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效逑
陳效逑 (1982年 - ) 地理學,北京師範學院地理系,碩士,1988,自然地理,陝西師範大學地理系。現任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管理學院教授[1],研究方向:植物物候與氣候變化,所屬系別:自然地理教研室。
陳效逑 | |
---|---|
北京大學教授 | |
出生 | 1982年 |
國籍 | 中國 |
母校 | 北京師範大學 |
職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北京地區的物候日曆及其應用》 |
目錄
人物經歷
學 士 1982,地理學,北京師範學院地理系
碩 士 1988,自然地理,陝西師範大學地理系
博 士 1994,自然地理,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地球科學系
1982.09 首都師範大學助教
1988.01 首都師範大學講師
1990.10 德國中央氣象局訪問學者
1995.01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博士
1995.04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博士後
1997.04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講師
1997.08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2003.08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方向
植物物候與氣候變化
碩士生導師/方向
植物物候與氣候變化
任免信息
2020年3月,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陳效逑擬獲聘為首屆國家特邀自然資源監察專員。
社會兼職
中國民主建國會第十屆中央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民主建國會北京大學委員會主委
2012至今 國際生物氣象學雜誌編委會委員
Chen XQ. 2017. Spatiotemporal Processes of Plant Phenology: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Springer Berlin.
Chen XQ. 2013. Chapter 2: East Asia, 9-22pp. Chapter 17: Daily Temperature-Based Temporal and Spatial Modeling of Tree Phenology, 317-333pp. In: Schwartz MD (ed.) Phenology: An Integrative Environmental Science (2nd Edition).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Chen XQ. 2009. Chapter 2.3.4: Phenological Observation in China, 35-37pp. In: Hudson IL & Keatley MR (eds.) Phenological Research. Dordrecht-Heidelberg-London-New York: Springer
Chen XQ. 2003. Chapter 2.1: Phenological Data, Networks, and Research: East Asia, 11-25pp. Chapter 4.5: Assessing Phenology at the Biome Level, 285-300pp. In: Schwartz MD (ed.) Phenology: An Integrative Environmental Science.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Chen XQ. 1994. Untersuchung zur zeitlich-raeumlichen Aehnlichkeit von phaenologischen und klimatologischen Parametern in Westdeutschland und zum Einfluss geooekologischer Faktoren auf die phaenologische Entwicklung im Gebiet des Taunus. Offenbach: Selbstverlag des Deutschen Wetterdienstes, 116pp
陳效逑 | |
---|---|
陳效逑教授 |
楊國棟, 陳效逑. 1995.北京地區的物候日曆及其應用.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效逑. 2015. 自然地理學原理(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效逑. 2006. 自然地理學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效逑. 2001. 自然地理學.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本培, 蔡運龍主編,劉本培, 劉繼韓, 陳效逑, 陳北嶽, 黃定華, 蔡運龍. 2000. 地球科學導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氣候變化影響的診斷與成因分析"專家組成員
國際生物氣象學會物候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地理學會地理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主講課程
本科生大類平台課:自然地理概論
本科生選修課: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研究方法
慕課:自然地理概論
研究生選修課:生態物候學,產業生態學
主要貢獻
科研成果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北方溫帶秋季樹木物候過程模型的構建與預測研究 (2015-2018,41471033) ,項目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北方生長季節的植物物候與遙感綜合診斷、模擬與預測 (2011-2013,41071027),項目負責人
歐盟-中國流域管理計劃:黃河氣候變化情景開發研究,啟動與快速診斷(EU-China River Basin Management Programme: Yellow River Climate Change Scenario Development study, Inception and Rapid Assessment)(2009.8-2010.3),項目負責人
國家環境保護部項目:植物園開展環境解說和公眾參與的內容與方法研究(2007-2009),項目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我國植物物候期與生長季節的時空格局及其對氣候變化響應的模擬與預測(2009-2011),項目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內蒙古草原植被物候過程與季節性碳循環對全球氣候變化響應的模擬與預測 (2007-2009),項目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我國典型草原物候生長季節和初級生產量對氣候變化的時空響應 (2004-2006),項目負責人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北京地區物料流及其數據庫的建立 (2001-2004),核心成員
教育部資助優秀年輕教師基金項目:植被系統對季風氣候季節性突變和年際波動的響應(1999-2001),項目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國際合作研究項目:中國與美國東部地區綠波演進的比較研究 (1999-2000),項目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北方植物物候和生長季節對可能氣候變化的響應研究 (1998-2000),項目負責人
德國學術交流中心 (DAAD) 資助項目:果樹開花期預測模式的研究 (1999),項目負責人
歐洲聯盟資助國際合作項目:中國華南邁向21世紀的可持續環境管理戰略研究 (1997-1999),項目科研經理
國家教委留學回國人員科研資助項目:氣候變化對於我國植物物候期影響的研究 (1995-1997),項目負責人
博士後基金:德國西部與中國華北氣候波動對植物物候期和生長季節影響的比較研究 (1995- 1997),項目負責人
德國瑙曼基金項目:德國西部物候與氣候波動的時空相似研究 (1992-1994),項目負責人
德國中央氣象局項目:德國西部物候觀測網的優化研究 (1992-1993),項目負責人
德國中央氣象局項目:德國西部物候與氣候區域的劃分 (1991-1992),項目負責人
北京市高等教育局項目:北京地區物候觀測與基礎物候學研究 (1984-1988),核心成員
陳效逑 | |
---|---|
北京大學房地產校友會會長 陳效逑 |
書籍著作
Chen XQ. 2017.Spatiotemporal Processes of Plant Phenology: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Springer Nature: Berlin。
楊國棟,陳效逑. 1995.北京地區的物候日曆及其應用.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
Chen XQ. 1994.Untersuchung zur zeitlich-raeumlichen Aehnlichkeit von phaenologischen und klimatologischen Parametern in Westdeutschland und zum Einfluss geooekologischer Faktoren auf die phaenologische Entwicklung im Gebiet des Taunus. Selbstverlag des Deutschen Wetterdienstes: Offenbach
著作章節
Chen XQ. 2013. Chapter 2: East Asia, 9-22pp. Chapter 17: Daily Temperature-Based Temporal and Spatial Modeling of Tree Phenology, 317-333pp. In: Schwartz MD (ed.) Phenology: An Integrative Environmental Science (2nd Edition).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Chen XQ. 2009. Chapter 2.3.4: Phenological Observation in China, 35-37pp. In: Hudson IL & Keatley MR (eds.) Phenological Research. Dordrecht Heidelberg London New York: Springer。
Chen XQ. 2003. Chapter 2.1: Phenological Data, Networks, and Research: East Asia, 11-25pp. Chapter 4.5: Assessing Phenology at the Biome Level, 285-300pp. In: Schwartz MD (ed.) Phenology: An Integrative Environmental Science.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教材
陳效逑. 2015.自然地理學原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效逑. 2006.自然地理學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效逑. 2001.自然地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本培,蔡運龍主編,劉本培,劉繼韓,陳效逑,陳北嶽,黃定華,蔡運龍編著. 2000.地球科學導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期刊論文
Ren SL, Chen XQ*, An S. 2017.Assessing plant senescence reflectance index-retrieved vegetation phenology and its spatiotempor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Inner Mongolian Grassl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61: 601–612.
Chen XQ, Wang LX and Inouye D. 2017. Delayed response of spring phenology to global warming in subtropics and tropics.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34, 222-235.
Cong N, Shen MG, Piao SL, Chen XQ, An S, Yang W, Fu YSH, Meng FD, Wang T. 2017. Little change in heat requirement for vegetation green-up on theTibetan Plateau over the warming period of 1998–2012.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32, 650-658.
Shen MG, Piao SL, Dorji T, Liu Q, Cong N, Chen XQ, An S, Wang SP, Wang T,Zhang GX. 2016. Plant phenological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 status and challenge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4): 454-467.
Shen MG, Piao SL, Chen XQ, An S, Fu YSH, Wang SP, Cong N, Janssens IA. 2016. Strong impacts of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on the green-up date and summer greennes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Global Change Biology, 22(9): 3057-2066.
Chen XQ, An S. Inouye D, Schwartz MD. 2015. Temperature and snowfall trigger alpine vegetation green-up on the world's roof. Global Change Biology, 21(10): 3635-3646.
Chen XQ, Tian YH, Xu L. 2015 . Temperature and geographic attribution of change in the Taraxacum mongolicum growing season from 1990 to 2009 in eastern China's temperate zo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59(10): 1437-1452.
Luo XZ, Chen XQ*, Wang LX, Xu L, Tian YH. 2014. Modeling and predicting spring land surface phenology of the deciduous broadleaf forest in northern China.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198-199: 33-41.
Chen XQ, Li J, Xu. L, Liu L, Ding D. 2013. Modeling greenup date of dominant grass species in the Inner Mongolian Grassland using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58(4): 463-471.
Chen XQ, Luo XZ, Xu L. 2013. Comparison of spatial patterns of satellite-derived and ground-based phenology for the deciduous broadleaf forest of China. Remote Sensing Letters, 4(6): 532-541.
Xu L, Chen XQ*. 2013. Regional unified model-based leaf unfolding prediction from 1960 to 2009 across northern China. Global Change Biology, 19(4): 1275-1284.
Luo XZ, Chen XQ*, Xu L, Myneni R, Zhu Z. 2013. Assessing Performance of NDVI and NDVI3g in Monitoring Leaf Unfolding Dates of the Deciduous Broadleaf Forest in Northern China. Remote Sensing. 5(2): 845-861.
Chen XQ, Xu L. 2012. Temperature controls 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ree phenology in China's temperate zone.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154-155, 195-202.
陳效逑 | |
---|---|
陳效逑教授 |
Chen XQ, Xu L.2012. Phenological responses of Ulmus pumila (Siberian Elm)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temperate zone of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56(4): 695-706.
Xu L, Chen XQ*. 2012. Spatial modeling of the Ulmus pumila growing season in China's temperate zon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5 (4): 656-664.
Chen XQ, Li HM, Hu B, Yu R. 2007. Boden- und satellitengestuetzte Erkennung der phaenologischen Vegetationsperiode in der gemaessigten Klimaregion Ostchinas. Promet, 33(1/2): 46-51.
Chen XQ, Hu B Yu R. 2005.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phenological growing season and climate change impacts in temperate eastern China. Global Change Biology, 11(7): 1118-1130.
Chen XQ, Pan WF. 2002. Relationships among phenological growing season, time-integrat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and climate forcing in the temperate region of easter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2(14): 1781-1792.
Schwartz MD, Chen XQ. 2002. Examining the onset of spring in China. Climate Research, 21(2): 157-164.
Chen XQ, Xu CX, Tan ZJ. 2001. An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s among plant community phenology and seasonal metrics of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monsoon region of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45 (4): 170-177.
Chen XQ, Qiao LJ. 2001.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material input of China.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3(1): 117-126.
Chen XQ, Tan ZJ, Schwartz MD, Xu CX. 2000. Determining the growing season of land vegetation on the basis of plant phenology and satellite data in Norther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44(2): 97-101.
Chen XQ. 1995. Phaenologische und klimatologische Raumgliederung Westdeutschlands. Geographische Rundschau, 47(5): 312-317.
陳效逑,徐琳,李靜,張晴華,尉楊平. 2015. 中國溫帶旱柳物候期對氣候變化的時空響應. 生態學報, 35(11): 3625-3635.
楊曉芳,陳效逑*,羅翔中. 2015. 錫林郭勒草原遙感植被物候的地面照相驗證. 草業科學, 32(5): 667-674.
張晴華,王紅亞,徐琳,鄭卓,楊士雄,陳效逑*. 2014. 廣東惠州黃洞水庫沉積物特徵及其反映的近50 年土壤侵蝕意義. 地理研究, 33(4): 643-653.
徐琳, 陳效逑*, 杜星.2013. 中國東部暖溫帶刺槐花期空間格局的模擬與預測. 生態學報, 33(12): 3584-3593.
徐琳, 陳效逑*.2012.中國溫帶榆樹生長季節的空間模擬. 中國科學: 地球科學,42(1): 545 – 554.
陳效逑,尉楊平,李靜,劉立,劉吉峰. 2012. 黃河流域天然徑流量與氣候因子的小波分析. 人民黃河,(1): 1-4,13.
陳效逑, 亓孝然, 阿杉, 徐琳. 2011. 我國東部北亞熱帶植物群落季相的時空變化. 生態學報, 31(13): 3559-3568.
陳效逑, 杜星, 尉楊平. 2011. 北京觀賞植物的冬、春季凍害分析. 北方園藝, (17): 114-116.
陳效逑,劉立,尉楊平. 2011. 1961-2005年黃河流域極端氣候事件變化趨勢.人民黃河, 33(5): 3-5.
陳效逑, 李倞. 2009. 內蒙古草原羊草物候與氣象因子的關係. 生態學報, 29(10): 5280-5290.
陳效逑, 彭嘉棟, 李慧敏. 2009. 內蒙古地區氣溫變化的季節和區域差異. 地理研究, 28(1): 27-35.
陳效逑, 王恆. 2009. 1982-2003年內蒙古植被帶和植被覆蓋度的時空變化. 地理學報, 64(1): 84-94.
陳效逑,王林海. 2009. 遙感物候學研究進展. 地理科學進展, 28(1): 33-40.
陳效逑, 鄭婷. 2008. 內蒙古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的空間格局及其氣候成因分析. 地理科學, 28(3): 369-374.
陳效逑, 周萌, 鄭婷, 張榮菊. 2008. 呼倫貝爾草原羊草光合速率的季節變化研究--以鄂溫克旗牧業氣象試驗站為例. 生態學報, 28(5): 2003-2012.
陳效逑, 韓建偉. 2008. 我國東部溫帶植物群落的季相及其時空變化特徵. 植物生態學報, 32(2): 336-346.
陳效逑.2008. "自然地理學"創新教學體系的探索.高等理科教育. 82(6): 24-27.
丁登, 陳效逑*. 2007. 我國遙感植被生長季節的地面檢驗研究--以溫帶草原和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為例. 遙感技術與應用, 22(3): 382-388.
陳效逑, 胡冰, 喻蓉. 2007. 中國東部溫帶植被生長季節的空間外推估計. 生態學報, 27(1): 65-74.
陳效逑, 喻蓉. 2007. 1982-1999年我國東部暖溫帶植被生長季節的時空變化. 地理學報, 62(1): 41-51.
陳效逑,郭玉泉,崔素平,王志宏,左鐵鏞. 2005. 北京地區水泥行業的物能代謝及其環境影響. 資源科學, 27(5): 40-46.
陳效逑,趙婷婷,郭玉泉,宋升佑. 2003. 中國經濟系統的物質輸入與輸出分析.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9(4): 538-547.
陳效逑 | |
---|---|
陳效逑,譚文墾,劉大平,郭玉泉,潘衛峰. 2003. 北京平原地區裸露土地的時空分布.水土保持研究, 10(3): 18-25.
陳效逑,張福春. 2001. 近50年北京春季物候的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中國農業氣象, 22(1): 1-5.
陳效逑. 2000. 論樹木物候與氣溫生長季節的關係--以德國中部Taunus山區為例. 氣象學報,58(6): 726-737.
陳效逑. 2000. 德國西部生長季節的一次趨勢轉折. 地學前緣, 7(增刊): 189-195.
楊國棟, 陳效逑. 2000. 木本植物物候相組合分類研究--以北京市植物園栽培樹種為例. 林業科學, 36(2): 39-46.
陳效逑,喬立佳. 2000. 中國經濟-環境系統的物質流分析. 自然資源學報, 15(1): 17-23.
陳效逑, 曹志萍. 1999. 植物物候期的頻率分布型及其在季節劃分中的應用. 地理科學, 19(1): 21-27.
楊國棟, 陳效逑. 1998. 論自然景觀的季節節奏. 生態學報, 18(3): 90-16.
楊國棟,陳效逑. 1991. 華北地區刺槐花期的物候測報. 中國養蜂, 2: 29-30.
陳效逑. 1990. 華北地區春夏季的物候季節節奏研究. 地理科學, 10(1): 69-76.
陳效逑, 楊國棟. 1988. 樹木物候區域預測模式的研究--以華北地區為例. 中國農業氣象, 9(3): 42-45.
楊國棟,陳效逑. 1985. 樹木物候期之間的相關、回歸分析. 農業氣象, 6(1): 49-52.
楊國棟,陳效逑. 1985. 植物物候期的推算與物候記錄插補(II). 北京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1: 76-84.
楊國棟,陳效逑. 1984. 雲、貴、川一帶在我國自然區劃中歸屬問題的聚類分析. 北京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1: 99-108.
楊國棟,陳效逑. 1982. 植物物候期的推算與物候記錄插補(I). 北京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1: 75-80.
楊國棟,陳效逑. 1980. 北京地區物候季節的初步研究. 北京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 110-119.
獲獎記錄
2015 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 1982-2003年內蒙古植被帶和植被覆蓋度的時空變化. 文獻來源: 地理學報, 2009, 64(1): 84-94, 作者: 陳效逑; 王恆
2015 唐立新獎教金教學名師獎[2]
2009 國家級精品課程:自然地理學(主持人)
2009 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2008 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自然地理學原理
2008 北京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自然地理學課程教學體系的創新
2007 北京市精品課程:自然地理學(主持人)
2005 北京大學精品課程:自然地理學(主持人)
2005 北京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系統論思想在"自然地理學"課程與教材建設中的應用
2005 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後
2004 北京大學"十佳教師"[3]
2003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地球科學導論》
2002北京大學正大獎教金
2001 中國改革實踐與社會經濟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國經濟-環境系統的物質流分析
2000北京大學1999-2000年度教學優秀獎
1997 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北京地區物候觀測與基礎物候學研究
1996 北京市新聞出版局1995年版優秀圖書三等獎:《北京地區的物候日曆及其應用》
參考來源
- ↑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研究生導師簡介-陳效逑 ,北京大學, 2013-05-26
- ↑ 陳效逑教授 ,北京大學
- ↑ 北京會員陳效逑:四十載物候情緣 ,科學中國人, 2019-06-19