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霞峰鎮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境西部丘陵地帶,東接大石,南靠少陽,西北連洋口。總面積27.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總面積的33.9%,林地占18.3,水域占9%,道路、村莊和其他占38.8%。[1]

目錄

簡介

霞峰鎮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廣豐縣境西部丘陵地帶,東接大石,南靠少陽,西北連洋口。

總面積27.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總面積的33.9%,林地占18.3,水域占9%,道路、村莊和其他占38.8%。霞峰鎮鎮駐地大尖山,距廣豐縣城7公里。霞峰鎮設下坊、三官殿、方村、公堂、大尖山、三里、芳源、石山、赤塘、坑東、桐塢、大洋12個行政村、148個村民小組,共有82個自然村。常住人口37002人(2017年) 。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崇善三十都。解放前夕稱霞坊鄉,轄9保、117甲。解放初期仍稱霞坊鄉,屬第一區。1950年月4月,劃分為新興、新民兩鄉。1951年,合併稱下峰鄉,屬洋口區。1952年2月,劃分為赤塘、民興、下坊、三里、東屏、易新7個小鄉,屬第二區。1957年4月,合併為下坊、易新鄉、為縣直屬大鄉。1958年11月兩鄉合併建立先鋒人民公社。1959年3月改稱下坊人民公社。1961年9月,劃分為下坊、易新人民公社,屬洋口區。1963年4月兩社合併仍稱下坊人民公社。1968年10月併入洋口人民公社。1972年,原下坊公社區域從洋口公社析出成立下坊公社。1984年9月撤社。1984年9月撤社,設立霞峰鄉。2000年7月,撤鄉設鎮。2003年,桐塢、赤塘、芳源三村合併為赤塘村。2006年4月,三官殿村劃歸蘆林街道辦事處管轄。[2]

基礎設施

霞峰鎮駐地原有舊街1條,長350米,寬163主,已澆築成水泥路面;新建成一條長220米、寬24米商業街,臨街商業、手工業、飲食門店等100多戶,設有下坊墟,農曆一、四、七為墟日,年集市交易額350萬元。高有自動電話端局,交換機容量5000門,已安程控電話2300部。有洋口至少公路經過境內,公路交通比較方便。鎮高有文化站、電影院、有線電視站、廣播站、有線電視終端用戶2242戶。有中學1所,教職工87人,在校學生2400人;小學13所,教職工197人,在校學生3967人;學前班13所,教職工20人,在校幼兒750人;有霞峰鎮鎮衛生院1所,病床5張,醫務人員162 ;村衛生所12所,鄉醫42人。霞峰鎮境內沒有河流經過,農業用水短缺在廣豐縣是有名的。農業灌溉主要是靠關西、勝利兩支渠和境內的一座小(一)型和六座小(二)型水庫以及大大小小的山塘水庫、電灌站Q。2006年由縣利用外資領導小組立項,爭取到世行貸款項目,投資100餘萬元,對勝利渠霞峰段進行了三面水泥硬化防滲,極大地改善了水渠的供水能力。2007年關西渠已立項,下半年二晚抗旱結束後,工程即付諸實施。

經濟發展

霞峰鎮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物華天寶,風景秀麗。農業以水稻為主,更兼有蠶桑、天桂梨、葛根等特色,"霞峰魚"在廣豐縣久負盛名。工業以煙花鞭炮為龍頭,現擁有廠家(基地)10個。霞峰鎮通過實施強攻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等舉措,做大做強霞峰財政。2007年共實現財政收入560萬元,霞峰鎮經濟社會步入良性發展軌道。霞峰境內公路四通八達,路面平坦,主幹線洋霞公路達國家三級標準,廣霞公路交省道二上線,橫穿水尾山風景區,鎮內已實現所有自然村通公路。鎮黨委政府堅持規劃先行,各項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一個集淨化、綠化、文化為一體的多功能集鎮將展現在世人面前。霞峰鎮是廣豐縣內土質較好地區,糧食單產較高。"大黃李"曾廣豐縣聞名。田邊地頭種植高梁較多,"高粱酒"也曾有名氣。池塘養魚產量高,魚味好。2000年霞峰鎮有耕地面積965公頃,其中水田面積936公頃,糧食總產量9991噸,2002年12100種植面積16公頃。果園面積176公頃,水果年產量425噸。養殖水面78.2公頃,水產品產量1229噸。農業總產值2269萬元。工業總產值15822萬元,其中鎮辦企業有霞峰機磚廠、新光木雕工藝廠,年產值110萬元。霞峰鎮財政收143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500元。2002年,霞峰鎮農業總產值2549萬元,工業總產值3628萬元,民營企業1個,產值15萬元。霞峰鎮財政收入248萬元,農民人元氣純收入2700元。

2011年,剔除上年再生資源稅3500萬元後,仍實現財政收入3556.8萬元,財政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雖然總體減收,但實際可用財力達1362萬元,較上年增長236%。

2011年,實現農業產值11634萬元,較上年增長10.61%,工業總產值39235.9萬元,較上年增長39.4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長69.17%,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9210萬元,較上年增長8.16%,農民人均收入7810元,比上年增長519元。

農業上重視結合現代農業建設,推進優品瓜果、特色蔬菜農業建設,完成種植馬家柚1463畝,其中基地912畝,零星113戶種植551畝。新註冊農村專業合作社4家,新增豐益為縣級龍頭企業。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爭取上級資金,對孫塢水庫大壩全面更新加固,對天山弄、桐豐、陂塘三座小(二)型水庫進行渠道拓寬改造,鎮財政投入5萬多元,用於我鎮境內關西、勝利兩渠的維修完善。

2011年,招商引資簽約項目14個,合同資金2.13億元,實際進資1.6億元。其中工業項目5個,入園總數達到14家。貿易企業3家,物流企業4家,機械租賃企業2家。物流、貿易項目全部實現當年簽約,當年見效,其中祥豐貿易有限公司2011年4個月納稅84萬元,九久物流有限公司當年實現稅收52.6萬元。宇恆銅業和斯爾摩實業,通過參股方式對接,"騰籠換鳥"實現項目置換,有效利用土地,加快了項目進度。

着力加強區域聯動,完善功能設施,鎮村整體面貌大為改觀

全年完成主幹道水泥路面硬化3.8公里,改水259戶,改廁247戶,修建排水溝1.5公里,共拆除舊房、危房、空心房800平方米,建新960平方米,鎮、村、社會各方面投入資金160餘萬元。

遵循"量力而行,群眾受益,民主決策,上限控制,使用公開"原則,2011年完成"一事一議"惠民項目3個,項目工程預算達113.3萬元,受益人口達2352人,投勞2500個,群眾籌資25.6萬元。

城鎮功能加快提升。着力推進城鎮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功能集成,促城鎮形象不斷改觀。2011年,完成城鎮化建設的規劃設計,由於部分群眾對土地與發展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溝通,2011年的城鎮化工作目標推進遲緩,堅信在2012年內,通過大家的努力,我鎮的城鎮化建設目標能如期實現。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深入推進"一大四小"工程建設,圍繞"提升環境美化,推進林業產業化,建設生態化"目標,重抓"一大產業,兩個森林村莊,一條精品通道"建設,2011年,共完成"一大四小"工程建設任務1100畝,其中突出馬家柚產業,在宜林地和村莊四旁種植面積達900畝,同時,在坑東打造森林村莊,完善錦坤路精品路建設。

着力推進社會事業,完善保障體系,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健全民生保障機制。加快完善就業創業政策服務體系,大力推動社會保險擴面,不斷提高社會保障待遇,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全覆蓋,參合人口達到34774人,參合率達99.7%。

優化公共服務體系。大力推進教育優先發展、均衡發展,調整教育布局。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紮實完成全員人口信息管理工作、"陽光計生"行動和"婦女健康促進工程"。積極推進自來水覆蓋面,受益人口達到2.7萬人。

工業企業

工業企業:鎮辦企業有霞峰機磚廠,個人承包經營。鎮內私營企業現有華豪化工有限公司、三特碳業有限公司、霞峰自來水廠、益力泉純淨水有限公司、祥雲花炮廠、順利花炮廠、方村花炮廠、公堂花炮廠、順溪花出口花炮廠、長安花炮廠、波濤花炮廠、霞峰出口花炮廠、錦坤煙花原材料廠(主產煙花用發射藥)和正在建設中的富茂花炮廠。霞峰為廣豐縣的煙花爆竹大鎮,生產的鞭炮以質優而聞名於縣內外。2006年底,霞峰鎮引進的園區企業有9家,其中投資5000萬元的金鑫產業園項目,占地116畝,是廣豐縣蘆林工業園區第一個標準廠房建設項目,填補了廣豐縣標準廠房建設的空白、月兔電器有限公司、安娜紙業有限公司、隆泰塑膠有限公司、PC陽光板廠、煙花底座材料廠、駿通汽貿公司、華豐化工有限公司。

所轄村屯

桐塢村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廣豐縣霞峰鎮赤塘行政村管轄,因桐樹之多居山塢之中得名,以陳姓開村夏姓為主,村內有夏家宗祠一人,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位於縣境西部丘陵地帶,東接大石鄉,南靠少陽鄉,西北連鎮中心,洋口鎮。總面積28.5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總面積的33.9%,林地占18.3,水域占9%,道路、村莊和其他占38.8%.鎮駐地大尖山,距縣城7公里。全村設菊塢山、金山、塘底、後輩山、桐塢、。2000年,總戶數130戶,總人口2056人。 明清時期,屬崇善三十二都。解放前夕稱桐塢行政村,屬霞峰直屬。1952年2月,劃分為桐塢、高峰、宜村、石碧山、菊塢山5個自然村。1957年4月,合併為下坊、易新鄉、為縣直屬大鄉。1958年11月兩鄉合併建立先鋒人民公社。1959年3月改稱下坊人民公社。1961年9月,劃分為下坊、易新人民公社,屬洋口區。1963年4月兩社合併仍稱下坊人民公社。1968年10月併入洋口人民公社。1972年,原下坊公社區域從洋口公社析出成立下坊公社。1984年9月撤社。1984年9月撤社,設立霞峰鄉。2000年7月,撤鄉設鎮,2003年芳源、桐塢、赤塘合併.設立赤塘行政村。[3]

教育事業

霞峰中學座落在霞峰鎮大尖山村。校園面積約18畝,校舍面積約4900平方米。學校擁有電腦室2個,語音室1個,物理實驗室1個,生化實驗室1個,圖書室藏書4萬餘冊。現有在校學生數2486人,32個教學班。現有在職教師83人。其中高級教師1人,中級教師19人,初級教師26人,本科學歷9人,專科學歷教師68人,黨員15人。學校各項制度健全,內部管理運作良好,三風優良。教師隊伍相對年輕,大部分教師精力旺盛,思想開放,安於工作,樂於奉獻。教師工作和學習的自覺性較好,參與教研的積極性較強。

城鎮建設

霞峰鎮鎮區內保留有原鄉政府門前舊街1條,長350米,寬6米,已澆築成水泥路面;新建成一條長220米、寬24米商業街,臨街商業、手工業、飲食門店等100多戶,設有下坊墟,農曆一、四、七為墟日 。鎮政府門前高規格的府前規劃區基本建成。2006年,完成鎮敬老院的搬遷新建,座落在方村的配套設施齊全,環境優雅清靜,集居住、休閒為一體,設有套間42個,床位84個交付使用,切實解決了霞峰鎮老年人的老有所養問題; 在大尖山新塘頭開工建設鎮文化站,2007年內將全面竣工;設在公堂村的鎮自來水廠基建基本結束,總投資1060萬元,建成後日供水量達1.8萬立方米,管道已鋪設到下坊居,解決了下坊人畜飲水的難題,實現經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2007年的鎮衛生院新建建築面積1260平方米的醫技大樓項目正在實施中。設有自動電話端局,交換機容量5000門,已安程控電話2800部。移動電話信號覆蓋率達100%。

出境公路

洋口至少陽至橫山的洋社公路,霞峰至縣城的廣霞公路,石山到洋口的公路以及桐塢至少陽泉嶺公路。2005年完成了通村公路的水泥路面硬化,完成通自然村公路的水泥路面硬化。五年來共向上級爭取公路建設資金700多萬元,完成了71公里村道及環村公路路面硬化工作。新農村建設正在火熱進行中。2006年,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的原則,重點抓了五個試點自然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共完成拆除"空心房"6082平方米,改廁188戶,改水219戶,改欄89個,清理下水道、排污9000多米,初步實現了"布局優化、道路硬化,環境美化,管理規範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