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雪之韵(童如珍)

雪之韵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雪之韵》中国当代作家童如珍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雪之韵

冬季来临,飞雪飘落大江南北。雪,作为一种自然物象,司空见惯。它的风韵与品格,为人们所喜爱并颂扬。

雪,豪迈奔放。伟人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雪》,将北国的茫茫景描写得大气磅礴、恢宏壮美。词句“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反映了雪景的苍茫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展示了雪景的高峻雄伟,而“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则烘托出雪景的妩媚艳丽。可见,雪花飞舞,豪情万丈、潇洒不羁,纵然是高山峻岭、江河湖海,也能捷足先登、欣然而往。

雪,柔和随性。它是水的另一种形态,具有水的滋润万物的特性,却又不像水那样,只往低处流,它既飘洒山岗,也飞落沟壑。它,不像冰那样冷寒古板,它既爽润,又松软。它,也不像水汽那样无形无影,飘忽不定,它既厚实,又随遇而安、随物赋形。雪地里,任由人们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尽情撒欢。雪被捏在手心,悄然化成水,却凉而不寒。雪被踩于脚下,默默深陷,却呻吟出“咔哧、咔哧”的悦耳旋律,供人受用。

雪,洁净素雅。人们常用冰魂雪魄来比喻行为高尚、操行清白,用冰肌雪肠来比喻身心洁白、没有污点,用冰雪聪颖来形容人聪明非凡,用阳春白雪、郢中白雪来指代高雅的文学艺术,这些,恰好说明了雪的清洁、明澈高雅的品质。人们常用白雪来比拟淑女的姽婳、聪慧、美丽和洁身自好,它的矜持、纯洁,总让人无比爱怜、不忍亵渎。雪为自然净化器,雪后的天空镜一般明净,地面一片素白,没了污秽冗杂,不见飞尘扬沙,空气清新干净,令人神清气爽、赏心悦目。

雪,婉约谦逊。它不像暴风骤雨那般张扬,它总是在不经意间飘然而至,轻轻地降于草地,落在树梢。待人们一夜醒来,大地银装素裹,向你问好,你才感觉到冬雪的突然造访。一阵感叹,满心欢喜。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当中的“雪”是其它景物的点缀。而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里面的“雪”,却甘于陪伴孤身垂钓者。

雪,执着坚韧。它在万米云空里与风雨共舞,从遥远的西伯利亚一路向南奔袭,不迟疑、不停息。在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的高巅之上,莹莹白雪终年不化,与美丽的雪莲、翱翔的苍鹰一起默默地坚守。在荒蛮寂寥的南极洲,冰川雪山守护着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凡是勇敢坚强的人,都有一股冰雪的精神,隐忍、坚定、有毅力,最终皆能成就一番事业。

雪,吉庆祥瑞。谚语“瑞雪兆丰年”,表示适时的冬雪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因为厚雪覆盖在田地上,热量不易散发,从而保护越冬作物不被冻坏。另外,雪水融化渗透到泥土里,既可润泽土地,又可减少虫害。所以农家企盼下场大雪,也把雪视为吉祥之物。下雪时,朔风凛冽,气温下降,固然有些寒冷,但人们的脸上依然会流露出一种希冀之喜。

雪之韵,万般风情,曼妙迷醉。[1]

作者简介

童如珍,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