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陳登原(1900年1月29日-1975年1月7日),原名登元,字伯瀛,浙江餘姚周巷鎮(今慈谿)人,歷史學家,在「文革」中遭受種種迫害而重病逝世[1] 。他以《天一閣藏書考》《中國文化史》《古今典籍聚散考》《國史舊聞》等聞名於世。是第一個系統全面地探討典籍聚散問題的學者,也是金聖歎史實研究領域的現代第一人,他還是第一位在教科書中提出「四大發明」概念的學者。他的讀書筆記《國史舊聞》搜羅廣、梳理精,蜚聲海內外,更被譽為「最好的史學筆記」,得到眾多知名學者的推薦。

陳登原
出生 (1900-01-29)1900年1月29日
浙江餘姚周巷鎮(今慈谿)
逝世 1975年1月7日(1975-01-07)(74歲)
國籍 中國
母校 國立東南大學(1928年改爲中央大學,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
職業 學者
知名於 第一位在教科書中提出「四大發明」概念的學者。
知名作品 《天一閣藏書考》
《中國文化史》
《古今典籍聚散考》
《國史舊聞》

目錄

生平

幼從父讀書。1915年入浙江第四師範學校(後改為寧波中學),畢業後在餘姚縣第一高等小學任教。 1922年考入國立東南大學(1928年改爲中央大學,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歷史系,1926年畢業,獲文學士學位。 畢業後留校任助教,後任教於寧波女校。1930年任金陵大學講師、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1935年任教授。後任杭州之江大學(今浙江大學)教授。 抗戰爆發後,陳登原回到周巷(今屬慈谿)老家,閉門謝客,著手編著《國史舊聞》。 抗戰勝利後,先後在廣州中山大學、寧波浙東中學、杭州樹范中學執教。1950年後,應該著名歷史學家侯外廬之邀,任西安西北大學歷史系教授。

天一閣藏書考

陳登原寫這部書時,任金陵大學講師兼該校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1935年任教授)。而他寫此書的起因,則是1930年他在寧波市立女子中學任教時與友人的一次尋訪天一閣的經歷,當時天一閣的破敗狀況。[2]有關天一閣藏書之論述,清代以來屢見不鮮,例如黃宗羲《南雷文約》中有「天一閣藏書記」,全祖望《鮚埼亭集》中也有「天一閣藏書記」及「天一閣碑目記」,錢大昕《潛研堂文集》中也有「天一閣碑目記」,阮元編有《天一閣書目》,薛福成編有《天一閣見存書目》,繆荃孫《藝風堂文漫存》有「天一閣始末記」等等。

陳登原的《天一閣藏書考》是繼諸前賢之後的一本專論,書分九篇及附錄四篇,論及三百年前浙東藏書之盛、天一閣主人、收藏來源、組織管理、四庫全書、書目內容、菁華小記、閣書散佚及善後問題等,附錄沈叔埏、繆荃孫、楊鐵夫相關文章及楊鐵夫重編天一閣圖書目錄,論述面向頗為廣泛,視其為集諸前賢著作之大成,亦無不可。

陳登原先生寫作此書,得到當時掌管天一閣的慈谿人馮孟顓先生的幫助。現任天一閣博物館館長虞浩旭先生也是慈谿人,他對陳登原的這部著作推崇備至,稱「《天一閣藏書考》根據作者實地考察、調查訪問和文獻研究而撰成的全面研究天一閣藏書史的第一部著作」,並具有「體例完備,論述全面」、「資料富贍,論之有據」、「津逮後學,影響深遠」三個特點[3]

著作

《國史舊聞》 《天一閣藏書考》 《古今典籍聚散考》 《中國田賦史》 《地賦叢鈔》 《中國田制叢考》 《中國土地制度》 《中國文化史》 《金聖歎傳》

參考文獻

1 黃岳年. 風雅舊曾諳: 黃岳年隨筆. 獨立作家[2]   2 師恩難忘意深濃——回憶先師陳登原教授. 3 郭明芳. 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陳登原著作與後人研究論著目錄 (PDF). 經學研究集刊. [4]

10 個分類:中國歷史學家中央大學校友國立中山大學教授南京大學校友浙江大學校友餘姚人1900年出生1975年逝世陳姓

參考資料

  1. 張思恩. 回憶先師陳登原:師恩難忘意深濃. www.jyb.cn. 2015-10-01 [2019-05-19]. 
  2. 2.0 2.1 黃岳年. 風雅舊曾諳: 黃岳年隨筆. 獨立作家-秀威出版. 1 April 2011: 68–. ISBN 978-986-221-715-3. 
  3. 虞浩旭. 歷代名人與天一閣. 寧波出版社. 2001. ISBN 978-7-80602-477-5. 
  4. 李雄溪, 林慶彰著. 嶺南大學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 April 2015: 1077–. ISBN 978-957-739-7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