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
隆昌建縣於明朝隆慶元年,地處四川盆地南部,處在中國經濟增長地成渝經濟帶中經濟較為發達的區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典型丘陵地貌,自古以來"北接秦隴、南通滇海、西馳敘馬、東達荊襄,以彈丸之地而當六路之沖",被譽為"川南門戶",重慶直轄後,隆昌即成為 "川渝合作的橋頭堡"。全縣幅員面積794平方公里,轄17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共有365個行政村和46個社區,總人口78萬。[1]
目錄
簡介
自然地理隆昌市位於四川省東南部、內江市的南端。地跨東經105°02´至105°26´、北緯29°11´至29°32´。幅員面積794.41平方公里。總人口78.0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9.81萬人,非農業人口18.19萬人。東鄰重慶市榮昌縣,南接瀘州市瀘縣,西連自貢市富順縣和大安區(2005年7月,富順縣廟壩、牛佛、回龍3個鄉鎮劃歸大安區),北與內江市東興區相鄰。
隆昌處於成渝兩大都市中部,距成都市210公里、重慶市138公里;位於內江、自貢、宜賓、瀘州和永川五個中等城市中間,距內江37公里、自貢81公里、宜賓124公里、瀘州60公里、永川83公里,素有"川南門戶"之稱。重慶直轄後,隆昌即成為四川"東大門",處在成渝經濟帶中經濟較為發達的區域,輻射面廣,在川渝區域經濟中處於十分重要的位置。
歷史沿革
隆昌市境內置縣的歷史可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境內置來鳳縣,縣治設在雙鳳驛,武德九年併入富世縣。唐貞觀二年(628年),境內又置隆越縣,屬榮州。公元634年廢縣。 以隆昌為名置縣是從明朝開始的,至今已有439年的歷史。當時,四川巡撫譚倫認為:隆昌境驛界瀘州、富順、榮昌諸境,四野寥曠,不利於朝廷統治。譚倫為弭盜安民計,上疏皇帝請求增設縣治,以圖治安,獲得准許。隆慶元年(1567年)割瀘縣2里、榮昌4里、富順14里置縣,名為隆昌縣。縣名一是政治因素,寓興隆昌盛。二是地理因素,隆昌古時屬昌州地,建縣時縣治設在隆橋驛(今金鵝鎮),所以取名為隆昌縣。 隆昌建縣後,行政區划進行過多次調整。在隆慶元年至清嘉慶六年(15671801年)隸屬敘州府。嘉慶年間,清王朝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四川的統治,於府、州、廳、縣之上,增設5道。清嘉慶七年(1802年),隆昌屬川南永寧道(1908年改稱下川南道)敘州府。民國元年廢道制,以府、州、廳、縣直隸省管;民國二年,廢省改道時,隆昌直隸下川南道(次年改名為永寧道);民國十七年,國民政府改組地方行政組織,以縣為基本單位,隆昌直隸四川省政府。民國二十四年,四川省劃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及西康督察區,隆昌屬第七行政督察區。1949年12月,屬瀘縣專區;1952年1月,瀘縣專區改為隆昌專區,專署移駐隆昌縣城,隆昌縣屬隆昌專區;1952年12月20日,隆昌專區改為瀘州專區,專署又遷至瀘州,隆昌屬瀘州專區;1960年7月,瀘州專區撤消,隆昌屬宜賓專區。1968年專區改制為地區,隆昌屬宜賓地區;1978年4月,隆昌劃歸內江地區;1985年6月,內江地區改為內江市,隆昌屬內江市管轄。2017年4月12日下午,四川省民政廳發布消息稱,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發文同意撤銷隆昌縣,設立縣級隆昌市。隆昌撤縣設市後,行政區域不變,由四川省直轄,內江市代管。
自然資源
物產資源豐饒。地方特產主要有宮廷貢品隆昌夏布、世界名蘭隆昌素、現代古飾隆昌陶瓷以及隆昌三白(白鵝、白豬、白兔)。礦產資源探明煤儲量2764萬噸、天然氣蘊藏量70億立方米、石英砂儲量1.14億立方米、青石儲量3393萬立方米、陶泥儲量2968萬立方米,耐火泥、頁岩、釉泥等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
交通區位
全市公路運輸里程1433公里,其中國道76公里。成渝鐵路、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高鐵橫貫縣境,川雲(四川至雲南)東路、隆納(隆昌至納溪)高速公路和隆雅(隆昌至雅安)公路、隆黃(隆昌至貴州黃桶)鐵路起始於此,是川東南陸路交通樞紐,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必經之地。隆昌距最近的瀘州機場65公里,距重慶江北機場 150 公里;距四川省唯一的集裝箱航運瀘州碼頭僅62 公里,距重慶九龍坡碼頭僅 155 公里。
文化特色
立體史書石牌坊、川南明珠古宇湖、夢幻奇峰雲頂寨、石化聖地聖燈山四大景區襟連一體,獨具特色的國家AA級古宇湖風景名勝區,蘊藏着無窮的生機和魅力。2005年3月,隆昌被中國鄉土協會命名為中國石牌坊之鄉,南關石牌坊古鎮投入運營不到一年時間,接待全國各地遊客130萬人次;北關牌坊已成功招商,將建成國家AAAA級文化旅遊景區,從而形成南北呼應的牌坊文化。2007年,隆昌被省上確定為全省41個旅遊發展重點縣之一。2014年,成功創建建成國家AAAA級文化旅遊景區,從而形成南北呼應的牌坊文化。[2]
經濟發展
加大工業電商推進力度。以"2015四川首屆川南電商博覽會"為契機,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積極響應四川省"互聯網+工業"全川企業"觸網行動",把握"互聯網+四川製造"、"四川雲網"等公共服務平台,積極鼓勵、扶持、引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入駐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官方網站,或將現有網站轉型升級為在線銷售商城開展銷售,實行全網推廣營銷模式,擴大營銷推廣水平,力爭2015年底實現符合條件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入駐電子商務平台率達到100%。
加大產業改造升級力度。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瞄準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突出現代製造業的主導作用,推動冶金建材向新材料、機械汽配向高端裝備製造、醫藥化工向生物醫藥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頁岩氣、信息安全、節能環保等高端成長型產業和現代物流業、現代旅遊、現代金融業等新興先導型服務業,形成協作配套、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產業布局。
加大區域企業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川南經濟一體化發展機遇,加強與宜賓、自貢、瀘州產業協助發展,利用隆昌玻陶產品優勢,引導玻陶企業與宜賓、瀘州白酒生產企業深化合作,實現企業抱團發展;利用隆昌新能園工業園區位優勢,主動對接自貢化工產業,實現產業優勢互補,鼓勵炭黑公司進一步深化與自貢炭研園合作,引導中光精細化工等企業到隆昌發展。
加大園區配套建設力度。按照"兩化互動、產城一體"的要求, 着力構建以"一軸心兩區塊"為支撐的產業發展空間格局。加快推進紅光工業園主幹道二期、倉儲物流園主幹道二期、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等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園區大環評的推進速度,暢通招商引資渠道,夯實產業集群發展的基礎。
社會事業
隆昌政務寬鬆,廉潔高效。2001年成立了政務服務中心,實行了陽光作業和一站式服務,全市323個行政許可項目在政務服務中心集中受理、統一辦理,300個承諾件的承諾時限由過去平均28個工作日大幅度壓縮到平均9.6個工作日。實施了《隆昌縣政務服務中心政務審批特別通道實施辦法》,採取保姆式服務方式,營造招商引資良好環境,提高了辦事效率,在市上對各縣區發展環境測評中滿意率連續幾年名列第一。 隆昌市場規範,誠實守信。開展了以建設誠信隆昌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市民對政府誠信的滿意度達到91.2%;重視窗口行業的規範,大力實施開展誠信服務、優化發展環境的宣傳教育及實踐活動;開展了文明縣城創建活動,市民的綜合素質和文明意識普遍提高。 隆昌先後榮獲了全國水禽基地縣、全國雙擁模範縣、全國農村科普示範基地縣、全國政務公開先進縣、全國食品安全示範縣、全國防汛抗旱先進集體、全國團建先進縣、全國第二次農業普查先進縣、四川省城市綠化先進縣、全省創建文明縣城工作先進縣城、四川省城市綠化先進縣、四川省循環經濟試點縣、全省旅遊發展重點縣、全省首批平安縣等一大批國家、省級先進和榮譽,譜寫了隆昌發展新篇章。
隆昌名人
黃復生 隆昌縣龍市鎮人,生於清光緒九年(1883),1905年在日本東京參加孫中山先生建立的同盟會。民國時期,歷任國民政府參議員、四川靖國軍總司令、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立法委員、國民政府委員兼政務官懲戒委員、國民政府顧問、總統府國策顧問。1938年10月在重慶逝世,後追授為陸軍上將。
曾琦 隆昌縣響石鎮人,生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1919年赴法國留學,1923年在巴黎組建國家主義青年團,1924年回國。1929年國家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青年黨,曾琦為青年黨主要領導人。1945年12月,曾琦任青年黨主席。曾琦歷任國民政府參議員、國民政府委員、總統府資政。1949年旅居國外。1960年病逝。
郭尚平 隆昌縣雲頂鎮人,1930年出生,著名滲流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歷任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院長、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科學院副院長。他研究開發的微觀滲流仿真和測試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該技術獲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他研究的滲流技術成果在地下、工程、生物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出版了專著《物理化學滲流微觀機理》。1991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鄭皆連 隆昌縣人,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廳副廳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首創了雙曲拱橋支架施工的新工藝,為修建拱橋不立拱架提供了新技術。他研究的千斤頂斜拉和掛連續澆注拱肋外包混凝土等技術,為世界拱橋建築史上首創,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1988年獲國家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馬遠良 隆昌縣人,西北工業大學教授、中國第一位水中兵器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兼任中國水聲學會副理事長及水聲分會主任,中國科學院聲場信息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他主要研究水聲信號和數字信號處理、聲納系統和水中兵器信息系統設計。在著名國際學報和國內核心刊物發表論文40多篇,同時,在國際會議發表論文40多篇。他有17項科研成果獲國家及部級獎勵。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葉頂峰 隆昌縣胡家鎮人,1983年高考獲四川省理科狀元。中國科技大學畢業,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密碼學研究,參與了有限自動機的代數理論研究,開創了有限自動機的分解理論,並成功地分析了國內著名的公鑰密碼,攻破了國際著名的2R公鑰密碼體制。2000年2月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李榮志 隆昌縣人,畢業於北京理工學院,後留法並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主要進行高能物理研究,在等粒子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被評為全國十佳中青年科學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肖體俊 隆昌縣人,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她從事數學理論研究,主持過10餘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在國際知名雜誌發表論文70多篇,在德國出版英文專著一部。曾應邀到英、德、意、比等國知名大學講學,並擔任美國著名刊物《數學評論》的評論員。1992年被評為中國科協十大傑出青年,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李潘 隆昌縣人,博士,電視節目主持人。曾在成都經濟電視台每日財經、聊天、女人有約等欄目製作、編輯、主持節目。她參與了中央電視台《讀書時間》欄目的創辦工作,並成為該節目的主持人。後來在中央電視台《半邊天》欄目做主持人。
李秀鈞 隆昌縣響石鎮人,1956年考入四川醫學院,畢業後留校從事內科臨床醫療工作。1980年赴美留學,1982年回國後歷任華西醫學院內科副主任、內分泌科主任、糖尿病胰島素研究室副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主要進行內分泌代謝病、糖尿病、甲狀腺、胰島素抵抗症、生長發育疾病的臨床研究。先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委九五攻關項目、國家教育博士點基金項目。在國內外先後發表論文130多篇,出版專著29本,並參與《中國當代中西名醫大典》的編纂。1993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陳樹 隆昌縣周興鎮人,1971年出生,1992年考入廣州外貿學院。1994年在校期間創作歌曲《九月九的酒》。一曲《九月九的酒》紅遍全國。該歌曲榮登19941995北京音樂台中國歌曲榜,並獲年度總選十大金曲獎、1995年上海東方台東方風雲榜年度總選十大金曲獎。1995年創作歌曲《老鄉》,獲1996年廣東新歌榜年度總選十大金曲獎。之後,又創作出《夢北京》、《良心》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好歌曲。
李遇知 隆昌縣李市鎮人,明朝崇禎末年任戶部尚書。著名戲劇《碧玉簪》就是根據李遇知的女兒與其表兄的愛情糾葛編寫的。該劇於六十年代拍成電影,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李尚書也因此而聞名於世。
郭彝 隆昌縣雲頂鎮人,生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1908年考入四川鐵路學堂,1912年考入唐山路礦學堂,專攻土木工程。1917年畢業後任京漢鐵路繪圖員。後來,先後擔任隴西鐵路技師兼分段長、浙贛鐵路副工程師兼測量隊隊長、湘黔鐵路工程師兼總段長、湘桂鐵路鐵路工程師兼勘測隊隊長及總段長。全國解放後,歷任西南鐵路局高級工程師、西南鐵路局設計分局成昆鐵路勘測隊高級工程師兼勘測隊隊長。我國修建成昆鐵路時,外國專家預言:成昆線山勢險峻,地形複雜,不能修建鐵路。郭彝對成昆線進行反覆勘測,精心設計並繪製出了高質量的成昆鐵路圖紙,為成功修建成昆鐵路作出了重大貢獻。郭彝是我國鐵路專家,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我國的鐵路建設事業。郭彝於1982年2月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李光濤 隆昌縣石碾鎮人,生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36年,北京大學保送他去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學習,1939年回國後任中法大學副教授、教授。1943年被四川大學聘為物理系主任、教授。解放後,任四川大學物理系主任、理學院院長。他在物理學研究方面造詣很深,編寫了《量子論與原子光譜》、《宇宙射線》、《原子物理學初步》、《量子力學概論》等重要論著,在物理學界產生較大影響。李光濤於1981年在成都逝世,享年81歲。
鄧雲洲 隆昌縣胡家鎮人,生於清光緒十六年(1900)。其家五代都是打鐵工,精製剪刀、鐮刀、屠刀、菜刀等刀具,鍛打技術代代相傳。他13歲跟隨父親學藝,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他打的刀具以安鋼、煎火技術而聞名。他技壓群芳,素有鋼火專家之稱。鄧字刀具揚名天下,產品暢銷於全國。1959年,他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出席了北京群英會。在會議期間,鄧雲洲打制的各種刀具參加了展覽,並受到與會者的好評。鄧雲洲於1985年逝世,享年85歲。
郭鎮光 隆昌縣周興鎮人。他從小習武,1934年考入川軍28軍軍事訓練班,任該軍武術教官。同年參加四川省武術比賽,一舉奪得金章。1935年赴上海參加全國運動會後,留在上海,擔任真材、博實兩所學校的武術教師。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淪陷,大漢奸范剛、范蓍生勾結日本鬼子殘殺同胞,郭鎮光對此十分憤恨。1938年,郭鎮光分別將范剛、范蓍生刺死。這件事在上海引起震動,老百姓拍手稱快,日軍惱羞成怒。不久,郭鎮光被日軍逮捕,在上海虹口區日軍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慘遭殺害。
柴金良 隆昌縣周興鎮人,生於1956年。197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司務長、副指導員、指導員。先後立功4次,多次被軍、師、團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模範黨支部書記、基層幹部標兵。1987年9月23日,在大慶乙烯工程建設工地上,他為搶救兩名戰士和一名地方幹部而壯烈犧牲。1988年3月3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鄧小平簽署命令:授予柴金良烈士無私奉獻的模範指導員榮譽稱號,並號召全軍向柴金良烈士學習。
顏坤志 隆昌縣人,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力學專業畢業。歷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重力研究室副主任、中國力學學會物理力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負責國防科工委863高技術項目、中科院重中之重項目小pr數液橋試驗課題。科研成果誘餌溫度及輻射特性理論計算方法研究獲全國科技大會獎和國防科工委、航空航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撰《中國大百科全書》(力學卷)、《力學詞典》。1990年退休後任加盟公司總工程師。
曾謹言 隆昌縣人,1959年在北京大學理論物理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長期從事原子核結構理論和量子力學理論的研究和教學,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多篇。主要著作有《量子力學》、《核結構理論》、《量子力學習題精選與剖析》、《粒子物理與核物理講座》、《量子力學導論》等,多次獲得國家科技成果獎。並獲北京優秀教師獎、香港柏林頓孺子牛金球獎。
曾貴雲 隆昌縣人,我國著名的心血管藥物專家。1951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分配到空軍衛生部航醫研究所工作。1954年轉業到中國醫學科學研究所,歷任助教、講師、教授。主要從事心血管藥物研究,先後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專著25部。獲獎成果有:中國羅蕪木(降壓靈)、黃花夾竹桃(強心靈)、葛根總酮、黃豆甙元和冠心二號獲199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附子一號和其他兩項研究成果分別於1982年和1986年獲國家衛生部科研成果二等獎;葛根素注射液獲1995年國家科技成果三等獎。他是中國心血管藥物學會副主任,中國心血管雜誌、中國循環雜誌和高血壓雜誌編委成員之一。1991年退休後受聘為北京醫科大學教授、衛生部新藥評審辦公室顧問、天津藥物研究室顧問。
余廣海隆昌縣人,1956年畢業於四川大學,分配在四川農業大學任教。1990年調任四川畜牧獸醫學院副院長。1992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先後發表論文180多篇、著作26部、科普文章200多篇,有11項科研成果榮獲省、部級獎勵,填補獸醫學多項空白。並獲得優秀科普專家、英國皇家聯盟科學院榮譽博士等榮譽稱號。他技術精湛,以10秒時間閹割一頭仔母豬而進入吉尼斯世界記錄。現為西南農業大學教授、大北農集團湖南區專家科技服務部團長。
蘭運富隆昌縣人,1962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鋼鐵學院物理化學系金屬物理專業,回國後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從事科研和外語教學。他研究設計製造出了我國第一台核磁性共振譜儀,經國家核磁譜新技術會議認定: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1980年以後,再攻科學堡壘,參加全國金屬材料質量聯合攻關,製造出了高抗脆性電容鉭絲,達到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其科研成果和優秀論文多次榮獲省、部級獎勵。
陳麗莎 隆昌縣人,獲國內短跑冠軍多次,亞洲女子短跑一流選手。2003年初,在日本五國田徑邀請賽上,獲60米冠軍和4400米冠軍,並打破了4400米的亞洲紀錄。2003年,在韓國舉辦的世間大學生運動會上獲4100米金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