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集中營 集中營 是類似監獄的大型關押設施,用於隔離、關押持不同政見者、敵僑,以及屬於某一特定種種族、宗教或政治信仰團體的成員於一個與外界隔絕範圍內的設施。它與監獄最大的區別在於,集中營中關押的人由於具有某種特定的身份或行為往往不經過正常公正的法律判決遭拘留,而且沒有確定的拘留期限。

目錄

簡介

集中營一指的形式有很多種,可以單純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強迫勞動,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集中營則進行種族滅絕式的屠殺。有些難民營其實也屬於事實上的集中營,難民們由於不受歡迎而被拘留或隔離在難民營中,為了阻止進一步的難民湧入,他們往往受到不公正的對待,生活條件極其惡劣。

基本信息

集中營 concentration camp

拘留政治犯、戰俘、少數民族等的場所。被關進集中營的人,往往受到無限期的挨餓、監禁、侮辱、虐待、非刑拷打和野蠻屠殺。

出現時間

1900年,基欽納又被維多利亞女王派到南非參與指揮英布戰爭,他很快擊敗了南非的布爾人(荷蘭人後代),並在南非大肆燒殺,建立集中營關押平民(此乃集中營一詞在歷史上第一次正式出現),最終征服南非。 雖然他在非洲的所做作為受到很多人的譴責,但他依然被英國捧為民族英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在波蘭奧斯威辛馬伊達內克特雷布林卡德國布痕瓦爾德等地設立了集中營,殺害了大批政治犯戰俘猶太人等。奧斯威辛集中營是德國最大的集中營,位于波蘭加利西亞奧斯威辛附近,1940年建立,主要關押波蘭和德國的猶太人。納粹在此建立了大規模的綜合性滅絕設施,包括用毒氣殺人的"浴室",儲放屍體的屍窖以及焚屍爐等,用以消滅猶太人。納粹還挑選犯人進行醫學試驗,如試驗便捷的絕育方法,對孿生子女進行活體解剖等。在該集中營內約有400萬人慘遭殺戮。布痕瓦爾德集中營是德國建立較早的集中營,建於1937年。內設斑疹傷寒和病毒研究所,醫生利用犯人試驗病毒的傳染和疫苗效果,許多犯人死於醫學試驗

在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在重慶白公館、渣滓洞建立了集中營,也建立了上饒、息烽、西北等集中營,用以囚禁 、殘害中國共產黨人、進步人士和愛國者。白公館原為四川軍閥白駒的別墅,故名[1]號白公館。1939年被軍統強占改為看守所。渣滓洞原是一座煤窯,因四周堆滿煤渣而得名。特務組織在集中營內,對被囚禁的共產黨人和民主人士實行嚴刑拷打和殘酷折磨,使眾多革命志士死於毒刑之下。他們還進行集體屠殺,1945~1949年間,僅白公館一處就秘密處死2000多人。

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納粹分子為鎮壓異己和推行種族主義,在國內和被占領國建立了眾多集中營。集中營也稱"死亡營",通常建有用於大規模屠殺和進行人體試驗的毒氣室、屍體解剖室和焚屍爐。二戰期間,納粹集中營奪走了數百萬人的生命,成為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以下是納粹德國修建的主要集中營:

奧斯維辛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修建的最大的集中營,始建於1940年4月,是距波蘭首都華沙300多公里的奧斯威辛市附近大小40多個集中營的總稱。德國納粹在這裡監禁過數百萬人,並屠殺了其中的110多萬人,受害者絕大部分是猶太人。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威辛集中營,7000名倖存者獲得了新生。

奧斯維辛集中營11號樓和12號樓之間的"死亡牆"。該牆因黨衛軍當年在這裡隨意槍殺囚犯而得名。每當紀念日,人們都會到這裡憑弔亡靈。此營發生暴動,暴動者全部被殺。

2005年1月25日,在奧斯威辛集中營2號營地――比克瑙集中營,一名猶太倖存者(前)在同伴的陪同下,緬懷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遇難者。

達豪集中營

達豪集中營位於德國慕尼黑西北約80公里處,1933年建成,1938年擴建。它是德國納粹建造的第一座集中營,曾被作為培訓德國黨衛軍集中營軍官的教學基地。這裡先後關押過21萬人,包括許多猶太平民和蘇聯戰俘,其中近3.2萬人被迫害致死或遭槍殺。1945年4月29日,集中營被解放,3萬多名在押人員重獲自由。

薩克森豪森

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位於德國首都柏林附近,是二戰期間德國占領區納粹集中營的指揮總部所在地。集中營占地400公頃,整個布局呈三角形,是按照納粹黨衛軍頭目希姆萊的要求設計建造的,被認為是"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集中營。從1936年建立至1945年4月22日獲得解放,這裡關押過20多萬來自歐洲各國的共產黨人、社民黨人、抵抗運動戰士、猶太人、吉卜賽人以及蘇聯戰俘,他們中的半數死於苦役、疾病或被槍殺和焚燒。

布痕瓦爾德

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坐落在德國東部城市魏瑪附近,建於1937年。 二戰期間,此處囚禁了大約25萬人,其中5.6萬人被納粹分子以各種方式殺害,其中包括德國共產黨主席台爾曼。

在集中營內,以德國共產黨人為首的一批反法西斯戰士一直堅持與納粹分子進行鬥爭,他們秘密籌劃通過武裝起義贏得自由。1945年4月,他們發動武裝起義,並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控制了集中營,使近2.1萬人獲得自由。

拉文斯布呂克婦女

拉文斯布呂克婦女集中營建於1938至1939年間,位於柏林以北50英里。二戰期間,這裡共關押過13. 3萬名婦女、兒童和青年。他們被強迫從事修路等繁重的體力勞動,還有部分婦女被用來進行醫學試驗。在1945年蘇聯紅軍解放這裡之前,約有近5萬人被迫害致死。

貝爾根―貝爾森

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建立於1940年,1945年4月15日英國軍隊解放了該集中營。在集中營存在的5年間,德國納粹在此共殺害了約7萬名被關押者。

毛特豪森

納粹德國1938年3月吞併奧地利。始建於1938年8月的毛特豪森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奧地利迫害猶太人、反法西斯人士[4] 及無辜平民的主集中營。這座集中營及奧地利其他地區的49座附屬集中營共囚禁過20萬人,有10萬人被迫害至死,其中包括至少5名中國人。2003年5月11日,毛特豪森集中營舊址舉行了中國遇難同胞紀念碑揭幕儀式,深色的大理石紀念碑上鐫刻着:"紀念在此集中營遇難的中國同胞"。

布倫東克

布倫東克集中營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以北20公里處,這裡本是比利時在一戰時期的一個防禦工事,二戰中成為納粹德國的一個集中營,是關押、迫害和虐待猶太人及武裝抵抗人員的人間地獄。在1940年至1944年的4年間,這裡關押的3500多人中有164人被槍殺、21人被絞死,約100人被折磨致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