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一個家族希臘悲劇級的苦難

如何讓家庭成員走上不同的人生旅途

被摧毀,被改變,被修復……

又如何為醫學研究提供絕佳的機遇

為所有病患家庭點亮希望的微光

一段激盪人心的醫學探索

一個家庭與命運抗爭的感人故事

——奧普拉•溫弗瑞

在外人看來,美國科羅拉多州斯普林斯市的加爾文一家是一個完美的中產家庭:丈夫多恩熱情洋溢,是一名自信滿滿的空軍學院軍官,妻子咪咪則是來自得克薩斯州一個上層家庭的大家閨秀,他們還有12個可愛的孩子。

但在這種表明的光鮮下,一股這對夫婦無法理解的力量正在涌動。短短十年間,12個孩子中的6個先後罹患嚴重的精神分裂症,另6個孩子則在恐懼中等待,等待自己成為下一個,等待更多痛苦和傷害的降臨。在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裡,癲狂、屈辱和暴力從未饒恕過這個家庭,籠罩在這個家庭之上的也遠不止自殘和謀殺。基於對所有健在當事人的採訪和大量醫學檔案資料,作者羅伯特·科爾克以飽含同情和悲憫的筆觸講述了精神分裂症吞噬這個家庭的全過程。

在承受無盡苦難的同時,這個特殊的家庭也為探尋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治療方法帶來了一絲希望。以加爾文一家的故事為脈絡,科爾克在書中梳理並穿插了過去一個世紀醫學界有關精神分裂症病因的觀點和爭論、這種疾病治療方法的演變、社會對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人的偏見和歧視。從弗洛伊德與榮格的分歧與決裂,到整整一代治療師將病因歸咎於「精神分裂症媽媽」,從理論家們拋棄疾病的概念執着於對其進行顛覆,到醫學研究者抽絲剝繭尋找這種疾病的生物學原因,本書都一一做了介紹。《隱谷路》最終把注意力聚焦在幾名醫學研究者上,講述了他們以這個特殊的家庭為樣本,在過去數十年間為解開精神分裂症之謎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發現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曲折和突破。

媒體推薦

★ 橫掃幾乎所有歐美著名媒體2020年度好書書單:《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時代》《泰晤士報》……

★ 力壓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回憶錄《應許之地》,位居《紐約時報》2020年度十佳圖書非虛構類榜首

★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2020年度最愛圖書

★ 美國亞馬遜2020年度最佳非虛構類圖書

★ 奧普拉讀書俱樂部創立25年來迄今唯一入選的非虛構類敘事作品(不含回憶錄)

★ 2021年度美國筆會非虛構文學獎決選作品,2021年度安德魯·卡內基優秀圖書獎入圍作品

★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作序推薦

★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教授、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李凌江,科普作家、《心外傳奇》作者李清晨,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高級研究員、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仇子龍傾力推薦

一部敘事新聞的傑作,也是對同理心的研究。作者羅伯特·科爾克以飽含同情的筆觸講述了加爾文一家的故事,同時也梳理了醫學界在診治精神分裂症方面的科學進展。——《紐約時報》

必將成為非虛構敘事寫作的經典之作。——《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論壇報》

一項傑出的病例研究,一部調查報道的力作。——西爾維婭·娜薩,《美麗心靈:納什傳》作者,普利策獎、美國書評人協會獎獲得者

從當代科學的眼光來看,精神分裂症是遺傳的易感素質與個體成長過程中各種不良經歷磨合的結果。然而,要找到幫助患者解脫「心魔」的路徑並消除疾病帶給患者的各種折磨,從正常人的角度艱難地去感悟和理解患者那種「瘋狂」的感受,有時比努力尋找致病基因更有意義。《隱谷路》對一個高發精神分裂症家庭經歷的細緻描述也許就是這樣的一劑良藥,我相信它在這方面能達到的效果會遠遠超出了解這種疾病本身。——李凌江,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教授,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主任委員

我在兒童醫院的工作中接觸過與《隱谷路》中故事類似的家庭,但這本書揭示的苦難比我既往了解到的還要深重許多倍。人類的幸福有上限,但苦難深淵的下限深不可測,永遠有更慘烈的痛苦讓人目不忍視。但直視這樣的痛苦是征服它們的必要前提,感謝那些以無與倫比的勇氣去直面和征服這些苦難的科學家和醫生。那些不幸罹患如此隱疾的人不應該是被社會隔絕、被人類拋棄的怪物,而是亟待拯救的正在忍受大不幸的人。——李清晨,外科醫生、科普作家,《心外傳奇》作者

精神分裂症是人類現代醫學史上第一種被發現與遺傳因素有關的腦疾病。這本書的時代背景二十世紀也是人類社會對遺傳與基因愛恨交加的世紀。從一開始對基因的無比崇拜,到納粹滅亡後所有人都對導致疾病的遺傳因素諱莫如深,現代醫學對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展開的。《隱谷路》提供了一份研究精神分裂症的絕佳資料,一個被疾病困擾的大家族。在逐漸揭開精神分裂症神秘面紗的同時,醫生也發現了各種藥物,可以逐漸減輕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痛苦。人類也許暫時還無法治癒精神分裂症,但無數醫生和科學家的孜孜探索終將使人類擺脫精神疾病的困擾。——仇子龍,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高級研究員,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作者簡介

羅伯特·科爾克(Robert Kolker)

暢銷書作家、調查記者,深度報道作品見於《彭博商業周刊》《連線》《紐約時報雜誌》等著名媒體。他的調查報道曾獲哈里·弗蘭克基金會2011年度刑事司法傑出報道獎,另有作品獲美國全國雜誌獎提名。

由於其調查記者的背景,科爾克的作品擅長營造懸疑感並以人性化的敘事方式打動讀者。2020年,他的長篇報道《壞校監》被美國精品電視電影頻道HBO改編為電影《壞教育》並獲得數十項獎項和提名。他的非虛構類作品《失蹤的女孩:一樁仍未解開的美國迷案》在出版後獲得各界一致好評,入選《時代》周刊「有史以來最出色的真實犯罪題材圖書」書單和《紐約時報》「年度100本值得關注的圖書」書單,並在2020年被著名流媒體網飛改編為同名電影。

原文摘錄

這種反文化現象的根源要追溯到反精神病學運動。在十多年前,一批精神病治療師幾乎不假思索地完全拒絕接受關於精神失常的傳統假說。50年代,讓-保羅·薩特提出,妄想只是一種超越「現有的平庸」並迎接想象世界的極端方式。1959年,受薩特和其他存在主義者的影響,反傳統的蘇格蘭精神病學家羅納德·萊恩在《分裂的自我》一書中指出,精神分裂症是遭受創傷的靈魂對自我的保護行為。萊恩曾言辭尖銳地譴責說:「額葉切除手術和鎮靜劑在病人體內圈出了一座瘋人院。」他認為精神病分裂症病人退縮到了自己的世界中,因為他們不想招致他人的關注,以此保護自己的自主權。畢竟,病人主動變成石頭,總好過被別人變成石頭。1961年,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出版了著作《精神病院》。他在書中探究了精神病院中的生活,並得出結論:是醫院將疾病的概念灌輸給了病人,而不是反過來的情況。同年,芬蘭精神病學家馬蒂·奧拉維·西伊拉拉(Martti Olavi Siirala)指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就像先知,能看到社會的神經官能症——我們集體無意識的共同精神病。還是同一年,反精神病學運動的教父托馬斯·沙茨出版了他最著名的作品《精神病的神話》,書中稱精神病是掌權者用來對付被剝奪了選舉權的人的一種概念,是將有不同思想的社會群體去人性化並投入貧民窟的一種手段。 一年後的1962年,一本小說橫空出世,使反精神病學運動進入了社會主流。《飛越瘋人院》描述了一家州立精神病醫院中的殘酷現實,暗喻社會管控和權力壓迫。小說講述了「麥克」——蘭道爾·帕特里克·麥克默菲,一個輕微犯罪分子和具有自由精神的反叛者,在瘋人院裡與醫護人員鬥智鬥勇,最後被惡毒的權威力量擊敗的故事。在被拍成電影前,《飛越瘋人院》就已經成為反文化運動的奠基性迷思,與電影《逍遙騎士》和《雌雄大盜》一樣浪漫而影響深遠,極好地解釋了世界的運行方式,揭露了扼殺上一代人文化的原因。 當然,再往回深溯,社會上... 人類的幸福有上限,但苦難深淵的下限深不可測,永遠有更慘烈的痛苦讓人目不忍視。但直視這樣的痛苦是征服它們的必要前提,感謝那些以無與倫比的勇氣去直面和征服這些苦難的科學家和醫生。那些不幸罹患如此隱疾的人不應該是被社會隔絕、被人類拋棄的怪物,而是亟待拯救的正在忍受大不幸的人。

書評

一個來自沒落上流社會的女孩兒,愛上一個風度翩翩的美國軍官,他們結婚了。

這是童話一樣的開頭,可惜,這個故事往下寫了半個世紀,越發展卻越像恐怖小說:

這對神仙眷侶生了12個孩子。其中10個是男孩,2個是女孩。10個男孩里,有6個發展出了精神分裂症。原本丰神俊逸的運動員、藝術家苗子、鋼琴神童、虔誠的祭壇男孩紛紛開始被暴力、幻覺、幻聽、裸奔和兇殺一點點蠶食。偏執、妄想和瘋狂取代了正常的生活和理性,他們開始頻繁出入於精神病院,吃藥、電擊、逃離、遊蕩、傷人、殺人……童話片片剝落,露出殘酷和悲慘的真相:

原來,看着同仇敵愾、經常在冰球場上團結一致打球的男孩們,在對老大的暴力壓制和被殺的恐懼中互毆。

原來,當父親在外偷情、常年不歸家時,作為母親的頂樑柱的天主教牧師性侵了這些男孩。

原來,老二不僅對自己的妻子家暴,還性侵了兩個為了躲避其他兄弟的暴力而去投靠他的妹妹。而那個本該秩序井然、讓人感到安全、由母親鎮守的家,對兩個女孩來說,是隨時需要把自己反鎖進房間來確保人身安全的虎狼穴。就算這樣,兩個女孩面對七八個兄弟近乎猥褻的「玩耍」也毫無抵抗之力。而他們的父親,那個想要12個孩子、本該在他們中間建立正常兄弟姐妹秩序的男人,永遠都不在家。他們的母親,那個為了父親而改信天主教、生孩子生到子宮脫垂的女人,堅定地用「上流社會處理醜聞的方式」掩蓋着家裡所有的不對勁……

這是瘋狂的家庭生活,瘋狂到甚至連精神病學家也無法明確孩子們的瘋狂有多少出自先天的基因,有多少出自父母的養育問題,有多少是那個獨特的自由奔放的時代隨手可得的濫用藥物所造就,又有多少是因為性侵和喪親之類的重大創傷擊碎了孩子們正常的大腦。而任何一個理性的讀者,也會發現他/她無法輕易地豎起一根食指、來指出這出人間慘劇的始作俑者。

是媽媽的錯嗎?也許是吧,如果不是她用上流社會假裝一切不對勁都不存在的方式捂住了蓋子,如果不是她用「孩子有病」的藉口對某幾個孩子對其他孩子的暴力欺凌和性侵視而不見,如果不是她生了這麼多孩子卻既沒有錢也沒有時間精力來管好他們,事情也許不會這麼糟。但作者隨後為我們提供了更多背景知識,比如她是如何在自己年幼時被繼父性侵,如何渴望在自己的婚姻里通過不斷生育而建立一個「理想的家庭」。她也是受害者,並且在那個精神分裂症受到污名化、非人化對待的時代,作為一個母親,她從未放棄過她的孩子們。她也許沒有成功拯救她的孩子,但她確實盡力而為了,包括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把大女兒送去豪門朋友家中寄養。而照顧精神分裂症病人和中風的丈夫,這本身已經是難如登天的照護責任。

是爸爸的錯嗎?也許是吧。如果不是他的虛榮——明明掙不到那麼多錢卻還要生那麼多孩子,維持准上流生活方式並在上流圈子裡搵食;他的古板——堅持用天主教和軍校的方式規訓孩子而不是更開明地教育;他的不忠誠——明明已經結婚卻還和其他軍官的妻子搞七捻三、讓他的妻子活得沒有安全感;他的不負責——把一堆身強力壯的兒子丟給妻子管、對兒子的出格行為不夠重視……那麼事情也不至於這麼糟。可是讀者也無法真正指責他,因為作者也告訴了我們是什麼造就了這樣的他——珍珠港事件時他就在船上,他左右兩側的船都被炸沉了,一度被報殉國,他是從二戰美國最慘烈的地獄裡爬回來的老兵,而那個時代甚至還沒有PTSD的概念。

這個家庭的故事就像一個獲得了加速度的輪子,在危險的斜坡上滾動。開始時還平穩正常,但就在某個無法分辨的時間點上越滾越快越滾越快,掉落深淵。

這個家庭的故事也像奶酪效應的模板——兩塊圓形奶酪相對轉動,只有奶酪上無數個微小孔洞恰好對到一起、形成了一個通道,站在上面那塊奶酪上的人才會瞬間跌入深淵。

或者像我曾經玩過的一個核裂變小遊戲——一屏幕的小圓點,你每點擊一個圓點子,那個圓點就一分為二迅速轟擊周圍的圓點,而被擊中的圓點又再次分裂和轟擊其他圓點,於是蝴蝶無意中扇動的翅膀就掀起了颶風,把12個孩子、2個大人、12個孩子的妻子、丈夫、孩子們、岳父岳母……全都拖入了深淵。

這個家庭的慘烈故事也是精神分裂症的故事。一方面,從榮格和弗洛伊德割席開始,一代代的研究者窮盡各種手段在黑暗中摸索,在醫學、神經科學、腦科學、表觀遺傳學、精神分析跨學科的「旋轉木馬」上盲人摸象,試圖了解這種複雜的疾病,以及可能的治療方法。另一方面,精神分裂症的遺傳性決定了它像一個詛咒一樣縈繞着攜帶致病基因、但卻不一定發病的廣大的普通人,這是生命難以承受的重量和痛苦。

我還記得美劇《犯罪心理》創造了里德博士這個角色,作為一個有精神分裂家族病史的高智商年輕人,他看着自己聰敏的母親一點點發病,人格逐步剝落;他不得不時刻警醒着自我監察,於是日常生活工作的每一步都變成了在危險斜坡上的滑步。如果說精神分裂症病發已經足夠痛苦,那麼帶着這種自己的人格也許會被不知何時出現的精神疾病蠶食的恐懼生活,可以說是一種詛咒。

讀這個故事可以採用很多視角,畢竟故事中出現了很多人物——父母、發病的男孩、沒發病的男孩、被性侵的女孩、逃離的女孩、回來的女孩、走錯路的科研者、走對路的科研者、製藥公司、豪門顯貴、好的心理治療師、壞的心理治療師、好的醫生、壞的醫生……

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這家兩個女孩的視角。她們都是徹底的受害者,作為性侵受害者、作為病人家屬、作為無辜的孩子、作為不得不收拾殘局的不得不「理性」、無權發瘋的人。從她們的視角讀這個故事,除了提供了一種性別視角解構這個關於精神分裂的故事之外,總是讓我想起另一個真實的故事——《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兩個故事中的女性都是宗教狂熱、暴力和性侵的受害者,都被剝奪了在正常社會和家庭秩序中成長的權力,她們都因為機緣巧合和女性的堅韌逃離了有毒的家庭環境。《隱谷路》的兩個女兒,一個選擇了像鳥一樣飛向了她的山、物理切割、再不回來,另一個選擇了療傷、飛回來、扛起救助除性侵犯之外的其他兄弟的責任。

做不做鳥,飛不飛山,都是個人選擇和自由。真正好的非虛構,不是在歷數慘劇之後舉着手指找人責怪,而是往更深處問「為什麼」,直問到我們看到每一個看似微小、無足輕重的細節是如何拼在一起,組成了通往悲慘深淵的大滑坡:

人類的幸福有上限,但苦難深淵的下限深不可測,永遠有更慘烈的痛苦讓人目不忍視。但直視這樣的痛苦是征服它們的必要前提,感謝那些以無與倫比的勇氣去直面和征服這些苦難的科學家和醫生。那些不幸罹患如此隱疾的人不應該是被社會隔絕、被人類拋棄的怪物,而是亟待拯救的正在忍受大不幸的人。 這才是非虛構真正的意義所在。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