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與俗語
內容簡介
從秦漢到今天,我們有兩千多年的漢字文化積累,其中許多聰明才智的展現、悲歡離合的體會,都能豐富我們自身的生命追求。
鄭培凱是香港著名學者,多年在香港組織學術活動、策劃通識教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衰承變有深入的認識。在本書中,他從文字、詩詞、繪畫、崑曲入手,在語言、藝術的細微之處,讓讀者了解中國的文史傳統,旨在喚回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
內容也許龐雜,但真要追索起來,這本書只有一個不變的主題,即古往今來的「雅言」與「俗語」。如果說文字真的有「雅」「俗」之分,追根結底,也都是倉頡惹的禍。
作者簡介
鄭培凱,山東人,1949年隨父母赴台。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於1970年負笈美國,獲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佩斯大學、台灣大學、新竹清華大學,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教授兼主任。著作甚多,所涉學術範圍甚廣,以明清文化史、藝術思維及文化美學為主。著有《湯顯祖與晚明文化》、《中國歷代茶書匯編(校注本)》(合編)、《茶飲天地寬:茶文化與茶具的審美境界》、《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現狀與討論》、《陶瓷下西洋研究索引: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陶瓷與中外貿易》及《陶瓷下西洋: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外銷瓷》、《在紐約看電影:電影與中國文化變遷》、《高尚的快樂》、《真理愈辯愈昏》、《樹倒猢猻散之後》、《游於藝:跨文化美食》、《吹笛到天明》、《流觴曲水的感懷》、《茶香與美味的記憶》等三十餘種。
原文摘錄
中國文字,象形指事,有一種特殊的意指魔力,可以讓人發揮想象,由文字的造型,聯想出哲學概念。本來是字源學的探索,是語意學的分析,也可以轉為哲思的體會,甚至使字義的詮釋變成天經地義的本體權威。 讀書漸多,接觸到文字學,才知道有雅言,有俗語,有正式用詞,有江湖隱語。所有的物什,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稱呼會變,稱呼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義也會改變。
書評
《水滸傳》裡面有個細節,就是西門慶借着撿筷子摸潘金蓮的腳,書里是這樣寫的,「且說西門慶自在房裡,便斟酒來勸那婦人,卻把袖子在桌上一拂,把那雙箸拂落地下。也是緣法湊巧,那雙箸正落在婦人腳邊。西門慶連忙蹲身下去拾,只見那婦人尖尖的一雙小腳兒,正蹺在箸邊。西門慶且不拾箸,便去那婦人繡花鞋兒上捏一把。」 這個版本是拾箸,也有些版本里是「拾筋」,今天借着這段視頻說說筷子。筷子最早的時候叫「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