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树
雷公树 |
中文学名:雷公树 拉丁学名:Rhaphiolepis indica 界:植物界 |
石斑木(学名:Rhaphiolepis indica(L.) Lindl. ex Ker)是蔷薇科石斑木属植物,常绿灌木,稀小乔木,高可达4米;幼枝初被褐色绒毛,以后逐渐脱落近于无毛。叶片集生于枝顶,卵形、长圆形,稀倒卵形或长圆披针形。顶生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总花梗和花梗被锈色绒毛,花梗长5-15毫米。果实球形,紫黑色,直径约5毫米,果梗短粗,长5-10毫米。花期4月,果期7-8月。
分布于中国、日本、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在中国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生长于海拔150-1600米的山坡、路边或溪边灌木林中。
木材带红色,质重坚韧,可作器物;果实可食。石斑木以根、叶入药,主治跌打瘀肿,创伤出血,无名肿毒,骨髓炎,烫伤,毒蛇咬伤。石斑木花朵白里透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目录
目录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稀小乔木,高可达4米;幼枝初被褐色绒毛,以后逐渐脱落近于无毛。叶片集生于枝顶,卵形、长圆形,稀倒卵形或长圆披针形,长(2-)4-8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圆钝,急尖、渐尖或长尾尖,基部渐狭连于叶柄,边缘具细钝锯齿,上面光亮,平滑无毛,网脉不显明或显明下陷,下面色淡,无毛或被稀疏绒毛,叶脉稍凸起,网脉明显;叶柄长5-18毫米,近于无毛;托叶钻形,长3-4毫米,脱落。
顶生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总花梗和花梗被锈色绒毛,花梗长5-15毫米;苞片及小苞片狭披针形,长2-7毫米,近无毛;花直径1-1.3厘米;萼筒筒状,长4-5毫米,边缘及内外面有褐色绒毛,或无毛;萼片5,三角披针形至线形,长4.5-6毫米,先端急尖,两面被疏绒毛或无毛;花瓣5,白色或淡红色,倒卵形或披针形,长5-7毫米,宽4-5毫米,先端圆钝,基部具柔毛;雄蕊15,与花瓣等长或稍长;花柱2-3,基部合生,近无毛。果实球形,紫黑色,直径约5毫米,果梗短粗,长5-10毫米。花期4月,果期7-8月。
近种区别
该种形态变异很强,叶片大小、宽窄、叶边锯齿深浅、网脉显明下陷与否,差异很大,苞片和萼片线形或披针形,萼筒外面无毛或被绒毛,花瓣倒卵形或披针形,雄蕊或长于或短于萼筒,因此有人描写为多数变种变型,甚至三个不同的种,合并为一种。
与该种近缘者为陷脉石斑木(Rhaphiolepis impressivenaMasam.)模式标本采自中国台湾花莲港清水山,生于多石地,海拔1000-1200米。摘译原记载如下:“灌木高1-2米,分枝很多,小枝灰色,幼时被锈褐色绒毛,老时脱落无毛。叶互生,在枝顶上多集生,革质,长圆形,宽长多为1厘米×1.5厘米,1.5厘米×2厘米,2厘米×3厘米,2厘米×3.5厘米,稀2厘米×4厘米,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沿叶柄下延,上面光亮,深绿色,下面淡绿色,网脉显明,在叶片上面深陷,下面隆起,边缘有粗锯齿;叶柄上面有沟,长3-10毫米。花不详。果实球形,黑蓝色,直径约7毫米。”根据原始文献记载,该种与石斑木很近似,因未见模式,附记于此,待日后研究确定。
主要变种
中文名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琉球石斑木 Rhaphiolepis indicavar.liukiuensis(Koidz.) Kitam. (Koidz.) Kitam.,1974[4] 恒春石斑木 Rhaphiolepis indicavar.shilanensisYuen P.Yang & H.Y.Liu Yuen P.Yang & H.Y.Liu,2002[5] 厚叶石斑木 Rhaphiolepis indicavar.umbellata(Thunb.) H.Ohashi (Thunb.) H.Ohashi,1988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50-1600米的山坡、路边或溪边灌木林中。[1]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严寒,性喜光,但也较耐荫,为中性偏阳树种。对土壤条件要求一般,在肥沃、湿润和疏松深厚的酸性至微酸性土壤及半阴环境生长最为旺盛。耐旱耐瘠薄性一般,在较干旱、干燥、贫瘠土壤地生长差。
分布范围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9-10月份,当梨果由青色逐渐变紫黑色时采种,采后在室内堆放数天,待果实充分软化后,放入水中搓去果肉,漂洗净种后即可播种或混沙湿润至翌春播种,种子千粒重90克。选择疏松较肥沃的圃地,细致整地,开高床条播,覆土0.3-0.4厘米。中国南方秋冬播种应淋水保湿,注意遮荫,天气干燥可设塑料拱罩。半个月后种子发芽,发芽率35-40%。
栽培技术
当苗高3厘米时可移植到聚氯乙烯塑料袋内。由于该树种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因而配制的营养土除园土外,应混入定比例的火烧土及堆沤的土杂肥和磷肥,比例为6:3:1。幼苗尤喜阴,故袋苗培育应置于半阴的位置。1年生苗高30-60厘米,之后要注意修剪,以形成良好的冠形,2年生苗即可出圃定植。
主要价值
经济及食用:木材带红色,质重坚韧,可作器物;果实可食。
药用:石斑木以根、叶入药,主要包含树皮含鞣质、叶含山梨糖醇-6-磷酸盐脱氢酶(sorbitol-6-phosphate dehydrogenase)等成分。根、叶:微苦、涩,寒。根:活血消肿,凉血解毒。根:主治跌打损伤,关节炎。叶:主治跌打瘀肿,创伤出血,无名肿毒,骨髓炎,烫伤,毒蛇咬伤。
观赏:石斑木花朵白里透红,春天开放,其叶、果等器官形态大小各异,十分奇特,因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园林中可用于点缀草坪、园路两旁,与其它建筑小品如山石、亭阁等配植;也可用于庭院建筑物周围的美化和绿化;还可用作风景林绿化的灌木品种。因此,石斑木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园林绿化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