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香文化
隋唐五代香文化,唐代用香更系統化也精緻化;有祭祀煎香,生活用香,醫藥用香等。品香方法已經有:印香、隔火煎香等。這些都是這時期研發的。此時海運和絲路都暢通無阻,香材從海路和絲路源源不絕的大量進入中國。
目錄
原文
唐朝宮廷禮制用香很大量;朝堂大殿,貢院考場經常安置香案焚香。貴族之間經常有斗香的活動。「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檐下車前也喜歡掛着香球,袖裡藏着香囊香包,此時用香多樣華麗。文人詩詞中更是常見香的蹤跡。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等都留下很多香詩。南唐李後主《綄溪紗》:「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
唐朝皇帝篤信佛教的多。大量的佛經被翻譯為漢文流通中土,皇室花大錢助印《華嚴經》《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等。這些經文中將香比喻清修德行,例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從20世紀80年代陝西法門寺出土的一批唐宮皇室佛器與實物,可以見證唐代用香的精緻文化。
藥典《唐草本》,《本草拾遺》,《海藥本草》《千金藥方》等醫書收錄了前所未見的香藥。鑒真和尚東渡日本攜帶了大量的香料和藥材。有:麝香、沉香、甲香、龍腦香、青木、熏陸、甘松、、、等;除此香材之外,鑒真大師也將用香方法傳人日本,影響後來日本香道的形成與發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