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雄
陈正雄(1935-)生于台北。台湾抽象艺术最具专业理解与强力创作成果的一位成功画家。不仅在1991年就已经和赵无极(1921-2013)、朱德群(1920-)同时成为巴黎五月沙龙的少数受邀华人画家之一,更是义大利佛罗伦斯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最高荣誉―“终生艺术成就奖”及“伟大的罗伦佐金章”1999年及2001年连续两届的得主,为亚洲裔第一人。[1]2014年获国家文艺奖。他的得奖感言是“并不特别惊讶”,但“很高兴”。[2]
目录
32岁之前
自己何以会走上绘画这条道路?陈正雄回忆说,“小时候,母亲将墙壁涂上浅翠绿色,上面施以凸出来的玫瑰花图案,很有浮雕感,宛如一座翠绿的玫瑰花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派认为,童年的心理感受会影响到终生。我们家和亲属中没有一个画画的,为什么我从小就迷上了画画?这肯定与母亲美轮美奂的家居环境对我的熏陶相关。”
但事实上,陈正雄的绘画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尽管从小喜欢画画,并得以师从当时台湾公认的最好的素描老师李石樵和才华横溢的青年油画家金润作学习,但高中毕业时,陈正雄不得不遵从父命,进大学读了经济系。26岁那年,陈正雄考取了高薪的“美援”机构,过起了富裕平稳的生活,如果不是后来受到了几个“特别鼓励”,陈正雄很可能就不会走上职业画家的道路了。
在几个陈正雄所说的“特别鼓励”中,有一个很有传奇性:一天,一个陌生人拿了张照片找上门来。起因是美国的一个舰队在一次航行中遇到了风暴,旗舰舰长在危难中指挥若定战胜了死神。有人给正在指挥的将军抢拍下了这张照片,将军很希望有画家能把它画成油画。接到这样一个任务的陈正雄想,如果仅仅是把照片准确地摹写到画布上,街头就有很多画匠﹔但如创作一幅传达内在感受的抽象画,恐怕也不是将军的本意,所以他决定把中国水墨画的写意画精神引进到这幅油画中。结果,这幅让将军半懂半不懂的画,反而使将军产生了美妙的阅读感受。后来,将军邀请他去海军基地参观旗舰,当他在那位将军陪同下走上军舰的时候,两边站著长长的列队向他致敬。这件事情让陈正雄充分感受到了艺术这个职业的无上荣光。几年后,陈正雄终于说服父亲,允许他辞去公职,开始职业画家生涯。这一年,他32岁。[3]
自我不懈学习
陈正雄在就读台北建国中学高中一年级时,曾受业于台湾第一代艺术大师李石樵及金润作,并从他们身上获得许多艺术方面的知识与见解。不过,陈正雄对艺术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来自自我不懈的学习。由于英日文能力的精湛,他在大学时期,便已读完英文版的抽象艺术经典名著,也就是康丁斯基的《艺术的精神性》;毕业后,服预官役受训练期间,又大量研读英国艺评家赫伯特.里德的《现代绘画简史》和《现代艺术哲学》等书。可以说:在初踏上创作的时期,陈正雄对现代艺术的认知,便已经从前辈画家的基础出发,进而超越了第一代油画家的思维。
1960年代,台湾的现代绘画运动正逢启蒙出发的时刻,许多对现代主义,乃至抽象绘画的介绍,都是片面且可能误解的转手资讯;陈正雄便以他来自原典研读的知识,在1965年年中,假《文星》(92期)发表〈谈抽象艺术〉一文,深入浅出地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及艺术理论的角度,为“抽象艺术”的本质提出深具学术性的诠释与介绍。[4]
人生豪赌
陈正雄在大学读的是经济,却掩盖不住骨子里对艺术的渴望与天分,把绘画事业当做是自己人生豪赌的陈正雄认为,职业画家如果不能全心致力于创作,杂念必定过多,决心也不足。这样破釜沈舟的精神让他三十多岁放弃优渥的工作转为专职画家,也为台湾日后造就出名扬国际的大师级抽象画家。
为让作品更符合自我的风格,展现丰富色彩与狂放多变的创造力,陈正雄在1978年开始用具快干又可覆盖特性的压克力彩做为颜料,大幅增强他对画笔及颜色的控制力,让他在泼、洒、甩、溅及滴流等技巧上更臻成熟,画布上的生命力愈显强烈而不羁。
从这个时期开始,他凭借优异的外语能力朝向国际发展,结识如英国牛津大学荣誉教授,也是研究与批评中国现代美术史的权威苏利文、智利超现实主义大师罗贝多马塔、及抽象画大师赵无极等重要艺文人士,同时也开始大量的在国内外受邀巡回演讲逾百场,更难能的是他还将心得著书,如:《抽象画》、《陈正雄画语录》、《抽象艺术论》等,都成为近代东方抽象艺术的重要书籍与论述。
跨领域艺术表现
陈正雄他酷爱台湾原住民艺术品,也是台湾原住民艺术早期的大型收藏家之一,2017年他在国立历史博物馆应邀首次举办堪称民间最大最完整的“原乡惊艳-陈正雄台湾原住民文物收藏展”,不论从木雕、陶壶、衣饰或编器各方面,都能深深感受出台湾原住民在艺术表现上的多采多姿。他说,台湾原住民艺术独特、自然,这种“异质”文化如果能融入在抽象画中,会让创作充满原始的力量,并让大自然的韵律在画布上无拘束的活跃跳动。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曾说:“把陈正雄的抽象画和中国其他一些从事抽象艺术创作的艺术家的作品相比较,应该说他的抽象主义更加‘纯正’。从这个角度看陈正雄的艺术创造,他无疑是中国抽象主义艺术的先驱。”[5] 陈正雄除了对抽象艺术之创作与理论研究卓有成就外,亦做跨领域的学术研究,他是国内研究“清代宫廷服饰”的专家与权威,国立历史博物馆于2008年为其出版《清代宫廷服饰》一书,1978年台湾原始艺术馆亦为其出版《台湾原始艺术精选集》,并应邀在《联合报》及《自立晚报》撰写台湾原住民艺术专栏达上百篇,当各国研究原住民艺术及服饰的学者专家们发现陈正雄是一位艺术家时,他们更是敬佩不已,赞誉他为“全方位艺术家”。[6]
给赏画者快乐
对于自己的创作理念,陈正雄描述说,“现代人的压力空前庞大,生活紧张,已经够苦闷了,因此我不想再让人在看画时还要感受到悒郁、烦闷的东西,我要画清凉愉快的画,画一种不论东方或西方人看来都能喜悦的画,在画布上画出贝多芬的《欢乐颂》。”陈正雄的这一理念后来被称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活力抽象”,受到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欣赏,后来被接纳为终身会员,成为这一学院会员中具有中国国籍的第一人,同年还被写入了日本的世界美术年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