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大埤鄉
大埤鄉位於雲林縣南端,地處嘉南平原之北部,東西長約9公里、南北長約7公里,面積44.9973平方公里,轄有15村,33部落,人口數約二萬零七百三十人。本鄉東臨台一線省道縱貫公路,緊鄰中山高速公路兩個出口(斗南、大林),距離約1.5公里,且聯絡一號、三號國道便利,距離劍湖山遊樂區約10公里,可吸引附近的觀光客;北接大湖口溪與斗南鎮為界;西以北港溪為界與虎尾、土庫、元長三鄉鎮相交;南臨石龜溪與嘉義縣的大林鎮、溪口鄉為鄰。[1]
- 村里簡介
雲林縣大埤鄉行政區域共有15村,分別為:豐田村、三結村、嘉興村、豐岡村、吉田村、北和村、南和村、大德村、松竹村、聯美村、尚義村、怡然村、北鎮村、興安村、西鎮村
- 鄉長專欄
姓名:林森寳
鄉長的話:
1.落實民意溝通協調、提升行政效能及效率、加強服務功能,促進和諧的大埤鄉。 2.建設大埤鄉、加強基礎建設,改善農業運輸及排水系統。 3.提升農業經濟發展、推廣高經濟作物,增加農民收入。 4.落實本鄉社會福利及健康工作、提升生活品質。 5.促進、落實社區改造工作及全民運動。 6.加強關懷弱勢族群,改善生活。[2]
目錄
自然環境
大埤鄉北有大湖口溪,西有北港溪,南有華興溪、三疊溪流貫其間,地勢由東向西漸次傾斜,坡度極為平緩。整體而言,全鄉地形為平緩且遼闊的平原地形。本鄉地質屬於河川近代沖積地,土質屬於微酸性至微鹼性的沖積土,其母岩為第三紀之砂岩,土質肥沃適宜農耕。
大埤鄉位於濁水溪以南,北迴歸線以北,年平均溫度為攝氏20~28度,年降雨量約1500~2000公厘。由於位於台灣西南部平原區,其氣候受緯度與暖流影響,屬典型亞熱帶氣候。雨季主要分布在五至九月,每年十至翌年一月為乾旱期。由於夏季西南季風與氣溫高,雲層較低易形成對流作用,因此五至九月易形成雷陣雨與颱風,帶來旺盛西南氣流,雨水充沛。[3]
歷史沿革
大埤鄉在荷蘭佔據時代稱為「紅毛埤」,以後住民採此意為大埤頭莊,民國九年十月一日以前置茄苳腳區及大埤頭區各設役場,茄苳腳隸屬當時之嘉義縣斗六支廳,大埤頭區隸屬當時之嘉義縣土庫支廳,民國九年十月一日地方改制廢區置莊時,茄苳腳區及大埤頭區合併為大埤莊,光復後改稱為大埤鄉。
- 地方鄉土俚語(Local slang)
大埤頌
古早古早他里霧隔壁,有一處名叫「大埤頭」,
鄉內有真多小莊頭,人人勤儉又打拚,
種了各種的五穀:有稻又有豆,
最有名就是「鹹菜」和好彩頭,
實在有「豐岡」、夠「聯美」、「吉田」又「三結」,
攏是「三山國王」、眾神和「天主」的保庇,
所以「南阿和」、「北阿和」、「西阿鎮」、「北阿鎮」,
親像「松竹」是「大德」,大家都「興安」,
六畜興旺真「怡然」,
無論「豐田」和「嘉興」皆「尚義」。
加添紅毛埤,難怪太子太保的得祿,
選阮大埤頭的少年郎做半兒。
個個都獅陣,是宋江的好男兒。
大埤的水和土親像我母親;
大埤的金木火親像我爹親,
大埤啊 大埤!
你永永遠遠是我心中的太極。[4]
鄉鎮特產
大埤鄉的產業結構以一級產業為基礎產業,為本鄉的最重要的經濟發展重心;農林漁牧業為本鄉產業結構重要的一環;但在目前國內經濟情勢變化下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帶來的衝擊,鄉公所應與縣府視中央政策的調整,配合發展具地方特色的農產品。
大埤鄉的農特產有芥菜、蝴蝶蘭、劍蘭、花生等。其中芥菜為醃漬酸菜原料,本地種植面積一千五百公頃,百年以來一直提供全台近八成的酸菜貨源,故本鄉素有「酸菜的故鄉」之美譽,農民通常都利用二期稻作收割後的「空檔」,在冬季裡種芥菜,其中以興安、怡然、北鎮、西鎮等村產量最多,約佔全鄉產量70﹪以上。[5]
大埤鄉熱門景點
三秀園
位於雲林縣大埤鄉怡然村的三秀園,由清朝貢生張建廷所建造,是大埤鄉鄉長詩人張禎祥故居。早年因園中樹木寄生靈芝,便以靈芝雅稱「三秀」為名。在日本時代,三秀園就是雲嘉地區古典詩人雅集的場所,時常有文人雅士造訪。這樣一座占地萬坪、充滿歷史痕跡的台式園林,是目前極少見完整保留的百年台式私人花園。
良作工場農業文創館
良作工場農業文創館是由祥圃實業有限公司在雲林縣豐田工業區所設置,為雲林縣第十家觀光工廠,會設立良作工場農業文創館主旨是在將牧場的豬隻透過台灣良好的農業規範中的豬隻屠宰分切作業流程,建立豬隻的產銷履歷,透過觀光工廠將此過程完整透明的呈現給消費者,讓大眾都能吃到安心且安全的好豬肉,並致力於建構透明、安心、信賴的優質食物鏈供應者。
三山國王廟
三山國王廟位於雲林大埤鄉大德村新街裡,是台灣客家族人們的廟宇之一。闢建於清朝嘉慶十四年,其廟內主祀奉三山國王。廟內建築雕工精細、無論是在石柱、木柱還是石牆的裝飾彩繪上,都頗有特色,而現今更已被指定為三級古蹟做為文化的保存。 [6]
視頻
2020雲林大埤酸菜節21日隆重登場
- 台灣1001個故事 #白心儀 #美食
雲林大埤鄉酸菜故鄉 超大圓桶保存醃製古法 part3 台灣1001個故事|白心儀
大埤鄉尚義村活動中心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