要認為光靠熱情可以支撐一個社會企業,能打平的商業模式其實很難找--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對於社會問題、社區營造、環境永續、教育文化、甚至跨國人道救助等公益公眾的議題更為關注,不少新創團隊也認為可以透過社會企業的方式,能有效組織資源,投入心力,來解決更多更大的問題。
    • 靠著熱情與理想,加上一些創意,可能可以帶動某種風潮,但是要創建一個能存活(或稱永續)的組織,找到有效結合公益精神的商業模式,可能比大多數年輕人想像的要難很多。
  • 建議有社會企業抱負的團隊,就專心做一個賺錢的事業,成功之後再多回饋給社會,或者加入一個比較成熟的社會企業,貢獻過程中也學習經營管理。
    • 自己輕易投入,可能浪費自己與夥伴的青春,以及可能可以更有效運用的寶貴資源。[2]

目錄

參考來源

  1. 就業相關補助. 勞動力發展署. 2020-08-26 [2020-08-29] (中文). 
  2. 職場. 不是有熱情就可以! 年輕人創業很好,但要注意這五大陷阱. 關鍵評論. 2016-10-03 [2020-08-2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