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陈衷瑜(1589年4月15日) 明万历十七年已丑,出生于福建莆田醴泉里柳营(今东庄镇埔尾村)。字汝经,道号聚华子,学者尊称:“明道开教继承中三一教再传大宗师”。

目录

個人資料

  • 陈衷瑜的父亲陈显,人称念斋公,是教主林龙江的门徒。万历十二年甲申(1584年),他最早同黄芳陈召南等,在马峰倡建三教祠,奉祀教主林龙江的宝像。
  • 母亲黄氏,性清温和,素净雅致,乐善好施。凡是僧尼、道士、乞丐及孤独多病的残疾人,到她家“化缘”、求乞,她总是把平时家里克俭积攒的粮食和钱物馈送给他们。并关怀教导他们“惜身处世”之道,以当地良好的民情风俗感化他们,使他们感激、赞叹不已。

基本信息

姓名    陈衷瑜  
字号    字汝经,道号聚华子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福建莆田醴泉里柳营(今东庄镇埔尾村)
出生时间  1589年   
去世时间   1655年 
所处时代   明朝   
主要成就   明道开教继承中三一教再传大宗师    

人物生平

传当年念斋公夫妇二人,老年尚未得子,念斋公向教主林龙江求嗣,并在十数年间做各种喜舍布施等慈善好事。教主授念斋公以正宗遗书百篇,念斋公不理解其中的含义,教主对他说:“你之后,当为我成之”。是夜黄氏得了一个梦,梦中听到仙乐悠扬,见从天廷降下一个身着金装盔甲的大将军抱送一子,手持遗书一帙。黄氏“感而有娠”。怀胎才七个月而陈子生焉。传说“陈子乃玄坛将军转世”。或说陈子受书于教主,因度人心切,不忍久居母胎,所以才怀胎七个月,就提前出世了。同村故老又相传“当聚华出世时,希奇的是该村厝后山”大石下“地方的一块莲花石开花”的佳话。

可惜这裂为三块的古迹石头,在1957年的高级农业社时,因抗旱,被开采为兴修水利和砌井的石料。

陈衷瑜幼年时敏慧,举凡世间最微小之事,一见即晓。长大后,专攻举子业,“文辞峻丽,一气如决江河。”乡缙绅卓真初先生,称他为“不世之才”。十六岁时,执贽于三一教嫡传卢夫子(即卢文辉)为师,即有“灵悟”,于是遂废举业,认为章句误人,纵得侥幸功名,也误及天下万世矣。他孰矢志于三一教的“立本”、“入门”、“极则”,认为这才是“明体适用之学”。著《立本忏修》忏悔前非,以证后觉,用以大力在民间推行“三纲五常”。

廿一岁时,明万历三十七己酉(1609年),卢子命陈衷瑜创始“三一教”的醮典科仪,编著《三教龙华醮诗》、《兰盆科仪》、《忏悔科仪》等建醮科仪,只经一个月时间全部结集具备,卢子见后,觉得很稀奇又倍感珍爱。每遇组织大会,孰命陈子讲说经书,发挥大道微旨。听众者赞不绝口说:“从来未听过这样洪亮透彻的演说”,又命他唱《醒心诗》,声音亮如洪钟,发音又很自然,深受听众赞扬。在家中,经常父歌子和,人或讥笑他是“疯颠”。当时,陈子还参订卢子编辑的《林子三教正宗统论》36卷。

万历四十五年丁巳(1617年),卢子仙逝,陈子才廿七岁,对三一教的“中一”之旨,性命之微,已达到很深境界。是岁十一月,卢子手扎命衷瑜往泉郡惠安扶阳祠,建“兰盆大会”,至廿四日,衷瑜正在惠安写疏时,忽然心惊眼跳,不能坐定,陈子预感到有不祥之兆,定是教内或师尊有急事!于是直接赶回涵江,以见卢子,而卢子端然病危,指衷瑜说:“道统中一之传,今在吾子矣,子其勉之矣。”嘱咐毕,拱手而归。

陈衷瑜虽承卢子遗命主持“三一教”门。但是陈衷瑜乃谦心自揣,不敢贸然上任,及遍游金陵、松江等地外,在家深究“身心性命”之学,矢志继承和发展教主和卢子倡道度世大旨,倡行“九序心法”,深研医药高技,到处为人施药治病,扶危济世,广行积德,足迹踏遍福州、莆田、惠安、仙游等地,救治无数的百姓的生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尊崇。传说,“有一年疫病流行,自己儿子也发病在家,但是,陈衷瑜忙于外出救治他人疾病,无暇顾及治疗自己儿子,致使儿子病症恶化危险,妻室周氏忧心如焚,几餐吃不下饭,当陈衷瑜回家时,周氏刚好在吃午饭充饥,见他回家时即泄怨愤怒,骂说:”你救治他人无数生命,自己儿子无暇顾及病致将死,“将碗打在衷瑜脸上,致使衷瑜左面颊受伤,造成一生脸部疤痕。说也奇怪,后来壶南祠列次装塑聚华金身时,左面颊一处疤痕,工艺师屡补屡现不平。

陈衷瑜在恪守大道廿余年间,各堂、祠诸道友,时常结队或单行到他家求教问学,终于强请陈衷瑜出任”总持师“之职,再传主持“三一教”门。他一出任,即开教于涵江、东山、嵩东、尚阳和榕城螯峰、金鼎,以透进后贤,倡明大道。当时,闽都人士闻风而从者“云集”。郡司理史允琦折节求教;乡阁部黄鸣俊执贽于其门人,每次都感叹说:“若能得见陈夫子,死且不朽尔。”但,陈衷瑜并不以此为满足,犹以攻苦自励,日夜碌碌繁忙,“其心惟恐教主之道,不明于天下万世,以为已忧也”。至于他为人讲说经书、传道,“惟求实际、不事空谈、绝未常强论著书以动人”。后来门人到处搜集他的遗稿,只有一千多言,其内容为“教人、忠君、爱国、守法、敬业”之言。并标之曰《明道要言》。

陈衷瑜开教后积极兴建、修理三一教堂、祠。明崇祯二年已巳(1629年)治皇太后患的“冲心背痈”,病愈有功,御赐兴建嵩东祠,(后迁柳营埔尾村,曰壶南祠);在涵江开教时,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年)扩建瑶岛祠、建伽蓝殿,重辟门墙、广其庭、凿其池、筑其台、架其桥,则外作五彩长墙以护其祠宇之广。清顺治十年癸巳(1653年)诸同门迎请陈夫子于东山祖祠堂以发明斯道,于是复改旧址翻建东山祖祠,以道脉世系分配于东西焉。并修尚阳等地的三教祠和寺观庙院。

重新编订奉行三一教经书是陈衷瑜身体力行的大事,凡卢子所未补者补之,所未完成的完成。陈子所为皆在辟邪以归正,使教主之道重明,如日月之耀中天。并著有:《明道要言》、《明道要论》、《立本忏修》、《儒经河书洛图》、《解冤仪文》、《三教进贡圆科仪文》、《供养仪文》、《尽醮大请圣安位》、《三教龙华醮诗》、《忏悔科仪》、《兰盆科仪》、《陈子会规》等廿多部经典。还进一步整理提高、完善三一教规条。《本行实录》中说:“天不生林了了,则三氏之道不明于天下万世矣,天不生陈子,则林子之道又不明于天下万世矣,陈子之功实不在孟子之下”。

陈子一生礼敬尊师,念念不忘卢师的深恩。于隆武元年乙酉(1645年)冬十二月丑日,陈衷瑜率领东山、涵江、嵩东、尚阳、螯峰诸祠门徒数百人到延寿里澄山卢子之墓虔诚致祭,远近参拜者,不计其数,犹如云集。

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年)二月二十六日,陈衷瑜命门人为他穿好了“归真衣服”,就拱手而归,终年六十七岁。是年冬十二月十三日,董史同陈衷瑜之子秉斯,率领东山、涵江、尚阳、林埔等诸祠门人数百人,自涵江大宗祠,奉陈衷瑜的灵柩于故里嵩山之东(昔嵩东祠之旧址),原嵩东祠迁建于柳营埔尾村,改名为“壶南祠”。

人物评价

陈衷瑜一生爱国、爱民、爱教之举受到当时和后来人们所赞颂和尊崇。以后董史作《纪壶南陈夫子梦中所指》;“炼精化气气化神,口授分明认得真。腹里琉璃梦里现,先生还是长生人。”又作《犀山感壶南陈子兼寄蒲中诸生》:“处处江山处处宽,朋来日日醉云端。闲招茂叔圈无极,时与尧夫弄一丸。圮上老人今不觅,窗前生意向谁摊。诗成寄与吾侪士,试反乾坤一任看。”

人物纪念

  • 清康熙二年癸卯(1663年)春,福州犀山建祠,祀教主林龙江,特以嫡传卢子、再传陈子分配于东西。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地区,三一教也传播到这些地区,并建有堂、祠、书院、洞和宫等。新加坡“琼三堂”奉祀教主及卢、林、张、朱四配, 也奉祀陈衷瑜、董直庵神像。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